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5日 美國之音
台北—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週三(2023年4月5日)下午抵達北京,展開三天的訪問。此次焦點在尋求“重啟” 與重要經濟夥伴的關係,同時討論烏克蘭和貿易風險等棘手問題。
馬克龍週三抵達北京時談及此次國事訪問時說,儘管歐洲與北京的貿易關係存在風險且不平衡,但歐洲絕不能與中國脫鉤。他說:“我們必須以某種方式降低我們行業的風險…但絕不能疏遠和孤立自己。”
對於始終無法平息的俄烏戰爭,馬克龍則表示,由於北京與俄羅斯關係緊密,中國可以在烏克蘭戰爭中發揮作用。他說,與中國的對話至關重要,不能只讓俄羅斯獨占與中國的對話。
愛麗舍宮週三表示,馬克龍訪問北京之前,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過電話,同意與中國接觸以加速烏克蘭戰爭的結束。
據馬克龍辦公室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兩位領導人提到他們共同願意與中國接觸,以加速烏克蘭戰爭的結束,並參與建立該地區持續性的和平。”
愛麗舍宮表示,馬克龍和拜登都希望中國能夠為南北半球之間的團結努力做出貢獻,並為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制定共同議程。不過內容並未詳述。
馬克龍上次訪華為2019年,而這次是馮德萊恩作為歐盟委員會主席以來的首次訪問。
過去幾年中,因為中歐關係惡化,中國又針對新冠大流行採取嚴格控制,迫使所有外交會議在線舉行。2021 年倡導的中歐全面投資協議目前停滯不前,北京又拒絕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譴責俄羅斯,導致中歐關係進一步緊張。
馬克龍目前在國內面臨尷尬的反對改革養老金制度的民眾抗議,此次訪問為他帶來一些推進經濟的機會。他與一個約60人的商業代表團共赴北京,其中包括欲談判一筆飛機訂單的空中客車公司、業務為電力及軌道的阿爾斯通公司及法國能源巨頭EDF 。
據路透社報導,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在美中摩擦加劇之際,馬克龍大張旗鼓地簽署協議顯得投機取巧。經濟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中國業務執行主編諾亞·巴金(Noah Barkin)說:“現在不是宣布商業交易或大型新投資的時候。” 他說: “這實質上是對中國經濟投信任票,並發出法國不同意美國做法的信息。”
馮德萊恩曾表示,歐盟必須降低與北京關係的風險,包括應限制中國獲得敏感技術,減少對其關鍵投入供應的依賴,如關鍵礦物、電池、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清潔技術等。
週四(4月6日)馬克龍將與多名中國高層官員見面,上午分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和人大委員長趙樂際會談。下午3時半出席歡迎典禮後,馬克龍將與習近平舉行45分鐘會談,舉行雙邊協議簽字儀式。據愛麗舍宮公佈的行程,屆時雙方將發表共同聲明。
據中國外交部表示,習近平與馬克龍的會談,將共同規劃和引領中法關係未來發展,深化中法、中歐各領域合作,並就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馬習會前馬克龍敲山震虎 馴得了「他」?
2023-04-05 法廣
深信能動員中國在制止烏克蘭戰爭中發揮“重大作用”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三下車伊始,就對一群記者說,向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提供武器,不符合中國的利益。那麼,中國的利益是什麼呢?“中國的利益是不要讓戰爭持續下去”。
許多人擔心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馬克龍說,“我們也同樣擔心”。“我們已經表明,不管誰幫助侵略者,誰就違背了國際法,把自己放在同謀者的地位”。馬克龍軟中帶硬,不過,他補充說,他周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不會揮舞制裁的大旗”,“威脅不是一個好辦法”。
中國一直沒有譴責俄羅斯侵烏,馬克龍憑什麼能說服北京促成俄羅斯“放下武器?”,此間的觀察人士對此充滿懷疑。中國的確在俄羅斯侵烏周年之際,提出了12點停火促談建議,但是,看着習近平與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親密、拒澤連斯基於千里之外的拉偏架姿態,西方人大多覺得中國已失去了調停人的資格。
但是馬克龍卻藉著12點建議說話:“中國不是提出了一個和平計畫嗎…這不就是恰好凸顯了北京希望負起大國責任並試着鋪墊一條通向和平之路的願望嗎?”馬克龍訪華,烏克蘭戰爭是議題中的重中之重,與媒體的談話,處處含着機鋒,試圖撬動中國。他說,“這場戰爭,我把它定性為帝國主義戰爭,殖民主義戰爭,它完全把聯合國憲章的主要原則踩在腳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法國和中國,必須捍衛聯合國憲章”。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俄羅斯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且,從4月1日起,出任安理會輪值主席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直批此舉太荒唐。歐美國家多指這件事簡直“是個笑話”。笑話是笑話,現實很不好看。
在周四努力說服習近平之前,馬克龍先試着說服媒體,他補充說:“我相信,維護聯合國憲章,也就是在努力尋求一條和平路徑。”馬克龍想說服習近平,外界一直有批評其天真的說法,但馬克龍此行還邀請了對北京持強硬立場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同行,愛麗舍宮有人說,馬克龍如果是幼稚的,他就不會請馮德萊恩同行了。馬克龍不是不清楚中國,但他認為,只要有一絲可能,就要儘力,他對記者們說,中國和俄羅斯關係那麼親密,不久前又通過習近平訪俄得到強化,中國可以在解決俄烏戰爭一事上“起到重大作用”。因此馬克龍的結論是,與北京當局“對話”,“不可或缺”。
對馬克龍能否說服習近平在俄烏戰爭中發揮“正面作用”,尤其勸其不要向俄國提供武器,真正展現和平誠意,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溝通,法國媒體都不太看好,世界報形容馬克龍此行中國形同“進入雷區”,而費加羅報乾脆發表社評,直指馬克龍說服北京猶如訓虎一樣危險和艱難。
該報多少有點諷刺地開篇:“2018年,馬克龍首訪中國,新官上任三把火,誰也沒有向他提出請求,但他毛遂自薦,要在習近平和達賴喇嘛之間扮演中間人,後面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五年後,馬克龍以馴獸師的姿態出現在北京,即使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陪同下,能否給老虎留下什麼印象,令人懷疑。”
該報的結論比較悲觀:紅色皇帝想哄騙歐盟,不要在他已經受到美國鉗制的時候再來剝奪他的市場。但他不會偏離自己的軌道,最終在全世界建立他的專制模式統治。歐洲人最多隻能希望減緩其速度。
馬克龍和習近平就要開始會面了,馬克龍堅定地走向人民大會堂,顯然,他是一個勇往直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