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阿諛奉承掊LP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5-03-06 編輯部

美國「新聞週刊」報導,共和黨籍德州聯邦眾議員布蘭登·吉爾(Brandon Gill)提出「2025年黃金時代法案」(Golden Age Act of 2025),計畫在川普第二任期結束後(預計2029年),將100美元鈔票上的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頭像換成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這種將現任或剛卸任領導人肖像放上貨幣的提案在美國歷史上是否常見呢?我們來看看。

美國歷史上的先例

在美國,貨幣上的肖像通常是用來紀念歷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人物,尤其是開國元勳或重要總統,而且幾乎都是在他們去世後才被選中。現行貨幣上的頭像包括:

  • 1美元: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第一任總統,去世於1799年,肖像於1869年首次出現。
  • 5美元: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去世於1865年,肖像於1914年進入100美元設計前在其他面額流通。
  • 20美元: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去世於1845年,1929年取代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登上20美元。
  • 100美元:本傑明·富蘭克林,非總統,但作為開國元勳和科學家,1914年起出現在100美元上。

這些人物上鈔票的共同點是,他們的肖像是在去世多年後才被選中的,且多半基於歷史共識而非即時的政治動機。此外,美國有一條1866年的法律明確規定,貨幣上不得出現在世者的肖像,這使得吉爾的提案在法律上需要修法才能實現。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阿諛奉承的提案是否常見?

直接將在世或剛卸任的領導人放上貨幣,並不常見於美國歷史,這與美國政治文化中避免過度個人崇拜的傳統有關。但類似用紀念方式「奉承」領導人的行為並非完全沒有:

  1. 紀念性提案:歷史上,美國國會偶爾會提出紀念在世或剛去世領導人的建議,但多數停留在象徵層面。例如,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去世後不久(1945年),1946年他的頭像被迅速放上10美分硬幣(dime),這是對他領導美國度過大蕭條和二戰的肯定,但這也是在他去世後才實現。
  2. 政治動作:近年來,共和黨議員對川普的支持有時帶有明顯的奉承色彩。比如,2025年1月,佛羅里達州議員安娜·保利娜·盧納(Anna Paulina Luna)提議將川普頭像刻上拉什莫爾山;南卡羅來納州議員喬·威爾遜(Joe Wilson)則在2025年2月提案設計250美元新鈔票放上川普肖像。這些提案都未獲廣泛支持,且被視為政治表態多於實際可行政策。
  3. 對比其他國家:將在世領導人放上貨幣在威權國家更常見,例如北韓的金正恩或伊拉克的薩達姆·侯賽因。但美國的民主制度和分權制衡,通常讓這種舉動難以獲得共識。

為何不常見?

美國貨幣設計的變更需要國會通過,並由財政部下屬的雕刻與印刷局(Bureau of Engraving and Printing)執行,過程嚴謹且緩慢。上一次紙幣頭像更換是1929年(傑克遜取代克利夫蘭),距今近百年。即使是2016年歐巴馬政府提議將20美元上的傑克遜換成哈莉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也因政治阻力拖延至今未實現。此外,美國文化對「在世者肖像」的禁忌,源於避免君主制或個人崇拜的歷史警惕,這與英國殖民時期反對王權的背景有關。

這次提案的獨特性與爭議

吉爾的提案有幾個特點讓它顯得特別:

  • 時機:川普還在任(截至2025年3月),提案卻已瞄準他卸任後的榮譽,這比歷史上多數案例更「急切」。
  • 法律障礙:必須修改禁止在世者肖像的法律,這在當前兩黨對立的國會中幾乎不可能獲得足夠支持。
  • 動機質疑:批評者認為這是共和黨內部對川普個人效忠的政治表演,而非基於廣泛民意或歷史功績的決定。富蘭克林作為開國元勳和科學家的地位,與川普的爭議性政治生涯相比,反差明顯。

結論

這種直接將在世或剛卸任領導人肖像放上貨幣的阿諛奉承舉動,在美國歷史上並不常見。雖然紀念重要人物的提案偶有發生,但通常是在去世多年後,且需經歷史沉澱和共識形成。吉爾的提案更像是當前政治極化下的產物,與其說是美國傳統,不如說是對川普個人影響力的特殊表態。歷史上成功的貨幣肖像變更,都建立在超越黨派的認可上,而這一點,目前的提案顯然難以企及。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