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符號手勢為何是禁忌 各國、台灣案例回顧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5/4/16

二戰期間納粹屠殺眾多猶太人,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位於德國柏林,民眾擺放鮮花紀念受難者。(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網站)罷免團體涉不實連署,提議罷免立委李坤城的領銜人宋建樑15日深夜移送北檢複訊時,手戴納粹符號臂章、比納粹敬禮手勢引發爭議。德國在台協會發文表示震驚及嚴厲譴責;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也說,使用這些標誌極度不恰當。為何納粹手勢及符號如此敏感?世界各國及台灣如何看待相關爭議?中央社帶您回顧各國案例。

德國

納粹二戰期間的大屠殺在歐洲造成無可抹滅的傷痕。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吉普賽人,以及同性戀者、生理或心理殘缺等族群進行種族大屠殺,並設立集中營關押政治犯和反對希特勒政權的人民。其中波蘭占領區的奧斯威辛集中營,估計奪走上百萬條人命,大多是歐洲的猶太裔。

戰後德國與多國達成國際協議,賠償納粹奴工100億馬克(當時幣值約新台幣2200億元),並陸續給受到納粹迫害的受難者賠償,政府也極力遏止種族意識和新納粹意識型態的宣傳。但對於眾多受害者及親屬而言,那些苦難與傷痛無法被輕易平撫。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納粹第三帝國與相關標誌如今在德國成為禁忌,政府極力遏止種族意識和新納粹意識型態的宣傳散布,更以法律明文禁止使用納粹「卐」字旗與希特勒式敬禮,違反者將以煽動種族仇恨的罪名起訴。2017年有中國遊客在德國國會大廈前拍照時,因使用了希特勒慣用手勢而被逮捕。

法國

歐洲國家對納粹議題極度敏感,法國刑法規定,公開佩戴、展示納粹標誌和象徵,或穿著納粹軍服,均屬犯罪行為,須罰1500歐元(約新台幣5萬400元),電影、戲劇或歷史議題展覽不在此限。法國文化部2014年就禁止巴黎1場拍賣納粹領袖希特勒生前所有物的活動。

脫口秀藝人狄爾多尼(Dieudonne)曾因數度做出嘲諷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表演,涉及挑起種族仇恨,被判處2個月徒刑和1萬歐元罰金。

奧地利

奧地利為防範納粹暴行再起,於1947年訂定「反納粹法」,明文規定在印刷品、廣播或其他媒體,以公開方式在大眾前讚揚納粹或給予合理化等行為屬違法行為,得處以1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者,更得處以20年有期徒刑。

澳洲

2023年澳洲因愈來愈多人被新納粹意識形態吸引,檢察總長宣示制定新法,把展示納粹標誌行為視為犯罪。澳洲2025年通過反仇恨犯罪法,規定公開行納粹禮、展示納粹「卐」字符號或納粹親衛隊(Schutzstaffel,SS)相關符號的行為,最高可處12個月徒刑。銷售與交易這些符號同樣被禁止。

泰國

泰國女子團體BNK48一名成員在2019年電視節目彩排時,穿著有納粹「卐」字圖案的衣服,引發以色列大使館推文表達震驚與失望。該名19歲歌手當時除了親自向以色列大使道歉,BNK48成員也同意,未來會與以色列駐泰國大使館共同舉辦教育活動。

中國

2023年有中國網友因不滿西方支持以色列,湧入以色列駐中使館微博留言謾罵,稱「以色列是納粹」,並將以色列國旗和納粹符號結合。德國駐中使館發文回擊稱該行為「不是無知的蠢貨,就是無恥的混蛋」。

台灣

新竹市光復中學學生在2016年校慶表演時身穿德國納粹軍服、揮舞「卐」字旗,並用紙箱製作戰車,模仿德軍親衛隊受校閱之場景。此舉引發以色列駐台辦事處強烈譴責,呼籲台灣應教導大屠殺的歷史及意義。總統府請行政部門追究校方責任,校長程曉銘為此引咎辭職。

此外,台灣也曾發生有民眾手持納粹旗幟在台北歐洲學校門口抗議,德國與以色列駐台代表皆發表聲明提出譴責,指出此舉非常令人厭惡且具有冒犯性,外交部也發布新聞稿重申,台灣雖為民主國家,人民有言論自由,但納粹旗幟代表大屠殺和種族滅絕,呼籲國人應理解該符號的負面意義及歷史傷痛。(編輯:林品妤)1140416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