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25日電)總統蔡英文今天出席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開幕式時表示,台灣絕不會因中國不斷文攻武嚇動搖,台灣民主韌性的基礎是強大的公民社會,政府正修法調降青年投票年齡,讓年輕人做出更多貢獻。
第11屆世界民主運動(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全球大會今天到27日在台北舉行,超過70國的300多名政要、學者、民運領袖出席。開幕式嘉賓包括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瑞薩(Maria Ressa)、身兼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的立法院長游錫堃、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
蔡總統致詞時首先向與會者表達歡迎,她表示大家是台灣解除邊境管制隔離措施後,來台的首批大型會議訪賓。
蔡總統表示,現今是民主運動在冷戰後遭受最大挑戰之際,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極大罪行,可見在極權主義之下沒有規則可言,台灣也受俄烏戰爭影響,不斷遭受來自中國各式文攻武嚇,希望動搖台灣的民主。
蔡總統表示,台灣絕不會因此動搖,因為台灣很珍惜自己的民主制度,台灣人民相信和平,將主動對抗任何要動搖民主的勢力。她很榮幸在此分享台灣民主的韌性,台灣從大家身上學習到許多,民主是與會者共同信奉的基本價值觀,必須確保政府高度透明,且人人都對國家的未來有參與權。
蔡總統表示,台灣民主韌性的堅實基礎是公民社會,公民社會是台灣民主最大功臣,將持續動員民間跟政府對話,她相信公民社會對台灣政府的影響,在亞洲是領先且無與倫比的,為讓更多年輕人貢獻真知灼見、提供幫助,政府正在修法將年輕人投票年齡下調。
蔡總統表示,她非常開心得知,今天大會開始前,已有好幾國舉行青少年大會,她相信透過大會將有更多年輕人加入民主運動行列,看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狀況,台灣義不容辭要支持烏克蘭人民捍衛國土,遭遇威權體制威脅時,只能透過團結因應挑戰。
蔡總統強調,不能忘記民主的韌性與價值觀,要知道威權體制如何運作,並強化彼此民主聯盟關係,今天的大會是最好的時機,提供重要的團結合作資源。蔡總統致詞完,全場多數與會者都起立鼓掌。(編輯:潘羿菁)1111025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24日電)總統蔡英文今天接見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聯合訪問團,她說,威權政權透過經濟戰、資訊戰、認知戰等方式,企圖影響民主國家體制的穩定運作;當民主國家團結一致產生更強大的結盟力量,才能有效反制威權政權帶來的各項挑戰。
第11屆「世界民主運動」(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 WMD)全球大會,將從10月25日至27日在台灣舉行。
蔡總統今天在總統府接見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主席沃拉克(Kenneth Wollack)所率領的訪問團,包括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暨世界民主運動指導委員會主席瑞薩(Maria Ressa)等多人與會。
蔡總統致詞提到,這次的全球大會是邊境解封之後,在台灣舉行的民主盛會,出席的貴賓來自全球70個國家、200多位民主運動人士,齊聚一堂交換寶貴意見。她相信,透過這次大會可以繼續推動民主國家的團結合作,讓全球民主發展更堅實有力。
蔡總統說,當前全球的民主發展,正遇到威權主義擴張的嚴峻挑戰,威權政權透過經濟戰、資訊戰、認知戰等不同方式,企圖影響民主國家體制的穩定運作。
影片來源:presidentialoffice

她說,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今年度主題是「主導民主未來:為新領域團結發聲」,這是再次明確揭示,當民主國家團結一致產生更強大的結盟力量,才能夠有效反制威權政權帶來的各項挑戰。
蔡總統指出,大家從世界各地前來共同參與盛會,用行動展現對民主國家結盟的支持,就是團結力量的重要展現。
她說,面對多重的挑戰,台灣不斷強化國防戰力韌性,包括在今年初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落實全民國防,也透過數位發展部的力量,打造更高層級國家資安聯防體系,協助對抗假訊息和認知作戰。
蔡總統說,今年初以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眾多民主國家都發聲譴責俄羅斯,也積極透過許多具體行動聲援並支持烏克蘭。這次大會當中將有來自烏克蘭的代表與許多民主運動人士,共同分享對抗威權主義心得。
蔡總統表示,非常期待在對抗錯假訊息、強化全民防衛動員等不同面向,與來自全球的民主夥伴互相學習、交換意見,並進一步強化全球民主夥伴的結盟力量。
隨後致詞的沃拉克表示,現在的民主模範,比起15年前,少了很多,許多人也認為,人類自然而然會希望有強人政治,希望有強而有力的男人來領導,但台灣卻反駁了這樣的說法。
沃拉克認為,台灣的民主典範,以及台灣對於全球自由進一步提升的決心依然強健,台灣也再次向全世界展現,在一個民主社會中,領導人也可以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女人。
他說,台灣是一個還算年輕的民主政體,台灣也是在40年的戒嚴後,才轉型民主化;即便台灣對內對外都有許多挑戰,但台灣民主卻沒有任何倒退、衰亡的意思;事實上,台灣民主不但沒有要衰亡,甚至台灣的民主讓台灣的公民更加團結,台灣的民主也確保台灣能夠持續繁榮穩定。(編輯:翟思嘉)111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