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團結的歐洲盟邦替烏克蘭爭取更多安全保障承諾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5-08-18 編輯部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歐洲領袖與美國總統川普在華府就烏俄戰爭進行的閉門會議確實顯示歐洲盟邦在推動烏克蘭和平進程中發揮了顯著影響力。以下從報導內容分析幾個關鍵要點,以及歐洲盟邦如何促使川普做出更明確的安全承諾:

  1. 停火優先與烏克蘭參與:德國總理梅爾茨強調,真正的談判必須在烏克蘭親自參與且戰火停歇的情況下進行。這顯示歐洲盟邦堅守烏克蘭在談判中的主體地位,避免其被邊緣化。梅爾茨的立場反映了歐洲對烏克蘭主權的強烈支持,並成功促使川普同意在未來兩週安排普亭與澤倫斯基的會晤,並計畫後續的美俄烏三方會談。這表明歐洲的壓力使川普在談判框架上更重視烏克蘭的角色,而非單方面與俄羅斯達成協議。
  2. 反對強迫割地:梅爾茨明確反對俄羅斯要求烏克蘭放棄頓巴斯地區的提議,稱這如同要求美國放棄佛羅里達州,凸顯歐洲盟邦對烏克蘭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這種強硬表態可能迫使川普在談判中避免過分妥協於俄羅斯的要求,特別是避免以犧牲烏克蘭領土為代價達成所謂的「和平協議」。這一點顯示歐洲盟邦在道德與地緣政治層面上成功牽制了川普可能傾向的「交易式」外交。
  3. 安全保障承諾:報導中提到,經過激烈討論,川普最終同意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並與歐洲協調合作。這是會議的一大成果,顯示歐洲領袖成功說服川普,從原本對烏克蘭軍援的保留態度,轉向更明確的安全承諾。這種承諾不僅包括美國的支持,也與歐洲主導的維和部隊計畫相結合,顯示歐美在烏克蘭安全議題上的協同努力。梅爾茨提到「志願聯盟」及歐洲理事會的後續會議,進一步表明歐洲正積極組織多國力量,確保烏克蘭在和平協議後獲得長期安全保障。
  4. 會議氛圍與未來合作:梅爾茨形容會議氣氛「非常良好且專注」,並超出預期,這顯示歐洲領袖在與川普的對話中展現了外交技巧,成功緩解了先前美烏之間的緊張關係(例如川普與澤倫斯基的爭執)。同時,川普與澤倫斯基會前會的「輕鬆氛圍」也為後續合作奠定了基礎。歐洲盟邦的團結立場與積極協調(如視訊會議與歐洲理事會特別會議)強化了其在和平進程中的影響力,促使川普在政策上做出調整。

總結:歐洲盟邦透過強調停火優先、反對強迫割地、以及推動安全保障等立場,成功影響川普在烏俄戰爭和平進程中的態度,從而使其承諾更明確的安全保障,並同意納入烏克蘭參與的談判框架。這種影響力來自歐洲的團結、對烏克蘭主權的堅定支持,以及與美國協調的策略性外交努力。未來美俄烏三方會談及「志願聯盟」的進展將是觀察歐洲影響力是否持續的關鍵指標。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