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4 編輯部
背景
2025年5月,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接受NBC新聞節目《與媒體見面》(Meet the Press)主持人克里斯汀·威尔克(Kristen Welker)的專訪。這場廣泛討論的訪談涵蓋了移民政策、經濟、外交、憲法義務及政治繼承等議題。川普的若干言論引發爭議,尤其是在憲法責任與移民政策上的模糊表態。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的繁體中文摘要。
主要內容
1. 移民政策與憲法爭議
川普在訪談中重申其強硬的移民政策,強調將迅速驅逐無證移民,特別是那些他認為是「兇手與毒販」的人。他抱怨法院阻礙其政策執行,稱「我被選為總統就是要將他們趕出去,但法院卻在阻止我」。當被問及是否需要遵守憲法時,川普回應「我不知道」,並補充說他的「優秀律師團隊」會依據最高法院的裁決行事。此言論引發外界對其是否尊重憲法權威的質疑。
2. 經濟政策與關稅影響
川普對美國經濟前景表示樂觀,預測將迎來「史上最偉大的經濟繁榮」。他否認當前經濟收縮(2025年第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萎縮)與其關稅政策有關,堅稱關稅將「讓美國變得非常富有」。他將經濟中的負面因素歸咎於前總統喬·拜登,稱「好的部分是川普經濟,壞的部分是拜登經濟」。然而,他也承認「最終我對一切負責」。
川普進一步表示,關稅可能成為長期政策,以鼓勵美國國內製造業發展。他否認關稅會導致價格上漲或貨架空蕩,卻同時建議消費者減少非必需品消費,例如「一個11歲的小女孩不需要30個娃娃,3到4個就夠了」。他強調能源價格(如汽油)下降的重要性,認為這遠比其他商品(如嬰兒車)價格上漲更關鍵。
3. 外交與地緣政治
川普在訪談中提及對格陵蘭的戰略興趣,稱其對「國際安全」至關重要,並未完全排除使用軍事力量的可能性,雖表示「不太可能」。他也提到加拿大,否認其作為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的重要性,稱「我們不需要他們的汽車、木材或能源」,並重申將加拿大視為「第51州」的說法,作為談判策略的一部分。對於是否對加拿大使用軍力,他表示「極不可能」。
4. 政治繼承與共和黨未來
川普否認有意尋求第三次總統任期,稱「這不是我想要做的」,並表示憲法禁止此舉。他計畫在未來四年打造「非常精彩」的政績,並將權力交給「優秀的共和黨人」。他讚揚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表現出色,認為其在接班人競爭中具有優勢,但也提到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是潛在人選,顯示共和黨內部的權力佈局正在成形。
5. 對聯邦儲備局的批評
川普再次批評聯邦儲備局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H. Powell),指其拒絕降低利率是出於個人恩怨,稱「他不喜歡我,因為我認為他完全不行」。不過,川普表示不會在鮑威爾2026年任期結束前試圖撤換他。
6. 選舉與民主言論
川普重申其2024年大選勝利,強調他贏得了所有七個搖擺州及普選票。他無證據地聲稱選舉存在「許多不正當行為」,但表示「勝選幅度太大,無法被操縱」。當被問及是否允許批評其政策的人免於報復時,他表示支持言論自由,稱「這是民主的一部分」,並承認異議不可避免。
7. 其他爭議言論
- 消費觀點:川普重申其在內閣會議中的言論,稱消費者應減少非必需品購買,例如「不需要250支鉛筆,5支就夠」。此言論被批評為脫離民眾實際需求。
- 經濟衰退風險:他淡化經濟衰退的擔憂,稱當前為「過渡期」,並認為短期經濟衝擊對實現長期目標是值得的。
- 回應對手:川普否認其政策走向威權主義,稱反對者「在選舉中輸得很慘」,並強調其獲得廣泛支持。
總結
川普在此次訪談中展現了其一貫的強硬立場與自信風格,尤其在移民、經濟與外交政策上。他的部分言論,如對憲法義務的模糊回應及對關稅影響的樂觀態度,引發外界爭議與質疑。雖然他否認威權傾向並支持言論自由,但其對選舉公正性的無證據指控及對消費行為的評論可能進一步加劇政治分歧。完整訪談逐字稿目前尚未公開,後續報導可能提供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