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3
.jpg)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日專電)今年度漢光演習實兵演練將於9日起進行10天9夜連續操演,時間較以往拉長,並加入灰色地帶襲擾應處演練。前美國國防部官員分析,這反映出強化台灣防禦及韌性的重要發展,且應以更高的迫切性及更多資源持續強化嚇阻。
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預計9日至18日進行10天9夜晝夜連續操演。國防部本週稍早表示,演練分為加強戒備、應急作戰、全面作戰3大部分,今年加入灰色地帶襲擾應處演練,且不加速「戰演比」,演習日程較以往5天4夜拉長。
對此,曾於拜登政府時期擔任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的瑞特納(Ely Ratner)以電子郵件回覆中央社記者提問表示,漢光演習的這些改變反映出在強化台灣防禦及韌性方面,「一項重要且持續進行的發展」。
瑞特納現為華府顧問公司Clarion Strategies資深顧問。他指出,「台灣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對嚇阻做出貢獻,且「應以更高的迫切性及更多資源持續推進」。
台灣國防部官員說明,今年漢光演習想定規劃自中共灰色地帶襲擾起,區分平戰轉換、備戰部署、聯合反登陸、濱海暨灘岸戰鬥、縱深防禦、持久作戰等作戰階段,完整演練防衛作戰各項軍事行動與軍民整合作為。
這次漢光演習將採無劇本實兵演練,還將首度結合城鎮韌性演習。國防部與內政部將結合大型賣場進行避難演練,並將在台灣本島及離外島等7個地區配合漢光演習進行防空操演。
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主任鄭哲軒(John Dotson)受訪表示,過去漢光演習多像是一場表演,「高度腳本化且比較像是公共宣傳的項目,而非有意義的軍事演習」。但現在看起來台灣國防部正在朝正確的方向邁進,「拉長時間是一項正面的做法」,加強中央和地方合作及民防相關計畫也都是好現象。
他認為,演習策劃者應讓演習比較不照本宣科,加入更多非事先安排及混亂的元素,更貼近真實戰爭的情況。
另一方面,鄭哲軒指出,演習策劃者如何在傳統的敵軍入侵情境及應對灰色地帶襲擾壓力之間取得平衡,也值得關注。
共軍近年來透過聯合軍演、戰備警巡等在台灣周邊海空域襲擾,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國軍將這些狀況納入想定並推演,這是符合實戰化的操演方式,也是這2年漢光演習朝無劇本操演、沒有先期預演、不編設假想敵、原兵歸原位,採實兵、實地、實時演練的原因。(編輯:張芷瑄)11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