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紐約20日綜合外電報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設法於今年稍後訪問中國,白宮對北京的強硬措施已踩煞車,同時在科技管控方面的立場也已改變。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中國近年向美方提出的重大要求之一,就是鬆綁對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的嚴格管控,此措施目的在遏制中國的科技與軍事發展。
川普政府上週允許全球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恢復對中國出口H20晶片。
這項禁令的解除與3個月前川普親自禁止H20晶片輸中,並對北京加徵3位數關稅的政策形成鮮明對比。
川普當時的作法引發一場危及經濟的貿易衝突,中國對此採取報復,限制對美國工廠至關重要的礦產與磁鐵出口,影響範圍包括汽車與國防工業。
消息人士表示,H20解禁的決定主要受到川普政府高層的影響,他們認同輝達的觀點,相信出售晶片要比扣住晶片更有利於維護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
隨著礦產與磁鐵等原料供應中斷,川普與其它官員開始接到各企業執行長電話,稱他們的工廠很快將關閉。福特(Ford)、鈴木汽車(Suzuki)和其它公司即因供應中斷而關閉工廠。
川普希望今年稍晚獲邀訪問中國,讓華府對北京的政策更加謹慎。
美中關係變化也恰逢華府內部權力變動。支持管制出口中國技術的官員遭邊緣化,支持科技產業行銷海外的官員則占上風。
川普傾向以談判解決問題,不希望對中國採取強硬的國安立場。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與長期批評中國的國務卿盧比歐(Marc Rubio)都緊隨總統腳步;但幾個月前,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鷹派人士,因不夠忠誠遭到解職。
鷹派缺席為批評出口管制的白宮AI「沙皇」塞克斯(David Sacks)掃除障礙,讓科技公司擁有更自由的運作方式。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華府展開遊說,促請政界開放AI晶片銷售中國。
黃仁勳認為阻止美國技術進入中國只會適得其反,反而讓中國加快自主研發腳步。他聲稱中國軍方不會使用輝達晶片,同時反駁華府關於中國是對手的共識。他稱中國是「競爭對手」,但「不是我們的敵人」。
川普認為美國企業幾十年來一直被占便宜,而他可以是解決問題的人之一,特別是如果能與習近平直接談判。
川普顧問群已開始擬定策略,準備與中國進行更實質的貿易談判,重點在於開放中國市場,以及今年秋天川普可能的中國行。(譯者:屈享平/核稿:劉淑琴)11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