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21防衛白皮書首提台海穩定,學者:中國侵略作為使然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05/14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台北14日電)日本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草案首度明載台灣局勢穩定的重要性。國際關係學者認為,中國近年侵略性作為頻仍,美日等國不得不直接回應,此態勢更凸顯台灣局勢的重要性。

日本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草案曝光,內容指出,中國軍方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趨於活絡,首度明載台灣局勢的穩定對日本的安全保障和國際社會的穩定而言,相當重要。草案也提到,台海軍事平衡已朝對中國有利的方向變化,日本有必要關注美國對台灣軍售等今後動向。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今天受訪表示,白皮書草案內與台海安全的相關內容,料將納入2023年日本防衛計畫大綱,內化為日本中長期國防政策的一環,並將成為日美未來在因應台海安全局勢上,兩國如何分工合作及新增共同演習科目等作為的起點。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郭育仁說,美國在戰場經營方面深具經驗,若台海局勢失穩,日本仍需協助美國經營台灣周邊的海空域戰場,並強化兩國在空中指揮體系的默契及形成統一指揮機制,可預見未來日美將出動大型軍機及船艦,建構海空指揮體系。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日本首相菅義偉4月中旬舉行領袖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如今日本防衛白皮書草案又納台灣局勢。

對此,郭育仁認為,台灣為重要國際航道所環繞,6成以上的國際貿易需經台灣周邊海域,台灣周邊若爆發戰事,國際貿易體系恐崩潰;因此,美日及其他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正努力維繫這些國際航道的穩定,同時也會鞏固台灣安全。

郭育仁說,台灣的戰略價值眾所週知,而習近平治下的中國侵略作為連連,美日等國不得不直接回應來自中國的軍事或安全威脅,這樣的態勢更凸顯台灣在外交及安全面的重要性。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盧信吉則表示,當前美中關係對立、矛盾漸深,日本需重新評估當前亞太地區安保環境的背景下,促成日本願意在新版防衛白皮書中提及台灣局勢穩定的重要性。

盧信吉指出,日美合作將成為當前亞太區域發展中,與中國抗衡的主要力量,日本必須清楚擘劃發展目標及意圖,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可能是日本亞太政策的關鍵分水嶺。

此外,日本跨黨派議員聯盟「日華議員懇談會」擬在線上舉行與美國參眾兩院議員及台灣立法委員的首次戰略對話,正就此進行協調。郭育仁指出,台美日國會議員戰略對話由自民黨友台的少壯派國會議員於2019年發起,原訂2020年登場,但因疫情考量取消。

郭育仁分析,由於日本屬於內閣制,國會議員獲指派為部長的機率高,台灣若與日本國會議員透過這類定期對話機制進行政策溝通,等於是與未來的官員往來,有利台灣進一步推進日台關係。(編輯:林克倫)1100514

日本2021防衛白皮書首提臺海穩定

2021-05-14 自由亞洲電台

2021新版的日本防衛白皮書首次表明“臺灣局勢的穩定對於日本的安全保障和國際社會的穩定很重要。”同時草案首次譴責中國海警局船隻在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附近相繼駛入領海,違反國際法。

根據共同社13日報導,新版的日本防衛白皮書草案首次譴責中國海警局船隻在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附近相繼駛入領海“違反國際法”。草案斷言,允許海警局使用武器的中國《海警法》也在國際法上存在問題。

草案還說,中方的軍機在臺灣附近非常活躍;另一方面美國通過出售武器, 和派艦艇駛過臺灣海峽,支援臺灣的姿態鮮明。草案強調,兩岸的軍事平衡傾向於中方,這一差距正在擴大,有必要關注這種趨勢

草案提到,在軍事技術領域,中國正嘗試從他國獲得尖端技術,日本需要提高警惕,因此“保護技術也是重要課題”。至於國際合作方面,要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尤其力求日本和美國、澳大利亞、印度這4國的合作。

白皮書延續美日2+2及首腦會談基調

臺灣輔仁大學日文系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接受本臺訪問指出,從今年日本與美國外交及國防部高官舉行俗稱“2+2會談”,到美日首腦會談的聯合聲明都提到“臺灣海峽的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性”,2021日本防衛白皮書也是維持這個基調。何思慎認爲,防衛書沒有比美日2+2會談,或者雙方首腦聲明講得更多。

何思慎:“日本也沒有預設任何立場,去討論臺海若有事,美日同盟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情勢。美中衝突或臺海衝突,對日本來講,這對他們國家生存(影響)是很大的,他們可能會認爲到了該行使集體自衛權。但是這個結果對日本來講也是很慘。”

何思慎舉例,正如同美國印太政策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所說,把戰略模糊改成戰略清晰的話,對美國不利,這會讓美國在維持臺海局勢穩定上,陷入困難。何思慎說,對日本而言,美日關係拉近之後,中日關係會比較有底氣,這並不意味着他們要跟中國進行全面的對抗,這不是日本的利益。

何思慎:“所以日本能做的只是趨吉避凶,讓這件事不要發生,如此而已。日本會告訴你不要問我這件事發生要怎麼辦,對日本來講,怎麼辦日本都完蛋。”

日美臺三邊國會議員將舉行戰略對談

此外,共同社也披露,日本跨黨派議員聯盟“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爲前國家公安委員長、自民黨黨員古屋圭司)擬在線舉行與美國參衆兩院議員和臺灣立法委員的首次戰略對話。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對本臺證實,自己受到邀請,正面肯定也願意參加。陳以信說目前所知是有這樣的活動,正等待進一步信息。

陳以信:“美日臺三方的串連組織,要成爲固定對話平臺,這還沒有發生。這個建立在臺日、臺美、美日國會議員聯誼會,三方國會聯誼會共同的平臺,這是過去沒有發生的。”

根據報導引述相關人士透露,考慮到中國施壓的臺灣海峽局勢,各方將展開合作, 支持成功控制新冠疫情蔓延的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因美中對立而重要性提升的供應鏈強化,臺灣擁有全球最大半導體的企業臺積電(TSMC),希望能穩定供應半導體。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長郭育仁對本臺表示,就日本的立場,官方要辦這種會談只能“1.5軌”,如果是由國會議員來主導的話,臺、日的執政黨籍國會議員都與政府非常親近,雖然這個平臺不是正式官方溝通渠道,可是已經等同“一軌”的直接對話,至少在官方這方面共識性蠻高。

郭育仁:“一開始他的設計當然是針對安全局勢,美日臺有哪些地方需要合作,有些像是議題的聚集點,再發散到政府各個部門去。半導體是在疫情之後,大家才發現臺灣這麼重要。兩年前找我們談時,沒有談到半導體這個部分。”

日本共同社提到,這個美日臺三邊國會議員平臺,力爭本月實現。郭育仁認爲這個視訊會議要不就很快、要不就很慢纔會舉行。因爲日本國會開議到6月16日。一個可能性是在休會之前,否則日本國會將在九月大選,國會議員忙着回選區選舉,恐怕就要等到10月新的內閣出來之後纔會舉行。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黃春梅 臺北報導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