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學生會被搜查,教協遭中國官媒點名毒瘤,香港學界落難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年7月31日 美國之音

香港國安警察週六(7月31日)下午對香港大學學生會辦公室進行突擊搜查。與此同時,香港教育局發表聲明,終止與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工作關係。

這是香港當局全面推行國安法行動中出現的一個新動向。去年6月30日,中共人大會議強行通過國安法。隨後香港當局就展開了一場針對香港民主派的壓制運動。民主派議員被趕出立法會,支持民主派的媒體蘋果日報遭到清洗,報社被搜查,核心人員被抓捕。許多參與抗議示威的民主派人士受到重判懲罰。

紐約時報週六的報導說,香港警方的行動非常清楚,當局的鎮壓目標已經從香港民主派擴展到香港的大專院校,特別是學生。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紐時說,香港警察對香港大學學生會辦公室的內部進行了仔細搜查,拿走了幾箱材料。報導引用一名高級警官的話說,警方搜查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有關學生會領導人讚揚暴力言論的證據。

與此同時,在港人抗議中共逐步強化對香港控制的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也面臨北京和港府的聯手打壓。

中國兩大官媒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週五分別發表評論,批評香港教協“偏離宗旨,不務正業”,“變成不折不扣的政治組織”。新華社說,即使教協宣布退出民陣和支聯會,但它也“無法洗脫其涉嫌違法的有關問題,更不能勾銷其過往’煽動暴亂、禍害香港的罪責’”。

週六,香港教育局發表聲明,宣布全面終止與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的工作關係。

教育局批評教協近年積極參與民陣和支聯會發起的違反香港國安法的政治活動,失去了教育專業團體的性質。教育局決定將不與教協舉行正式或非正式會議;不再承認其委員或成員資格;不再承認教協為教師舉辦的培訓課程等。

教協週六對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攻擊作出回應。教協表示,自協會創立以來,教協關心國家民族發展,反對港獨。

教協說,教協是促進教育專業發展和維護教師權益的組織,一向關心教育和師生福祉,重視學生安全,沒有煽動學生示威。教協還表示,它將繼續聆聽社會各界的聲音,與會員及社會各界溝通,做好教育專業工作。

香港的大專院校則是近幾年香港大規模反抗中共控制的抗議示威活動的主力軍。他們已經成長為香港的一股新的政治力量。

遭中國官媒點名毒瘤應剷除 香港教協:反對港獨

2021/7/31

(中央社台北31日電)中國官媒新華社、人民日報昨晚相繼發文點名香港教協是反中亂港的「毒瘤」,必須剷除。對此,香港教協今天發表聲明強調,教協沒有煽動學生示威,也反對港獨,會做好教育專業工作。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是香港最大的行業工會及參與會員最多的組織。「港區國安法」發威後,教協今年相繼退出泛民主派的民間人權陣線和支聯會。

據立場新聞報導,教協會長馮偉華29日證實上月已退出支聯會,並稱「政治環境一直變差,是無奈的決定」,但強調教協對堅持平反「六四」的立場不變。

對此,新華社昨晚發出時評稱,教協與民陣、支聯會存在著錯綜複雜的人員、組織、資金和利益勾連,有著不可能撇清的緊密聯繫。教協本是工會組織,應以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為職責,但其實際運作早已偏離宗旨、不務正業,變成不折不扣的政治組織。

評論稱,教協不但誤人子弟,毒害下一代,還配合亂港勢力在立法會瘋狂「拉布」,更在「反國教」、非法「占中」、「修例風波」等社會事件中煽風點火,多次鼓動大中小學師生罷課,不惜把一些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年學子推上動亂的街頭當「炮灰」,為亂港惡行推波助瀾。

新華社強調,教協日前宣布退出民陣、支聯會等涉嫌違法的亂港「大台」。然而,這種逃避追責的障眼伎倆,不僅無法洗脫其涉嫌違法的有關問題,更不能勾銷其過往煽暴搗亂、禍害香港的罪責。香港教育要正本清源、重回正軌,就必須「徹查教協,剷除毒瘤」。

人民日報昨晚也發出銳評,直指教協煽動師生罷課,炮製「港獨」教材,售賣「黑暴」書籍,鼓吹歪理邪說不識大是大非、不諳教育大計,整天醉心于帶教師作亂、教孩子違法,把教書育人的校園搞得烏煙瘴氣。

評論稱,教協有目的、有組織為「反中亂港」惡行推波助瀾,是香港教育界的「最大毒瘤」,也是整個香港社會亂象橫生的一大禍根。隨著香港國安法的實施,社會恢復秩序,教育重獲安寧,教協毫無意外地走向了窮途末路。

人民日報也揚言,當此之際,還有一些成員妄圖一「退」了之,做著與反中亂港組織「割席」就能「漂白」的春秋美夢。這樣的如意算盤,香港師生不答應,香港市民不答應。「香港的教育勢必要來一場刮骨療毒的改變,香港教協這顆毒瘤必須被剷除。」

對此,香港教協下午透過臉書發表聲明回應稱,教協是促進教育專業發展和維護教師權益的組織,一向關心教育和師生福祉,重視學生安全,「沒有煽動學生示威」。

聲明並強調,教協自創會以來,關心國家民族的發展,「反對港獨」。教協將會不斷聆聽社會各界的聲音,與會員及社會各界溝通,做好教育專業工作。(編輯:楊昇儒)1100731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