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3 台灣時報社論
募兵制的台灣難與烏克蘭並立--前任總統認定首戰即終戰,因而放棄國防,現任總統則覬覦年輕世代的選票,前後兩任總統接力完成全募兵制,使台灣陷入亡國的危機。
二○二二年二月二十四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俄軍傷亡慘重,未如俄羅斯打的如意算盤,三天亡烏計劃失敗。俄國政府三月二日宣布,俄軍在烏克蘭迄今陣亡四百九十八人、受傷一千五百九十七人;烏克蘭總統的軍事顧問則表示,自發動侵略以來俄軍超過七千人陣亡;三月一日《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官員揭露,至二月二十八日,俄軍已死亡二千人。不論普丁是否因擔心無法向俄人交代而刻意降低真正傷亡數字,烏克蘭從總統到孩童堅定捍衛國家領土與自由的決心,已經贏得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尊敬和奧援。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穿上戰袍拿起戰槍,徵召全國十八至六十歲的人民一起上戰場,親自帶領烏克蘭人對入侵者頑強抵抗;他更在歐洲議會發表視訊演說:「烏克蘭人民正在為我們的土地及自由而戰,這就是自由的代價」、「烏克蘭人正在為自由和生存而戰,就算遭受俄羅斯飛彈襲擊,烏克蘭人民也不會被打倒!」、「生命會戰勝死亡,而光明終會戰勝黑暗,榮耀歸於烏克蘭」,無不令全世界動容。
於俄國入侵烏之際,美國拜登的特使團與最挺台灣的前國務卿蓬佩奧分別來訪台灣,與蔡總統等高層會面,美國表達重視亞太安全與台灣地位,不言可喻。特使團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清楚表達,美國反對片面改變現狀行為,訪台是向區域夥伴傳達美國堅定維持承諾。蔡總統也表示,除了嚴厲譴責侵略行為,台灣也參與制裁俄羅斯行動,並啟動對烏克蘭的人道救援。她表達台灣與烏克蘭站在一起,與自由民主站在一起,只要有助於國際社會和平安全與區域穩定繁榮,台灣願意善盡國際責任與所有國家一起努力。
台灣和烏克蘭都有覬覦自己的國家,台、中與烏、俄的國防戰力比都相當懸殊,但我們看到這場戰役中,烏克蘭人不分男女就拿起步槍、自製炸彈對付俄國入侵;若遇中國入侵,台灣人有自衛能力全民皆兵嗎?現行的「募兵制」由馬政府八年內極力推動及蔡政府二年內快速完成,目前一般男生的義務役只服役四個月時間,過程中有的在一般機關打卡上下班,有的只拿過幾次槍;請問蔡總統,要守護民主自由,但沒有充分受過訓練的台灣人要如何對抗敵人入侵?「不教而戰,謂之殺」,馬、蔡兩朝政府投「年輕人不想當兵,其父母也不希望孩子當兵」之所好而推動完成的「募兵制」,是從國安需求做考量嗎?
兵源來自於民,一個國家的軍隊強大就是該國展現的決心意志。當敵人來襲,逃不出去的台灣人有能力像烏克蘭人一樣對抗中國嗎?相信這也是美國、日本同樣憂心的事!蔡政府真的要防衛國家與保護生存,應儘速回復至少訓練一年的「徵兵制」,甚且以以色列「全民皆兵」為師,才是正確之道。「募兵制」是國、民兩黨的買票政策,必須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