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4日 美國之音 李逸華
紐約— 在短暫停留約24小時後,台灣副總統賴清德所率領的訪團美東時間星期天(8月13日)晚間啟程前往巴拉圭首都亞松森。談到目前全球聚焦印太地區的安全局勢,賴清德呼籲台灣人民團結一致,才能夠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與信心。他還喊話,無論極權威脅有多大,台灣一定要堅守民主自由的價值。
賴清德前往巴拉圭的途中過境紐約行程的第二天舉行大型僑宴,與台灣僑民共進午餐,並發表了近25分鐘的演說。
他指出,世界多國近來頻頻採取行動強化與台灣合作,這顯示了台灣因為民主制度而和世界站在一起,世界也因為民主所以和台灣前行。
“在這一關鍵時刻,我希望我們在此時此地再次的承諾,不管極權主義對台灣的威脅有多大,我們絕不畏懼退縮,我們一定堅持民主自由的價值,”賴清德星期天在僑宴演講中說,“我們還要分享台灣的理念,民主的理念,讓印太地區的人民在追求自由民主人權的時候,將台灣視為一座耀眼的燈塔。”
賴清德說,要達成守護台灣的目標,一定要“國內團結,而且也要國外合作”。
“國內的政黨也許在選舉的時候會有競爭,但是面對極權威脅的時候,每一個政黨都應該要把國家的利益擺在政黨利益之前。台灣也只有國內團結一致,才能夠贏得國際社會的信心,給予台灣強而有力的支持。”
賴清德接著表示,台灣要“積極的參加民主世界的陣營,勇敢的在印太地區扮演穩定和平的角色。”
出席僑宴與賴清德還有美國在台協會(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以及多位來自紐約州和新澤西州的當地政府官員及州議會議員。
現場大約有600多名台僑從全美各地到紐約出席僑宴,氣氛相當熱絡。
因為參加家人婚禮而這週末無法在紐約與賴清德見面的AIT理事主席勞拉·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以視頻錄製的方式,向賴清德表示歡迎之意。
“台灣是印太地區的民主燈塔,也是我們努力支持該區域和世界民主價值觀的重要夥伴,”羅森伯格在視頻中說,“我們在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方面有著深厚和持久的利益,這一承諾是不變的,包括我們支持台灣自衛能力的承諾,正如美國與台灣的友誼源遠流長,堅如磐石。”預計,羅森伯格將在賴清德結束巴拉圭之行,8月16
日返回台灣途中再次過境美國期間,與賴清德在舊金山進行會面。
賴清德在僑宴上說,美台關係不斷升溫,以及世界各國日益重視台灣的經濟與安全地位,代表著台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台灣的安全是世界的安全利益,代表的是台海的和平也是屬於全球的和平。當台灣安全,世界就安全。當台海和平,世界就和平,”賴清德說。
“千千萬萬不要因為極權主義加大威脅的力量,我們就害怕,走回頭。我們一定要勇敢堅強,在民主的道路上持續壯大台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星期天再次批評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
事實上,自民進黨政府2016年上台以來,中國便中斷了與台灣官方的多個溝通渠道。
民進黨駐美辦公室主任彭光理(Michael Fonte)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兩岸之間的溝通問題並不是蔡英文造成。
“我想大家應該很清楚,問題不在於蔡英文拒絕(溝通),”彭光理說,“蔡英文還有副總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當兩岸是平等、有尊嚴、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關係時,我們當然會和任何人談,我們願意和他們談。 必須要有兩個人才能跳探戈,話是這麼說的,對吧? 如果你要跳舞,你需要一個舞伴。 我認為非常重要的是,中國要了解,中國共產黨要了解,民進黨準備好對話,並且願意對話,但是在平等、尊嚴和不設先決條件的基礎上。我認為美國理解這一點,希望看到對話。”
他接著表示,在美中關係目前處於緊張局勢的狀態下,各界都很擔心中國會做出什麼舉動,美國和台灣都試圖採取行動降低局勢升溫的可能性。
“我認為要把這次行程低調處理,不是將其作為競選行程,即使是作為候選人的副總統。 美國的整個想法是保持冷靜,確保事態不會升級,這樣他們不會感到擔憂。 我認為美方擔心的是中方對這次訪問以及未來訪問的反應,” 彭光理說。
賴清德此次過境紐約和四個月前蔡英文總統停留時的行程相仿,兩人下榻的酒店和舉行僑宴的地點都在同一地點。不過,賴清德此次的安排低調許多,大部分的行程都不對外公開,在紐約的時間也僅有24小時左右。
星期天上午,賴清德在下榻酒店與全美各地多個台灣僑界領袖進行了一場閉門早餐會。根據參與活動的台僑告訴美國之音,大約有100人出席了這場參會。期間主要是聽取賴清德對持續推動台灣發展的理念和政策。活動並沒有開放提問,但每一桌都有機會直接和賴清德簡短交流。
在僑宴會場外,近百位親共的中國僑團聚集抗議。他們高呼口號“台獨必死”、“賴清德滾蛋”、“中美友好”。
據記者了解,抗議團體大約在上午11點由兩輛巴士載抵,由紐約統促會、美國亞裔社團聯合總會等相關組織主導發起。
面對來自中國的抗議團體常常如影隨形民進黨政府領導人訪問美國的行程,來自新澤西州的台僑孫先生對美國之音說,他尊重每個人表達不同意見的自由。
“讓他們享受一下自由民主的看法,讓他們表達他們自由的看法意見,讓他們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氣是相當好的一件事,”孫先生說。“也希望他們把這些想法意見帶回中國,遍布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不要忘記他們在這裡呼吸自由的空氣,所以當然歡迎他們來抗議啊,因為這是每個人可以自由表達意見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