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自由時報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蔡英文總統昨宣布義務役期恢復至1年,國人高度關注,有受影響的94年次高中生認為,役期恢復不是為了準備打仗,而是要確保和平;也有人認為比恢復役期更重要是國軍改革,以吸引年輕人願意當兵。也有家長說,當兵不僅鍛鍊強健體魄,也能讓「男孩成長蛻變成男子漢」。
94年次高市中山高中高三學生翁建中表示,他支持役期恢復至1年,有3個原因,首先台海危機及烏俄戰爭等國際局勢不斷變化,各國都延長役期並強化訓練內容,台灣也不能落後;役期恢復不僅待遇提高,也要強化軍事訓練,這不是為了準備打仗,而是要確保和平;最後不管哪個政黨執政,國防都很重要,當兵是一種榮耀。
同樣94年次的高師大附中高二學生王晉謙也說,他支持役期恢復為1年,但希望多討論細節部分,兵役從2年縮短到1年花了20年時間,1年縮短到4個月也花了10多年,如今短短1年時間就把役期從4個月又恢復為1年,雖然這一年來台海發生很多變化,役期恢復影響到很多人生涯規劃,他希望政府能說明清楚,延長的役期能學到什麼樣的技能?而不是去掃地、除草。
王晉謙說,義務役薪資調高到2萬6307元,這可讓大家有動力想去服兵役,這幾年物價高漲,有必要把薪資調高,但比役期恢復更重要的是國軍改革,不管是官兵福利、生活或部隊管理,最重要還要吸引年輕人願意當兵,而不是國家逼來當兵。如果這一年能學到很多東西,讓他能保衛國家,大家都願意當兵。
家有95年次役男的家長王振風在高市三鳳中街經營茶行,育有一男一女,小兒子目前就讀高二,他也贊成役期恢復至1年,認為受少子化影響,孩子受到過度保護,人際關係、社交能力都不行,進入部隊好好磨練,不僅強化體能,也能讓「男孩成長蛻變成男子漢」。
義務役期恢復1年 有人鬱卒有人很正向,役男對薪資提高各有看法
2022/12/27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實習記者范博媛、陳美澐台北27日電)義務役期將於民國113年恢復1年,94年次後出生的役男有人覺得鬱卒,也有人覺得因為當兵失去自由,調薪並沒有吸引力;但也有役男正面看待調薪,認為大學畢業未必能穩定領到這麼高的薪水。
總統蔡英文下午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公布「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義務役期民國113年1月1日起恢復一年,徵集94年次1月1日以後出生役男;另外,實領薪資新台幣2萬320元(若含軍人保險、全民健保、主副食費,則為2萬6307元)。
民國95年出生的陳姓高中生聽聞此消息後,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心裡很鬱卒」。他指出,之前媒體報導從95年次開始適用,今天宣布是94年次開始,「對我都沒差啦」;同學們對此議題的討論不多,可能都覺得「逃不掉、就隨便吧」,而調漲薪資也無任何吸引力,畢竟當兵等於失去自由。
另一位96年次的蘇姓高中生則認為,一年是可以接受的時間,「4個月可能一下下就過去了,1年可能就更能有訓練的感覺」;至於二兵薪資調漲至2萬6307元,他覺得還可以,畢竟「大學畢業不見得可以拿到穩定的2萬6」。
對於94年次以後役男們的鬱卒,已服完兵役的退伍學長有不同看法。曾在桃園龍潭中科院服役的王姓民眾表示,當年服役時已背負學貸,每月學貸金額約5000元,當兵只能延後償還學貸時間,且為了省錢都騎車往返新北及龍潭;但他的同袍家住南部,光是交通費與生活費就接近當時義務役6000元月薪,薪資大幅調漲「是遲來正義」。
另一名曾在新竹湖口裝甲旅服一年義務役的梅姓男子認為,政府大幅提高義務役薪資,除可應付生活開銷外,由於平日吃喝都在部隊,只要不亂花、退伍時都能夠存到錢,「畢竟身邊有存款,遇到突發狀況就會心安」。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韓岡明認為,現在景氣不好,大學生畢業找工作不容易,提高薪資至少能提升役齡男子從軍意願,並降低入營的怨懟;國防院學者蘇紫雲指出,為了調整義務役期,相信政府已盡最大的誠意調整薪資,各界會給予正面肯定。(編輯:蘇龍麒)11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