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川普想當獨裁者?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5-03-19 編輯部

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近期再度引發爭議,這次是因為他公開要求彈劾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詹姆斯·波斯柏格(James Boasberg)。根據中央社報導,川普在自創的社群媒體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發文稱:「這名法官,就像許多我被迫面對的不正派法官一樣,應該被彈劾。」此言一出,立即遭到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茲(John Roberts)的罕見公開譴責。羅伯茲在簡短聲明中指出:「逾兩世紀以來,彈劾已公認並非對司法判決有歧見時的適當回應。」他強調,美國司法體系設有正常的上訴審查程序,正是為了處理類似分歧而存在。

川普此舉並非孤立事件。回顧他的政治生涯,他多次對司法部門展現不滿,甚至試圖施加壓力。例如,在2020年大選後,川普曾多次抨擊法官,稱那些駁回他選舉舞弊訴訟的法官「無能」或「有偏見」。他在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騷亂前的一次演說中,甚至鼓勵支持者「戰鬥到底」,間接挑戰法治的權威。如今,他對波斯柏格法官的攻擊,似乎延續了這一模式:當司法裁決與他的利益或期望相悖時,他便試圖以激烈言詞或行動削弱司法獨立性。

這種行為不禁讓人質疑:川普是否試圖將自己置於法律之上,追求某種獨裁式的權力?獨裁者的典型特徵之一,就是無法容忍權力制衡,尤其是獨立的司法體系。川普過去曾公開讚揚如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或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等強人領袖。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18年6月15日,川普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主持人史蒂夫·杜西(Steve Doocy)採訪時談及他對金正恩的印象時說道:「他(金正恩)是國家的領袖,他說話時,他的人民都坐得筆直聽著。我希望我的人民也能這樣。」(原文:”He’s the head of a country, and I mean he’s the strong head. Don’t let anyone think anything different. He speaks and his people sit up at attention. I want my people to do the same.”)這段話隨即引發廣泛爭議,因為許多人認為這顯示出川普對威權式領導的某種欣賞。

川普的支持者或許會反駁,這不過是他一貫的誇張言詞,並非真心想當獨裁者。他們可能認為,川普只是對司法系統中的「不公」表達憤怒,試圖為他的政治立場發聲。畢竟,他並未實際掌握權力去改變憲法或廢除司法獨立,這些指控或許只是反對者的政治攻擊。

英國哲學家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1867年於聖安德魯斯大學的就職演說中說道:「壞人要達成目的,只需善良之人袖手旁觀即可。」這句話深刻揭示了一個真相:當人們對不公或權力濫用保持沉默時,邪惡便有機可乘。若川普的支持者一味縱容他的行為,不加以批評或制止,這種沉默最終可能扶植出一位獨裁者,將民主體制推向危險邊緣。

然而,無論意圖如何,川普的言行確實對美國三權分立的根基構成挑戰。羅伯茲的回應提醒人們,司法獨立是民主制度的基石,而彈劾法官這樣的提議,若僅因判決不合己意,便是對這一原則的威脅。從歷史上看,美國憲法制定者刻意設計權力分立,正是為了防止任何個人或分支獨攬大權。川普是否真想當獨裁者,或許難以定論,但他反覆試圖挑戰這一體系的行為,以及支持者的沉默與縱容,無疑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加迫切且值得深思。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