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擬讓6成人染武漢肺炎獲群體免疫,蘇益仁:可行但可怕,陳時中:台灣不會這樣做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03/14

英國擬讓6成人口染武漢肺炎,以獲得群體免疫力。抗SARS專家蘇益仁(中)說,這麼做確實可行,但恐冒著演變成重症的風險,強調是最後的手段,也很可怕。(中央社檔案照片)
英國擬讓6成人口染武漢肺炎,以獲得群體免疫力。抗SARS專家蘇益仁(中)說,這麼做確實可行,但恐冒著演變成重症的風險,強調是最後的手段,也很可怕。(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4日電)面對武漢肺炎,英國擬讓6成人口染疫,以獲得群體免疫力。抗SARS專家蘇益仁說,站在流行病學角度,這麼做確實可行,但恐冒著演變成重症的風險,強調是最後的手段,也很可怕。防疫資訊

武漢肺炎全球大流行,外媒報導,英國研議採取放任政策,希望讓全國約6成民眾染病,痊癒後繼而普遍獲得群體免疫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是在醫療體系不能完全承擔時,才會有這樣考慮,台灣離那個階段很遠,不會這樣做;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種做法相當冒險,因為沒有人能保證感染後絕對不會變成重症,尤其老年人一旦感染,死亡率很高。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抗SARS專家、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接受記者電話聯訪時表示,這種佛系抗疫法是「這是最後的手段、沒辦法中的辦法」,形同把武漢肺炎當成流感在處理。

蘇益仁說,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看,一旦有5、6成人口都感染一種疾病,幾乎可代表已沒有疫情,但通常都是歷經多年演進,才會有這麼多人都曾感染此病、獲得群體免疫力。

不過,他強調,就算是流感每年流行一次,平均也只有1成人口感染,要在短時間內讓5、6成都感染,「那太可怕了」。

蘇益仁說,疫情來襲初期,用盡各種方法努力阻擋疫情入侵,是重要的防疫觀念,但若疫情嚴重到無法控制時,只能把醫療資源集中在老人家、慢性病患者身上,避免花費精力去檢驗輕症,以減輕醫療體系負擔,就像武漢到了後期將輕重症患者分流一樣。

蘇益仁推測,英國大概認為疫情既然避免不了,不如就讓民眾感染,產生群體保護力以後,疫情就會自然消失,把醫療資源投注在重症患者上;這種做法就流行病學角度來說是對的,但問題就在於民眾能否接受。

反觀台灣,目前防疫措施雖已奏效,但多數人都沒有感染過、沒有抗體,萬一武漢肺炎今年冬天捲土重來,恐怕又會造成另一波疫情,因此疫苗、藥物的開發對台灣來說至關重要,畢竟台灣不可能年年全力守著不讓疫情來襲,也會對醫療體系造成很大的負荷,疫苗和藥物將是唯一解方。(編輯:吳協昌)1090314

英國擬讓6成人染疫獲保護力 陳時中:台灣不會做

2020/03/14

外媒報導,英國考慮讓6成民眾感染武漢肺炎,達到群體免疫效果。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4日表示,在醫療體系不能完全承擔時,才會有這樣考慮,台灣離那個階段很遠,不會這樣做。(中央社檔案照片)
外媒報導,英國考慮讓6成民眾感染武漢肺炎,達到群體免疫效果。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4日表示,在醫療體系不能完全承擔時,才會有這樣考慮,台灣離那個階段很遠,不會這樣做。(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吳欣紜台北14日電)外媒報導,英國考慮讓6成民眾感染武漢肺炎,達到群體免疫效果。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這是在醫療體系不能完全承擔時,才會有這樣考慮,台灣離那個階段很遠,不會這樣做。(編輯:卞金峰)1090314

(中央社網站)武漢肺炎全球擴散,英國擬採取讓國內6至7成民眾感染,以建立群體免疫的方式。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不會這樣做,要到醫療體系無法適當承擔時才會這麼做,台灣離那個階段「還非常非常遠」。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進入大流行。英國首相強生政府雖未明講,卻打算採取放任民眾染病、繼而普遍取得免疫的防疫政策。目標是達到「群體免疫」,讓國內達到一定程度的染病人口,從而獲得對新型冠狀病毒免疫,然後就不會再傳染給其他未染病的人。

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上說,「台灣不會這樣做」,選擇這樣的方式是醫療體系已無法適當承擔,台灣離那個階段還非常非常遠。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