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學者Valerie NIQUET:中國若對臺灣動武 會引發政權垮臺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05.19 自由亞洲電台

法國國際關係和戰略研究所、中國及亞洲經濟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瓦萊麗-尼奎特 Valerie Niquet @VNiquet

本週四(19日),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倪雅玲所著新書《臺灣面對中國(Taiwan face à la Chine)》正式出版。她在書中質疑有關臺海即將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並且指出,如果中國對臺灣發動軍事行動,可能會引發中共政權的垮臺。

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FRS)高級研究員倪雅玲(Valerie NIQUET)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她想寫這本有關臺灣的書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因爲很多人對“臺灣是不是一個國家”、“爲什麼不是一個國家”提出很多問題。這不只在法國,也不只有記者和學生中,幾乎都很難理解臺灣的真實情況。此外,北京當局不斷地以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爲由,宣示要統一臺灣。她寫這本書是要更好地解釋臺灣的情況,並且呈現臺灣有自己的認同,也擁有非常重要且特殊的政治認同。她認爲,臺灣從來都不屬於中國,臺灣從沒有被中國控制過,因此不能說要“再統一”。

書中描述了臺灣的歷史、社會和政治特點以及地緣政治利害關係,以至於今天只有 5% 的居民“感到自己是中國人”。雖然臺灣不被聯合國正式承認,卻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覬覦的對象。倪雅玲表示,她想要指出,臺灣是如何對中國構成挑戰。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她說, “首先這是一個政治挑戰,因爲中國的論述解釋民主是西方價值,不適用於中國文化,臺灣的民主則相反的證實了民主是可以在中國文化的世界裏開花結果的。而且,臺灣的民主是一個極其先進的民主,可能比其他亞洲民主國家更爲先進。我想,有關社會方面的問題,臺灣也處於前鋒的位置。臺灣對於中國而言也是一個戰略性的挑戰,因爲很明顯,臺灣存在的事實阻止了中國向南中國海、向太平洋擴張並反對美國的野心。這也是爲什麼,中國要奪取臺灣的原因。”

她認爲,中國正變得更加激進和封閉,而臺灣在世界其他地方看來越來越合法,臺海局勢緊張、操弄和挑釁日益增多。倪雅玲在書中,演繹了目前兩岸關係可能的方案。

法國國際關係和戰略研究所、中國及亞洲經濟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瓦萊麗-尼奎特(Valerie NIQUET)所著書籍《臺灣面對中國(Taiwan face à la Chine)》一書。(Valerie Niquet @VNiquet)
法國國際關係和戰略研究所、中國及亞洲經濟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瓦萊麗-尼奎特(Valerie NIQUET)所著書籍《臺灣面對中國(Taiwan face à la Chine)》一書。(Valerie Niquet @VNiquet)

她說,“一是中國要統一的方案,以類似香港的一國兩制原則,但我們已經看到了在香港發生的事,所以這個劇本是不可行的。中國絕對不可能信守承諾,香港就是一個反例的示範。”

她認爲,另一個方案是軍隊的武力征服,但中國對臺灣發動的軍事行動可能會引發中國政權的垮臺。

倪雅玲說,“許多理由都顯示,這太困難了。特別是烏克蘭戰爭以來,中國應該意識到這是一個多麼困難的行動,首先要穿過臺灣海峽,而中國原就有後勤的問題。俄羅斯的前例讓中國更看到這是主要的元素,所以我認爲烏克蘭的戰爭,明顯讓中國意識到軍事征服上,所有自己軍隊的弱點。某種程度上,我們也看到臺灣人民受到烏克蘭抵抗的鼓勵,最後對自己說,即使發生中國軍事入侵,也是有可能抵禦的。所以目前我不認爲短期內中國會執行武力進攻臺灣的方案,因爲北京也會評估這是一種危險的冒進,還有可能威脅到政權的延續。”

倪雅玲認爲:臺灣與烏克蘭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實現民主化並轉向西方,對專制政權形成挑戰;二是涉及到對民主國家的支持。烏克蘭戰爭有助於幫助人們更好地瞭解,像臺灣一樣的經濟體的民主會受到威脅,有遭遇襲擊的風險,以及來自中國日益增加的壓力。

倪雅玲在書中提出對兩岸關係的結論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不是中國征服臺灣或統一臺灣,而是效仿臺灣的民主模式。當然從上層開始,但漸進式的發展開來,用選票選出中國領導人的同時,這個領導人決定遵循臺灣模式。民主化對中國政權而言,將是唯一的可行的,從長遠來看,也是可能的且更和諧的解決方案。中國與其想軍事征服統一臺灣,似乎更應該以臺灣模式來取勝。”

倪雅玲自認這個結論可能過於樂觀,但在她看來,卻是唯一長期的可行方案。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蔡凌巴黎報導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