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布魯塞爾14日綜合外電報導)新疆維吾爾族人淪為強迫勞動奴工,中國面臨的批評日增。歐洲聯盟今天表示,布魯塞爾將對所有以強迫勞動力生產的製品祭出禁令。
法新社報導,歐盟的提案並未點名中國,而是鎖定強迫勞動下生產的所有製品,當中也包括歐盟境內生產的商品。
歐盟貿易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這項提案在處理現代奴隸方面將帶來實質不同,影響遍及全球數以百萬計的人。」
「我們的目標是根除歐盟市場上所有以強迫勞動力生產的製品,無論產地為何。」
這項提案還有待歐盟成員國和歐洲議會批准,一旦通過,將於2年後生效。
歐盟這項提案和美國明令禁止從新疆進口產品不同,美國的禁令假定來自新疆的產品均涉及強迫勞動,因而在邊境將其擋下,除非業者可以證明並非如此。
儘管如此,歐盟這項提案若被認為和指控新疆維吾爾族及其他穆斯林少數族群人權遭迫害有關,仍可能引發北京當局強烈反彈。
新疆是全球最大棉花產地之一,同時也是太陽能板原料的重要供應來源。
聲明指出,歐盟的提案將允許各國海關當局對「有充分理由懷疑在強迫勞動力之下製造」的產品展開調查。
調查人員將被賦予執行檢查和檢驗的權力,包括在歐盟以外國家。
根據聯合國旗下勞工和移民相關組織與人權團體自由行基金會(Walk Free Foundation)合作的一項研究顯示,截至去年底,全球有2800萬人遭強迫勞動。(譯者:劉淑琴/核稿:何宏儒)1110914
歐盟公佈禁止強迫勞動提案後,維權人士呼籲把新疆明確納入相關規定
2022年9月15日 美國之音 阿西姆·卡什加里安
華盛頓- 歐盟委員會周三發布了一份長達60頁的禁止銷售強迫勞動產品的提案,這是一項阻止受強迫勞動污染的商品進出歐盟市場的措施。
該提案是在歐盟主席馮德萊恩(Von Der Leyen)在2021年9月15日的演講中介紹該倡議一年後發布的。“該提案的主要部分是建立在2022年2月23日歐盟委員會關於全球體面勞動通報和關於企業可持續性盡職調查指令提案的基礎上的,”該提案稱。
《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關於禁止在歐盟市場上使用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的法規的提案》在其官方公報上發布的次日正式生效。
據維權人士指出,歐盟的規定與美國於6月21日頒布的名為《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UFLPA)的立法類似,該美國法律禁止來自中國維吾爾地區的利用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
然而,根據總部設在慕尼黑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的歐盟代表科恩·斯托普(Koen Stoop)的說法,歐盟提案中缺乏針對整個行業和區域禁令的明確程序削弱了對國家支持的強迫勞動的充分回應。
“提案文本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即該提案的起草是否有意義,以解決國家支持的強迫勞動(例如維吾爾強迫勞動),”斯托普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美國之音。“我們希望能夠做出修正以加強相關規定。”
美國的《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要求企業提供證據證明從新疆進口到美國的產品不是由維吾爾強迫勞動製造的。然而,歐盟關於強迫勞動的規定並沒有具體說明新疆等任何地區,而是說該提案適用於包括歐盟在內的任何地方製造的所有使用強迫勞動的產品。
“進入或離開歐盟市場的產品應受到控制和相關措施的約束,”該提案稱。“世界很多地方都存在強迫勞動。據估計,2021年約有2760萬人處於強迫勞動狀態。”
美國、聯合國和一些人權組織指責中國對新疆維吾爾人和其他突厥少數民族犯下危害人類罪,包括大規模監禁、酷刑、強迫勞動、絕育和強迫兒童與父母分離。中國當局一再否認這些指控,聲稱這是美國“散佈的世紀謊言”,目的是利用新疆問題遏制中國。
華盛頓維吾爾人權項目(UHRP)負責人彼得·歐文(Peter Irwin)表示,僅僅針對受益於強迫勞動的公司或部門將不足以打擊中國政府支持的對維吾爾人實施的強迫勞動。“歐盟委員會採取的措施當然讓我們感到鼓舞,不過我們希望看到一項能夠勝任這項任務的提案,以打擊維吾爾地區的強迫勞動,”歐文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對美國之音說。“法律需要包括強制公司從其供應鏈中移除這種國家強加的強迫勞動的程序。”
根據該提案,任何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一經發現不但將被禁止進入歐盟市場,還應被禁止進入沒有禁令或沒有調查和執法能力的國家的市場。“因此,至關重要的是:必須加強與非歐盟國家的合作,以確保被禁止進入其市場的產品不會最終進入歐盟單一市場,反之亦然。”該提案稱。
根據華盛頓工人權利聯盟強迫勞動項目協調員菊尓·伊力哈木(Jewher Ilham)的說法,歐盟通過禁止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使其市場與全球標準和其他立法機構保持一致。
“這項決議增加了針對中國政府的日益增長的經濟壓力,要求其在維吾爾地區廢除國家支持的強迫勞動制度,並結束企業在這些侵權行為中的共謀行為,” 伊力哈木對美國之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