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小組:缺少中國資料 COVID-19疫情源頭難解,從中國實驗室逃逸出來的假設,值得“進一步研究”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6/10

(中央社日內瓦9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針對COVID-19疫情起源的最新調查並無定論,主因缺少來自中國的資料。這種結果再度打擊了世衛數年來試圖確定疫情源頭的努力。

路透社報導,世衛專家小組的這份報告指出,當前可取得的所有資料顯示,引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源自動物,且有可能是蝙蝠。這跟世衛2021年造訪中國後的研究結論類似。

中國在2019年12月通報首批COVID-19病例。缺少來自中國等地的資料,代表不可能準確查出病毒一開始如何傳染給人類。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最新發現可能讓人更加懷疑,未來是否有可能查明這種病毒出現的方式與地點,同時也增強整頓世衛及其公衛緊急事件應對程序的急迫性。

世衛小組預計將公布數份報告,今天公布的是第一份。世衛表示,首份報告也關乎替未來其他疫情擬定更好的溯源方式。

報告並指出,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今年2月兩度向中國政府尋求提供更多資訊。

COVID-19疫情溯源行動已被政治化。科學家則說,要預防未來發生類似的疾病大爆發,確定之前發生了什麼事十分重要。(譯者:楊昭彥)1110610

世衛:新冠病毒是由實驗室洩漏出來的假設,值得進一步研究

2022-06-09 法廣

法新社發自日內瓦的報道表示,世衛組織任命的專家周四認為,新冠病毒是從中國實驗室逃逸出來的假設,值得“進一步研究”。他們強調,就新冠大流行的起源,不論是哪一種可能,目前都缺乏明確的證據。

27位涵蓋廣泛學科的專家還針對新冠病毒從蝙蝠通過一種尚未確定的中間動物傳播到人類的理論,制定了一份額外的研究清單。

世界衛生組織的新流行病源頭調查專家小組(SAGO)的專家警告說:“這份初步報告無意(事實上也不會)提供關於新冠起源的明確結論,因為需要從報告建議的研究中獲得更多的信息”。

法新社指出,新流行病源頭調查專家小組(SAGO)的使命遠遠超出了只是對新冠起源進行調查。它首先要建立一個最佳實務目錄,以便能夠更好、更快地檢測出下一次流​​行病的載體。

但是,它的注意力自然也集中在新冠病毒的起源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自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發現首個新冠病例以來,這一病毒已導致大約1500萬人死亡。

關於新冠起源的爭論在科學界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它的政治層面的意義讓調查變得非常複雜。

在與中國當局進行了長時間的談判後,第一個由國際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混合小組於2021年初在中國進行了調查,他們偏重於中間動物的假設,偏重於疫情是從武漢的一個市場開始的。

世衛組織溯源報告:尚無定論,需對“實驗室洩露”進一步調查

2022年6月10日 美國之音 方冰

世界衛生組織週四(6月9日)發布該組織新溯源機構的第一份報告。報告說,由於中國方面數據的缺失,該組織對新冠肺炎(COVID-19)起源的最新調查尚無定論。報告說,對實驗室洩露理論需做進一步調查。有媒體說,該報告可能激活對世衛組織的問責。病毒專家指出,世衛組織應審視實驗室洩露相關有效證據。

美聯社的報導說,在新冠疫情在中國出現兩年多、在全球至少630萬人死於大流行後,世界衛生組織以迄今為止最強烈措辭建議,需要對實驗室事故可能是罪魁禍首進行更深入調查。

世衛組織專家小組的報告稱,現有數據表明新冠病毒(SARS-CoV-2)具有人畜共患的起源,這意味著它在自然環境的動物之間傳播,這與世衛組織2021年訪問中國後就此得出的結論類似。但該報告說,仍無法確定感染人類的動物和發生這種感染的地方。

中國在2019年12月報告了第一例病例,但世衛組織現在仍缺少來自中國的這方面的數據,這意味著無法準確確定病毒是如何首先傳播給人類的。

“在這一點上,最有力的證據仍然是人畜共患傳播,”世衛組織小組主席、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病毒學家瑪麗埃傑·文特爾(Marietjie Venter)說。“然而,在蝙蝠身上發現的前體病毒肯定還不夠接近,不足以成為蔓延到人類身上的病毒。”

該報告由“新型病原體起源科學諮詢小組(SAGO) ”撰寫,該小組由來自美國、中國和其他25個國家的專家組成。

報告顯示,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今年2月兩次致函中國總理李克強和衛生部長馬曉偉,要求提供包括“實驗室假設”在內的多種因素的信息。目前不清楚譚德塞是否收到了回复。

報告的作者表示,中國提供了一些數據。這些數據包括2019年9月至12月期間武漢4萬名中國獻血者的血液樣本數據。

世衛組織表示,這份報告是該諮詢小組預期發表的幾份報告中的第一份,也是為了製定一種更好的框架來調查未來疫情的起源。

路透社的報導說,對這場大流行病的起源已被政治化。科學家們說,重要的是要確定發生了什麼以防止類似傳染病的爆發。

美聯社的報導說,世衛組織諮詢組指出,“由於過去的實驗室事故引發過一些疫情,因此高度政治化的理論不容忽視。”

美聯社:報告可能激活對世衛組織問責

美聯社說,“該報告可能激活對世衛組織在疫情爆發初期過於接受中國政府解釋的指責,該疫情最終導致數百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患病,迫使數十個國家封鎖並顛覆了世界經濟。”

美聯社調查發現,儘管疫情初期世衛組織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贊不絕口,但一些世衛組織高層內部人士對中國感到沮喪。他們還對中國如何試圖壓制對COVID-19起源的研究感到不安。

世衛組織諮詢小組的報告稱,在已提供的信息中尚未有關於新冠病毒(SARS-CoV-2)可能通過實驗室事件傳播給人類的新信息,“考慮所有合理的科學數據”以評估這種可能性“仍然很重要”。

來自巴西、中國和俄羅斯的小組成員反對進一步調查“實驗室洩露”理論的呼籲。

北京一直強烈反對新冠病毒有可能從武漢病毒研究所或其他研究冠狀病毒的研究機構逃逸的假設,不僅如此,中國官員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宣揚包括該病毒起源於美國、或通過冷凍魚進口到中國的理論。

美聯社說,這份報告標誌著聯合國衛生機構對大流行起源的初步評估的急劇逆轉。2021年世衛-中國的報告稱實驗室洩漏假說“極不可能”,並建議最合理的假說是通過動物溢出。

那份報告發表後受到廣泛批評,當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該報告沒有對實驗室洩漏理論進行“足夠廣泛”的評估,並對中國官員限制訪問表達了失望。

美國政府後來的一份情報報告稱,儘管傾向於自然起源,但這兩種假說都是合理的。

最新報告還列出了可能對溯源有幫助的一系列進一步研究的建議。建議中包括尋找有關中國武漢最早病例的信息,以及圍繞武漢動物市場的進一步研究,該市場早期被確定為病毒傳播給人類的潛在地點。

《病毒》作者:世衛組織是否審視了實驗室起源相關證據的分析?

被《華爾街日報》評為“集結了可能是目前已知實驗室洩漏理論最全面案例”的《病毒》(Viral)一書的共同作者亞裔科學家曾昱嘉(Alina Chan)說,很高興看到世衛組織諮詢組對兩種起源理論持開放態度,但稱他們的報告仍有偏見。

“他們承認他們沒有評估任何原始數據,只能評估通過受邀科學家發表的報告或演示文稿提供給SAGO的信息。所以問題是,他們是否邀請了任何科學家,提供與Covid-19實驗室起源相關的可用證據的分析?”

曾昱嘉在給美國之音的書面評論中指出,該諮詢組仍繼續在調查中國政府提出的新冠病毒的冷鏈起源,“儘管缺乏科學證據表明這種類似SARS病毒出現的途徑是可能的,”她指出。

曾昱嘉指出,該報告提出的一些研究建議已經不再可行,“即使我們可以神奇地將時間倒回到一年前,現在檢查動物農場和貿易商是否有新冠病毒抗體還是為時已晚。”

曾昱嘉對世衛組織未來的溯源報告提出了兩種理論對比的新路徑,“我希望看到對調查自然與實驗室起源所採取的步驟進行系統的並排的比較。每次調查究竟缺少哪些樣本或數據?究竟是什麼挑戰阻礙了這些樣本和數據的收集與存儲?SAGO可以在中國境內外索取哪些原始數據和樣本,以便更好地了解這一流行病的起源?”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