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去了了」? ◎ 陳茂雄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11-17

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柯志恩日前到旗美地區進行車隊掃街拜票,臉書直播忘了關麥克風,她與立委江啟臣談論選情,感嘆原本客家是藍的、原住民也是藍的,「現在也都不行了,二十年沒執政,現在都去了了!」民進黨高雄市鳳山區議員候選人蘇致榮表示,中國國民黨長期不重視高雄,也不深耕高雄,忽視高雄人,讓高雄人失望,才會「去了了」。

中國國民黨在高雄本地實力較強的戰將都畏戰,因為擔心受創而 失去已建立的政治版圖,柯志恩未曾在高雄建立政治版圖,所以沒有因受創而流失政治版圖的疑慮。正如柯志恩所說,中國國民黨在高雄真的是「去了了」。但「去了了」的原因不是如蘇志榮所說,「中國國民黨長期不重視高雄,也不深耕高雄,忽視高雄人,讓高雄人失望」,若真的不深耕,還不會退步得那麼嚴重,而是經營錯誤,整個政黨在大高雄地區才崩解。

大高雄地區本來是中國國民黨的地盤,未合併前的高雄市長選舉,民進黨連邊都摸不上,一九九四年的市長選舉,民進黨就輸了九萬多票,一九九八年的市長選戰,民進黨也是屈居劣勢,直到選前一個多月,白冰冰的「謝長廷不是好人、謝長廷也不是壞人、謝長廷根本不是人」錄影帶引起民眾反感,才造成謝長廷小勝。二00六年陳菊第一次投入高雄市長選戰時(縣市未合併),氣勢也拉不上來,後來因紅衫軍南下,刺激綠營的團結及出席投票意願,加上藍營發生走路工問題,陳菊才險勝。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未合併前的高雄縣分成紅派、白派、黑派,紅派、白派被中國國民黨收編,黑派(余家)變成黨外勢力, 後來加入民進黨。余家足以與中國國民黨一拚,只是勝少輸多,余陳月瑛與蔡明耀對決時還是居劣勢,後來奇蹟式的轉勝,選後中國國民黨檢討敗因,認定是輸在「一把火、一隻鳥、一張票」。到余政憲投入縣長選戰時,選情也相當不樂觀,余陳月瑛乃公開宣布「余家不再參選縣長」以救選情,顯然的,民進黨在高雄縣也未佔優勢。

早期民進黨與中國國民黨支持者的結構完全不同,後者形成嚴密的人脈,樁腳平時就與選民建立良好的關係,形成地方派系,對選戰發揮強大的威力,黨部也會提供政治資源,雙方形成共生結構。民進黨支持者多數屬政治意識的凝聚(目前也有很強的組織),人脈遠不如中國國民黨,所以在選戰方面討不到便宜。

馬英九一向就歧視由台灣人所組成的地方派系,可是二00八年的選戰卻因地方派系的威力使中國國民黨完全執政,馬英九則認定是他的魅力才獲勝。由於中國國民黨當家者排斥地方派系,促使該黨人脈快速鬆散,後來還發生鬥爭,促使地方派系的人脈崩解,被鬥爭者屬高雄人,當然使高雄的地方派系崩解得更徹底。

民進黨支持者的主流是政治意識的凝聚,對政策相當敏感,二0一六年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策錯誤,在高雄支持者的氣勢因而崩解,造成二0一八年本來可以躺著選的九合一選舉選到躺著,韓粉卻認定韓國瑜是中國國民黨的救世主,因而以劇烈的手段排斥該黨的地方派系。也因為地方派系的反撲,在二0二0年的總統大選將選票灌給蔡英文,更促使韓國瑜的罷免案高票通過。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2022/11/17(台灣時報論)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