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9 自由亞洲電台
臺灣本土疫情連續5日破百,臺灣在抗疫之際,臺灣國安部門掌握臺灣假信息滿天飛,背後與中共啓動新一波對臺認知作戰有高度關聯。臺灣總統蔡英文19日以民進黨主席身份向民衆呼籲,防疫視同作戰,打假訊息就是戰場上的關鍵戰役。
蔡英文週三(19日)在民進黨的中常會視訊會議中提及,除了要中央與地方合作並肩作戰之外,蔡英文也特別請黨公職、幹部務必幫政府緊盯假訊息,並協助澄清。蔡英文提到,過去這幾天,網路社羣平臺出現大量的假訊息,打擊防疫信心、干擾防疫工作。
蔡英文:“防疫視同作戰,打假訊息就是戰場上的關鍵戰役。對於假訊息,我們除了全力偵辦之外,我也要請我們所有的黨公職、幹部同仁,收到假訊息,隨時要互相提醒,並通知中央黨部,會有專員處理假訊息。”
蔡英文指出,民進黨中央也要隨時因應最新形勢,運用所有能使用的管道,即時澄清假資訊,不要讓假訊息擴散出去,打擊大家的防疫士氣。
全臺提升三級警戒 每天上午加開記者會澄清假訊息
臺灣19日本土病例爲267例,儘管連續5日破百,但是已經連兩日未超過300例。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9日在例行記者會表示,目前確診數持穩,但是縣市數(10個)增加,所以要全國一致、齊一腳步共同抗疫。指揮中心也將全臺灣的防疫警戒都提升爲三級,也就是維持照常上班,但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之聚會。以及關閉必要性服務之外的營業及公共場所。
陳時中還提到,從20日起將每天召開全國防疫會議,整合防疫資源,檢視執行進度,駁斥假訊息。“每日上午會後,會增加一場記者會,由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來澄清錯誤的假訊息,或者也迴應記者所得到的訊息,更清楚、更快地來澄清。”
從蔡英文與陳時中的談話中觀察到,民進黨政府在抗疫的同時,也在對抗一隻無形的手,企圖操控並影響臺灣輿論。臺灣國安高層先後透過路透社與臺媒自由時報表示,相關情資顯示,由北京高層下令發動認知作戰的啓動時間,約在本月十二、十三日前後,那時正是華航羣聚感染事件持續延燒之際,中共利用臺灣民心浮動之際,趁亂製造不實訊息並擴大內部矛盾,進而瓦解臺灣的抗疫動能。近日的認知作戰則在疫苗議題上帶風向,包括批評政府無法取得國外疫苗,並推銷中國疫苗。
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譚耀南19日接受本臺訪問時指出,所謂的認知作戰,對岸很顯然在此時試圖透過內圍或外圍媒體,抑或是科技網路的信息傳遞不必要的虛僞內容。
譚耀南解析,包括臺灣疫情控制是不是“蓋牌”(用各種方式阻擋地方政府進行大規模的篩檢。)、或者在疫苗是否有政治考慮、或者疫情控制有不當之處、另外對岸能如何協助、援助等,臺灣在對抗病毒,對抗來自對岸的所謂的網路攻擊、資訊戰、認知戰也很重要。
譚耀南:“假訊息來源有各種各樣,有一部分當然是以訛傳訛,也不排除刻意從海外放出訊息,讓大家人心惶惶,或有些錯誤、虛僞的資訊。顯然國安單位警覺到這件事,現在第一在防堵、第二在告知國際媒體、第三在告訴全民,在這個抗疫的同時,對岸的假訊息、認知戰要特別小心。”
缺水電疫情夾擊 譚耀南:臺灣面臨完美風暴 易讓對岸見縫插針
臺灣除了疫情之外,還面臨缺水、缺電的窘境。在降雨有限的情形下,繼臺中、苗栗在今年4月啓動“供5停2” 的民生限水後,臺灣經濟部宣佈,臺灣科技重鎮新竹科學園區所處的新竹地區,從6月1日起由減量供水橙燈調整爲“供5停2”分區供水紅燈。
在此同時臺灣接連在一週之內爆發兩次大停電,連蔡英文總統和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都說““一週兩次這情況(停電),不僅民衆不能接受我也很難接受”。
有專家形容臺灣面臨“複合式危機”,譚耀南也同意表示,“現在我們面臨一個接近完美風暴的狀態,缺水、缺電、疫情正在延燒,所以很多事情都指向現在整個蔡政府的治理能力,這段時間處理好自然危機就相對解除。”
譚耀南說,如果處理不好,加上對岸見縫插針就會非常棘手、困難。他認爲,“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除了水電、疫情控制、疫苗取得、經濟發展、補貼紓困,還有對岸的認知作戰、軍事訊號,軍機擾臺所有事情加在一起,接下來兩個月的挑戰是史無前例,面臨政權治理的挑戰。
張文宏:國際交流開放 輸入風險不會少
從去年疫情爆發以來,成功防守一年多,首次爆出百名確診病例。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16日在個人微博發表題爲“從鮁魚圈到臺北圈,再次討論消除新冠流行的路線圖”的文章指出,隨着國際交流的逐漸開放,輸入的風險不會減少。近期臺灣的病例暴發也提示類似的現象。一旦輸入,迅速蔓延。張文宏認爲,“最終無論大陸或臺灣,只要根據疫情采取嚴格的社交距離限制,加大檢測和人員流動追蹤,控制疫情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醫藥大學國際醫療中心醫師黃軒告訴本臺,指揮中心已經定義好,超過100例連續14天才有可能封城。這就像小於60分叫不及格,不管59還是55分都是不及格,數字只是參考而已,大於100就表示還未緩解下來。
黃軒:“以國際的疫情別的國家所發生,社區大爆炸,不管是美國、歐洲、日本韓國數字不會瞬間就下來,大部分用減災、圍堵的方式慢慢紓解。數據爆炸起來很快,但是下降需要好幾周慢慢下來。”
黃軒指出,人類一直希望疫情快結束了!但是病毒很快、疫苗很慢,防護又沒有落實,就會出現很大地期望落差。目前美國第一劑打到47-49%左右,但是整個亞洲平均才4.7%,這是非常可怕的落差,唯有分配快速、平均,才能成功戰“疫”。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黃春梅 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