香港「忠誠的廢物」指的是誰?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03-10 法廣

中國人大修改香港選舉法,多數觀察者認為,修法是為了把民主派徹底清除出局。但是,親北京的輿論顯示,北京更着急的是要找到一個“愛國者治港”,這個愛國者還不能是“忠誠的廢物”。“大量的”“忠誠的廢物”指誰,建制派?特首林正月娥?或者是幕後的主子?廣告

北京兩會上,中共高官們高調打出“愛國者治港”,分析認為這意味着北京已完全拋棄了當初給香港人承諾的“一國兩制”。“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人享受中國大陸人不曾享有的言論自由,司法獨立,以及一定程度的選舉權。按照『基本法』的指向,北京承諾香港最終實現普選。北京提出“愛國者治港”的概念,等於把港人畫分為臣服北京的還是敢於按照基本法為香港人爭取民主權利的兩種。

香港事實上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賣國者”,他們至少可以說都是真正的“愛港者”。北京強加於香港『港版安全法』,定出包括分裂罪等四項罪名,為敢於反抗北京的民主人士量身而作。如果北京真的遵守自己當初所承諾的一國兩制,在一國兩制下,港人遊行,示威甚至反政府都是他們的權利,現在,北京給這些權利開始定罪,一百多位有影響力的民主人士或被捕或被拘押。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如此,“愛國者治港”就被指為北京為全面控制香港而設立的借口。但是,由此產生的問題是,北京要找一個這樣的或者這樣一批“愛國者”治港,在他們看來似乎並不容易。這從幾位親北京學者放出的輿論可窺一斑,其中最突出的一個說法就是不要“忠誠的廢物”,這一概念顯然是指向“愛國者陣營”,一位名叫田飛龍的北京法學院副教授代表了中共的心聲,他說:“中央決心打造的不是橡皮圖章或忠誠的廢物,而是賢能的愛國者”,有人批駁說,賢能之士只有在競爭的自由的環境下產生,在一個反向淘汰的獨裁製度下,找賢能之士不過是找自家代理人的漂亮說法。

親北京的多維載文解讀說,田飛龍所說的“忠誠的廢物”,就是大量只知道喊忠誠口號的建制派力量,“亂時不能出力,承平時不能實踐‘港人治港’中的治理本意”。結果造成去年建制派地方選舉遭遇回歸中國22年以來的最大潰敗。

研究香港的民調,這場潰敗的蹤跡其實很明顯,泛民的勝利,就是抵抗北京的反送中運動凝聚了民心的結果,如果非要用“忠誠的廢物”治理不佳來形容這場失敗的選舉,那就遠遠不是建制派無能造成的。是誰引爆了一場巨大的反送中運動?是特首林正月娥推動修例引發,是她背後的北京一步步蠶食一國兩制的舉措終於招致港人為爭取基本法規定的權益搏擊。再往深看,反送中運動是林正月娥推動修例引發的,但為她做主的是北京,至少得到了分管香港的中共常委韓正的支持,是他們把事情搞砸了。

另外一位親北京的學者、被視為習近平智囊的鄭永年在鳳凰網3月9日的專訪中說,能不能實現“愛國者治港”,還是需要有能力的愛國者治理,他認為“現在我們缺少這樣的人”。

香港是公認的國際通用人才薈萃之地,現在北京找不到可用的人?分析人士指出,從兩會期間一些中共高官的發言看出,北京要找的是不只是愛國者,還要是一個愛中共的人。這可能就是難處所在。

一個繁榮的香港走到今天地步,民主派正在通過修法被排擠出局,建制派以及親北京陣營又被視為“忠誠的廢物”,找不到一個中共的代言人。誰之錯?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