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強生辭職 經濟增添不確定性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7/7

(中央社倫敦7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宣布辭職,使得目前已面臨通膨、衰退和脫歐風險的英國經濟,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隨著英國新首相還要一段時間才會出爐,英國經濟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以下是路透社整理英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

● 通膨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在通膨來到40年高點9.1%的情況下,英國比其他國家感受到更多通膨壓力。英國央行表示,今年稍後通膨將突破11%。

國際貨幣基金(IMF)4月表示,英國明年將比其他主要經濟體,面臨更持續性的通膨,以及成長減緩。

● 財政政策

無論誰繼任強生擔任首相,都必須在稅賦和支出上做出重大決策,此舉可能降低衰退風險,但也可能增添經濟的通膨壓力。

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5日請辭時表示,他和強生在政策方面看法分歧,蘇納克請辭前的短期政策優先是降低國債壓力。英國政府在疫情期間債務膨脹至2兆英鎊以上。

美國花旗銀行(Citi)分析師表示,他們預期保守黨內可能角逐黨魁人選中,內政大臣巴特爾(Priti Patel)和外交大臣和特拉斯(Liz Truss)可能會呼籲迅速減稅和提高支出,而蘇納克和前衛生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在財政政策方面可能更謹慎。

英國預算監督機構今天表示,倘若未來政府不緊縮財政政策的話,英國債務可能在50年內膨脹逾三倍,來到近320%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水準。

● 英國脫歐

英國公投脫歐6年多後,倫敦和布魯塞爾對於脫歐協議內容看法仍嚴重分歧,主要因強生堅持重寫2019年他同意的協議,當中關於北愛貿易的部分。

新首相上台,英國和歐盟關係有可能改善,部分經濟學家因此預測英國出口和投資將更強勁,儘管整體貿易關係的任何改變可能只是溫和的。

再者,部分可望接任黨魁的熱門人選,像是外相特拉斯過去曾公開支持強生對歐盟的對抗立場。

●英國央行

英國央行自去年12月來已5度升息,創下25年來最快升息速度,英國央行曾暗示將繼續升息,下一次8月召開的決策會議,可能會調高利率達2碼。

不過,全球經濟減緩的風險已經使投資人減少押注英國央行的升息幅度。英國財政政策方向的不確定性,可能是另一個需要謹慎的理由。

●更多政壇混亂?

強生下台雖替英國現代政治史上最混亂的時期之一劃下句點,但繼任者能否讓政壇歸於平靜,仍有待觀察。

貝倫堡銀行(Berenberg)分析師皮克林(Kallum Pickering)表示,繼任者若比強生「更勤勉和認真」,英國經濟將受惠。

不過,花旗分析師表示,他們對於保守黨內部不同派系能否團結在一個明確的策略下感到懷疑。

「未來幾個月,我們將看到英國生活水準步入一世代僅見的緊縮、缺乏明確的策略,以及政府嚴重的分裂。因此,政策失誤的風險不小。」(譯者:劉淑琴/核稿:陳政一)1110707

內閣倒戈醜聞纏身的英國首相約翰遜宣布辭職

2022年7月8日 美國之音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週四在唐寧街10號官邸門前發表講話宣布辭職。約翰遜本人及保守黨領導層相繼爆出醜聞,加之近期英國經濟表現不佳,令約翰遜內閣政治前途岌岌可危。儘管約翰遜在本週早些時候表示堅持留任,不過面臨內閣辭職浪潮,加之保守黨內重量級人物相繼倒戈,令約翰遜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約翰遜離任時間目前尚待確定,保守黨內部將選舉產生一名新領袖成為首相,選舉進程將在夏季進行。保守黨內很多人認為,約翰遜應立即離任,並且將權力交給副首相多米尼克·拉布,並稱約翰遜已經失去該黨的信任。英國YouGov快速民意調查顯示,國防大臣本·華萊士是保守黨內最可能取代約翰遜的人物。

反對黨工黨領袖基爾·斯塔默表示,如果保守黨未能讓約翰遜立即離職,他將會在議會中發起不信任投票。

內閣辭職潮

儘管約翰遜上月剛剛挺過保守黨內的不信任投票,目前已有50名保守黨議員相繼退出政府。“他的辭職是不可避免的,”保守黨副主席賈斯汀·湯姆林森在推特上表示,“作為一個政黨,我們必須迅速團結起來,專注於重要的事情。現在在許多方面都是嚴重的時期。”

本週二,英國政壇經歷了近年來最為動蕩的一天,納齊姆·扎哈維剛剛被任命為財政大臣後,就呼籲約翰遜辭職。衛生大臣賈維德和財政大臣蘇納克也在周二相繼宣布辭職。這一行動引發政府高層的辭職浪潮,一些較低級別的官員也宣布退出政府。扎哈維及一眾內閣成員以及部分議員周三晚間還來到唐寧街首相官邸,要求約翰遜辭職。

這波辭職浪潮到週四仍在繼續,扎哈維在推特上向約翰遜喊話施壓,表示“這是不可持續的,只會讓事情更糟,為了你,為了保守黨,最重要的是為了整個國家……你必須做正確的事情,現在就走”。扎哈維還表示,國家不僅需要一個穩定的政府,也需要一個正直的政府。

目前的辭職潮已經造成內閣超過20個職位空缺,同時也影響了議會一些委員會的運作,因為一些部門沒有大臣替政府發言。

包括國防大臣本·華萊士在內的少量內閣成員仍然留守職位,內閣辦公室大臣邁克爾·埃利斯表示“我們現在的職責是確保這個國家的人民擁有一個正常運轉的政府”。

醜聞纏身

現年58歲的約翰遜三年前當選英國首相,在2016年脫歐公投中曾經作為領軍人物,並且在2019年大選中獲勝。約翰遜在當選前承諾完成脫歐進程,並且承諾將社會從脫歐的爭論中解脫出來。約翰遜任內也由於過於接近保守黨內贊助者,保護其支持者免受腐敗指控受到一些批評。

約翰遜因在封城期間違反防疫規定,在唐寧街官邸舉行生日派對而飽受批評。英國對此展開獨立調查,調查結果和部分照片對社會公佈,為此約翰遜在議會中公開道歉,要求約翰遜辭職的聲浪也多次發生。

近來保守黨副黨魁克利斯·平徹在私人俱樂部酒後對兩名男子猥褻的醜聞令約翰遜名譽掃地。有報導指,約翰遜明知其品行還進行包庇,試圖轉移批評焦點,聲稱他忘記了平徹曾經是被投訴的對象。

此外,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針對約翰遜未能成功控制通貨膨脹,食物、燃料價格不斷上漲等問題,民眾不滿也在升溫。

俄羅斯幸災樂禍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英國宣布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約翰遜多次公開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並且兩度秘密訪問基輔會見澤連斯基,引發俄羅斯不滿。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表示,烏克蘭最好的朋友要離開了。

在約翰遜尚未正式宣布辭職前,俄羅斯當局便對約翰遜下台表示歡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約翰遜下台是西方衰落的徵兆,她認為西方受到政治、意識形態和經濟危機的影響。扎哈羅娃還表示,“不要試圖摧毀俄羅斯……俄羅斯是不會被摧毀的,你會打斷你的牙,然後被牙噎住”。

中國官媒環球網在約翰遜宣布辭職以後,也發出文章,稱約翰遜辭職前“乾了一件壞事”,批評本週在倫敦舉辦的促進宗教自由全球峰會。該文稱“不務正業的約翰遜下台是遲早的事兒”。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