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6

(中央社約翰尼斯堡26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非屠圖大主教(Desmond Tutu)今天辭世,享壽90歲。他生前從不畏懼對當權者訴說真相,1984年以對抗國內少數白人專權,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堪稱南非的道德指標。
屠圖以直言不諱聞名,即使在種族隔離的歧視政權垮台後,也從不避談南非的缺點和不義。2011年他在80大壽前告訴法新社:「人們認為你的名字或許能帶來些許改變,這是極大的殊榮和榮耀。」
不論是為了同志權利挑戰自己的教會、為巴勒斯坦建國遊說四方、或是點名南非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ANC)貪腐,屠圖的行事作風高調,經常戳痛並使某些人反感。
即使是最親密的友人─已故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都逃不過他的批評。屠圖在1994年與曼德拉起爭執,因他形容曼德拉的非洲民族議會有「搶肥缺的心態」。
不過屠圖的一切作為都帶有一種熱情洋溢的幽默感。愛說笑話的他隨時準備好起舞和放聲大笑,具有感染力的笑聲成為他的正字商標。
當曼德拉成為南非總統時,屠圖創造出「彩虹國度」(Rainbow Nation)這個詞彙來形容南非,並加以普及,當時他正擔任開普敦(Cape Town)首位黑人聖公會大主教。
屠圖30歲被授予聖職,1986年獲任命大主教,他運用自己的地位來呼籲各國制裁種族隔離行徑,之後又為全球不同人士的權利遊說,獲得許多人的欽佩。
曼德拉蹲了27年種族隔離苦牢後,1990年重獲自由的第一晚就待在屠圖的家。曼德拉曾說:「我相信上帝在等待這位大主教,他敞開雙臂等著歡迎屠圖。若戴斯蒙(屠圖)在天堂入口被拒,那我們所有人都進不去!」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形容屠圖是「心靈上的兄長」;愛爾蘭歌手鮑柏葛爾多夫(Bob Geldof)讚揚屠圖對當權者而言是「徹頭徹尾的討厭鬼」;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稱許屠圖是「道德巨人」。
辛巴威已故前強人總統穆加比(Robert Mugabe)則不吝批評屠圖,稱他是「邪惡又忿世嫉俗的小主教」。
即使名揚全球,信仰仍是屠圖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家族旅行包含默禱時段;在抨擊種族隔離之惡的公函中,他仍不忘簽上「上帝保佑你」等字樣。
南非最後一位白人總統、上月辭世的戴克拉克(FW de Klerk)說過:「我對他的無懼產生極大敬意,那不是一種狂野的無懼,而是根植於他對上帝的深切信仰。」戴克拉克因領導南非從白人專權過渡到民主制度,而於1993年與曼德拉共享諾貝爾和平獎榮譽。
屠圖1996年自大主教職位榮退,以領導「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深入探究南非的殘忍歷史。隔年他被診斷出罹患前列腺癌,多次接受治療。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在30個月內揭發種族隔離的恐怖過往,屠圖在最初某場聽證會曾崩潰哭泣。
獲獎無數的屠圖為反童婚、西藏議題發聲,也呼籲西方領袖應因伊拉克戰爭受審,晚年支持安樂死。屠圖也曾發誓不會敬仰恐同的上帝,他說:「我拒絕到歧視同性戀者的天堂。我會說不好意思,我寧願到另一個地方。」
屠圖1931年10月7日生於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西方小鎮克來斯多(Klerksdorp),父母親是學校老師和家務工。
屠圖追隨父親的腳步接受教職訓練,後來他因不滿黑人學童教育體系較差,促使他成為神職人員。
屠圖在英國住過一段時間,據他回憶,他會無端問路,只是為了聽白人警察叫他一聲「先生」。
屠圖堅信南非黑人與白人和解,1994年他曾說:「我漫步在雲端,感覺不可思議,好像戀愛了一樣,我們南非人會成為這個世界上的彩虹子民。」
但種族隔離結束後的南非卻令他愈來愈沮喪,他早年對民主的高度期盼,因暴力、不平等和貪腐而幻滅。
屠圖從未加入非洲民族議會,2013年他說自己不會再把票投給該黨,不過老友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2018年當選總統後,重建了雙方的關係。
今年5月,屠圖罕見公開露面,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當時他乘坐輪椅出現在醫院外,只對大家揮手而未發言。
屠圖與妻子李亞(Leah)1955年結婚,兩人育有4個孩子。(譯者:楊昭彥/核稿:林治平)1101226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屠圖大主教生平大事紀
2021/12/26
(中央社開普敦26日綜合外電報導)198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屠圖大主教(Desmond Tutu)辭世,享壽90歲。他生前致力廢除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最終促成轉型正義。以下是他的生平大事紀。
1931年:屠圖出生在距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西方約170公里的小鎮克來斯多(Klerksdorp)。
1947年:屠圖在中學期間罹患肺結核。他與一名神職人員結為朋友,並於病癒後在他的教堂服務。
1948年:清一色白人的南非國民黨(National Party)在全國大選前推出種族隔離政策,受到想維持優勢地位的白人選民支持。
1955年:屠圖與妻子李亞(Nomalizo Leah Shenxane)結婚,並開始在約翰尼斯堡的一所中學任教;他的父親是該校校長。
1958年:屠圖因反對對黑人學生不平等的教學制度,決定離開學校並加入神職。
1962年:屠圖移居英國,在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學習神學。
1966年:屠圖返回南非,開始在東開普省(Eastern Cape)神學院教書,他也開始公開宣揚反種族隔離觀點。
1975年:屠圖成為約翰尼斯堡第一位黑人聖公會牧正。
1980年:屠圖以南非教會會議(South African Council of Churches)秘書長身分,率領教會領袖拜會總理波塔(PW Botha),敦促他結束種族隔離政策。雖然這場會議並無實質成果,但這是黑人領袖正面面對高階白人官員的歷史性時刻。政府沒收屠圖的護照。
1984年:屠圖因其終結白人統治的努力,榮獲諾貝爾和平獎肯定。
1985年:屠圖成為約翰尼斯堡的第一位黑人主教。他公開支持對南非的經濟抵制,並主張「公民不服從」是瓦解種族隔離的一種方式。
1986年:屠圖成為首位獲任命的黑人開普敦主教,以及聖公會南非洲教省的負責人。他與其他教會領袖攜手調解黑人示威群眾與政府安全部隊間的衝突。
1990年:南非最後一位白人總統戴克拉克(FW de Klerk)解除對非洲民族議會(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ANC)的禁令,並宣布計劃將反種族隔離革命家曼德拉(Nelson Mandela)釋放出獄。
1991年:南非廢除種族隔離法和種族主義限制,政府與16個反種族隔離團體的權力分享談判開始。
1994年:曼德拉在該國第一次民主選舉中當選,成為南非首位黑人總統。屠圖創造「彩虹國度」(Rainbow Nation)一詞來形容種族隔離結束後的南非。曼德拉邀請屠圖出任「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主席,這個委員會負責傾聽、記錄、赦免侵犯人權者在種族隔離制度下的違法行為。
1996年:屠圖從教會退休,專注處理委員會相關工作。他繼續積極倡導平等、和解,並獲得榮休大主教(Archbishop Emeritus)頭銜。
1997年:屠圖被診斷罹患前列腺癌。他開始住院,治療復發性感染。
2011年:因為南非政府拒絕向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發放簽證,達賴喇嘛透過衛星連線為一年一度的屠圖國際和平講座(Desmond Tutu International Peace Lecture)揭幕。
2013年:屠圖針對ANC發表直言不諱的評論,稱他不會再投票支持該黨,因為它在解決不平等、暴力和腐敗問題上表現很差。同年被譽為「南非的良心」的屠圖宣布支持同性戀權利,還稱他永遠不會「敬拜一個恐同的上帝。」
2021年:屠圖在開普敦逝世,享壽90歲。(譯者:施施/核稿:楊昭彥)11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