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蹈日本泡沫經濟覆轍?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情況更糟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3/7/27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上撰文指出,從經濟角度來說,中國不太可能成為下一個日本。圖為消費者在上海一間雜貨品零售店消費選購。(中央社檔案照片)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上撰文指出,從經濟角度來說,中國不太可能成為下一個日本。圖為消費者在上海一間雜貨品零售店消費選購。(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台北27日電)對於中國經濟的未來道路是否會重蹈日本覆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上撰文指出,他的答案是「可能不會」,因為中國的情況會更糟。

紐約時報中文網26日刊登由克魯曼(Paul Krugman)撰文的「中國會重蹈日本的覆轍嗎」一文。

克魯曼指出,1980年代末,日本經歷了巨大的股市和房地產泡沫,最終泡沫破裂。直到現在,日經平均指數仍遠低於1989年達到的峰值。當泡沫破裂時,留下的是陷入困境的銀行和堆積如山的企業債務,導致了一代人的經濟停滯。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克魯曼接著指出,日本相對衰落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口。由於低生育率和不願接受移民,日本的勞動適齡人口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在迅速下降。

不過,他指出,考慮到日本的人口結構,日本的表現不算太差;日本也成功避免大規模失業。

克魯曼指出,他交談過的很多人說,日本社會比許多外人以為的要更有活力,更有文化創造力。在某些方面,日本與其說是一個警示故事,不如說是一種榜樣,即如何保持繁榮和社會穩定的同時,處理困難的人口結構問題。

至於中國,克魯曼表示,現在的中國和1990年的日本有一些明顯的相似之處,如中國經濟極不平衡,消費需求過低,僅靠過度膨脹的房地產行業維持經濟運轉,勞動適齡人口也在減少。

克魯曼進一步指出,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中國可能已經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新興經濟體,它們增長迅速,但是一旦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滯不前。

他反問,如果中國正走向經濟放緩,它能否複製日本的社會凝聚力?在不造成大規模痛苦或社會不穩定的情況下管理較低增長的能力。

他稱,「我絕對不是中國問題專家,但是,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特別是在一個不穩定的專制政權下,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嗎?請注意,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已經比日本高得多」。

克魯曼最後寫下,從經濟角度來說,中國不太可能成為下一個日本。情況可能會更糟。

中國疫後經濟復甦不佳,現今外界許多討論聚焦,中國是否步入日本後塵。日本野村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提出的「資產負債表衰退」,也就是消費者與企業急於還債,而非借貸與投資。近期更在財經界備受討論。(編輯:呂佳蓉/唐佩君)1120727

中國上半年多項經濟數據不樂觀 6月青年失業率21.3%創新高

2023/7/17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7日電)中國官方今天公布6月份及上半年經濟數據。6月消費總額年增僅3.1%,成斷崖式下滑;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持續為負,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至21.3%,房地產投資額降幅擴大。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的國民經濟數據,在消費方面,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民幣(下同)22兆7588億元(約新台幣97兆8628億元),年增8.2%。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兆9951億元,年增3.1%,是目前年內最低點。

社零總額的增速自4月一路往下,4月為18.4%,5月為12.7%,6月為3.1%。考慮到去年第2季中國多地封控,今年的4月及5月皆因比較基期較低緣故,顯得數值較高。

在投資方面,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兆3113億元,年增3.8%。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2兆8570億元,年減0.2%。與1到5月相比,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縮小0.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3.8%(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4.4%。分經濟類型看,上半年,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年增4.4%;股份制企業增長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0.8%;私營企業增長1.9%。

在房地產方面,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兆8550億元,年降7.9%,比1到5月的降幅7.2%再擴大0.7個百分點。

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年降6.6%,商品房銷售面積年降5.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8%。商品房銷售額年增1.1%,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3.7%。

6月份青年人失業率持續攀升,16至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21.3%,高於5月0.5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創2018年有統計以來的新高、及逾20%。主要勞動年齡群體即25至59歲人群調查失業率為4.1%,與5月持平。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5月持平。

一般認為,拉動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為消費、投資、出口。除了前兩項數據今天公布,中國海關總署日前也已經公布6月和上半年的出口數據。

6月進出口雙降,以美元計價6月出口年減12.4%,遠高於市場估的下跌9.5%,是逾3年來最大降幅;進口年減6.8%,也高於市場預估的下降4.1%。今年上半年,以美元計價中國出口年減3.2%,進口下降6.7%;貿易順差4086.9億美元。(編輯:唐佩君)1120717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