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華僑領袖兼前自由黨候選人楊怡生(Sunny Duong)因準備或策劃協助中國干涉當地政策的行爲,被判囚兩年零九個月,成爲《反外國干預法》在2018年制定後的首例。事件對當地華僑和政界處理涉中關係,以至對中澳關係產生一定影響。
據澳大利亞多家媒體報道,曾是自由黨候選人的68歲墨爾本華商楊怡生(Sunny Duong)在2019年疫情期間,以捐款之名,試圖與多元文化事務部長塔吉(Alan Tudge)建立關係,觸犯《反外國干預法》。本週四(2月29日)楊怡生被當地法庭判監禁2年9個月,成爲該法在2018年生效後的首例。
根據媒體報道,楊怡生是澳大利亞的知名華人,是華人團體的領導人物,也是自由黨黨員,曾代表參與州選舉。他在法庭上否認指控,強調自己無罪,但檢方指他經常與中國情報人員聯繫,曾獲邀參與2019年中國成立70週年慶典,被中共統戰部收編,有想爲中共做事的理據,獲賠審團採納,已裁定他罪成。法官在週四宣判時表示,楊怡生利用自己在當地的良好聲譽,透過捐款的行爲,表面向社會表達善意,背後的動機是想爲中共影響澳大利亞的政策。
澳《反外國干預法》首例判囚 “喫愛國飯”華人下架與官員合照自保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表示,《反外國干預法》是當地《反間諜法》的一系列相關法律之一,2018年生效後,因執法力度不足,一直被指是一條用作預防的法律。但楊怡生的案例,可視爲澳政府決心執法的表現,相信能對當地華人社區爲中國擔任代理人的人士起到阻嚇力。
馮崇義說:“真正去抓人的阻嚇作用更大,展現這個法律是有牙齒,不僅僅是放在裏面裝樣子,這個是在心理上會給他們很大的壓力。華人社區的那些僑領,以前那些人是做愛國表演、喫愛國飯,做愛國生意,他們已經收斂很多了,像國慶等集體紅旗滿大街遊行之類,已沒有繼續做那個活動。僑聯也是悄悄地把網上他們以前跟中國政府官員合照的那些相片,或者所發的文章全收下來,已看到有相當的阻嚇作用。”
澳華圈政界怕被“抹紅” 相信處理涉中關係會更謹慎
定居澳大利亞的自媒體人“悉尼奶爸”表示,楊怡生的案件涉及國安問題,審訊主要是閉門進行,對外透露的資料不多。但相信賠審團和法官是在有充分和確實證據下,纔會判楊怡生有罪和需要監禁。他表示,在楊怡生被判刑的同日,澳大利亞安全情報局也公佈一名當地的前政客,涉嫌出賣國家和政黨,爲外國政權的利益服務的事件。把兩件事情結合起來,相信會使當地政商和華人圈,更小心處理涉中關係。
悉尼奶爸:“這兩件事放在一起的話,我覺得澳洲的很多的政客,即便它要表達一個有利於中國的立場的時候,他會要做更充分的說明,案例多少會讓本地的僑界和政界都會有所忌憚。如果你一旦有一些太過於爲中國政府說話的這種行爲,你就很容易會被抹紅,不管你是不是紅,就害怕沾上這個關係。”
學者:中共利用華人滲透海外成本增 但無改滲透統戰政策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表示,不僅是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歐洲也有討論制定針對中國滲透的法律。新加坡近期也首次動用類似的法律,把親中已歸化的港商列爲外國代理人。各國的行動會增加中國利用當地華人的成本,但相信中國不會改變這種滲透統戰的路線。
莊嘉穎:“動員各地的華人以族羣爲主的民族情緒,把它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利益掛鉤,這個是政策的方向,是不會停頓,因爲是習近平設下的方向。如果別的國家盯得比較緊的話,它可能會比較小心,沒有那麼明顯,可是還是設法推動所謂講好中國故事等等。”
中國外長王毅可能在兩會後到訪澳大利亞,這會否影響當地防止中國滲透的行動?莊嘉穎表示,澳大利亞仍有公民被中國囚禁,澳政府必須要與中國保持往來,又說,澳大利亞有司法獨立,相信針對外國干預的調查和案件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記者:陳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