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指焦點座談年輕人挺核四,民進黨:以偏概全,核廢無處去,64%民眾反對重啟核四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05/10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0日電)媒體報導,民進黨近期製作的「焦點訪談」,30歲以下年輕人挺核四,震撼民進黨。不過,民進黨說,該篇報導僅將單一場次的個別訪談資訊解讀為全體民意,有以偏概全的問題。

媒體今天報導指,「8月4項公投『全滅』 30歲以下年輕人挺核四震撼民進黨」。

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透過聲明指出,這篇報導顯然是不完整的資訊內容,與實際情形有所出入,「以偏概全」的解讀反而誤導社會認知,報導前也並未與民進黨查證,特此聲明澄清。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顏若芳說,不論是哪一種民意的調查方式,如果對設計目的、訪問對象、執行過程沒有完整的了解,單就部分的結果、數字作解讀,並推論公投的可能結果,這是以偏概全,導致民眾的誤解。

顏若芳表示,民進黨長期以來為了爭取民意支持,使論述更易懂,溝通更有感,會透過各種方式去了解民意。除了透過一般性電話民調外,包含焦點座談、大數據分析,甚至透過組織、社團的人際互動,都是透過不同方式去觀察民意,藉此掌握完整資訊。然而,如果對於調查內容有「以偏概全」的解讀,恐會誤判整體局勢和未來走勢。

顏若芳指出,所謂「焦點座談」是一種科學民意調查方式,主要是透過找出特定立場的團體進行訪談,從中找出溝通方法與途徑。因此,為了探詢民眾對於公投相關議題的想法,相關焦點座談自然就是要找與黨立場不盡相同的人來了解如何進行溝通、以及如何找到說服的有效論述。因此焦點座談的對象自然就會是「非同溫層」的意見。如果都找已經認同的人來進行焦點座談,根本就沒有意義。

顏若芳強調,該篇報導僅將單一場次的個別訪談資訊解讀為全體民意,有以偏概全的問題,也是解讀失真。顏若芳指出,民進黨從焦點座談中發現,對於公投議題比較持不了解與質疑態度的民眾,他們在焦點座談中也對於政府提出的三接外推方案,展現非常正面的認同;他們認為這除了表示政府有溝通的誠意外,同時也認為這樣的方式對於保護藻礁、維持供電穩定、改善空汙是有幫助的。

顏若芳表示,透過焦點座談,可以驗證在提出進一步訴求後,可以獲得原本不支持的對象認同,這正是焦點座談要測試的目的。(編輯:郭無患)1100510

民進黨:核廢無處去 64%民眾反對重啟核四

2021/05/10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0日電)民進黨內人士今天說,透過焦點座談及一般性電話民調可知,民眾至今對公投的印象都是模糊資訊,但經提供完整資訊與說明後,民眾對公投都會改變想法;如果跟民眾提示還沒找到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則有高達64%反對重啟核四。

民進黨黨內人士晚間表示,民意並非鐵板一塊,透過焦點座談以及一般性電話民調,都可以驗證民眾至今對於公投的印象都是模糊資訊,但經過提供完整資訊與說明後,民眾對於公投都會改變想法。

黨內人士指出,如果跟民眾提示還沒找到核廢料最終處置場時,有高達64%的民眾反對重啟核四,幾乎碾壓支持核電重啟的29.6%。

黨內人士認為,這證明公投題目如果只看「單一一場」的焦點座談,無法掌握整體民意的看法,需要不同場次相互對照,並和電話民調交叉比對,才不會錯誤解讀。

黨政人士說,以重啟核四公投為例,民眾在進一步了解核能發電占整體發電量只有一成左右時,民眾就不會再認為核電應該是主要發電選擇,甚至在了解核四重啟還牽涉到核廢料與核災風險的問題,民調基本上都完全翻轉。

他說,這樣的情況除了在焦點座談有很明顯的反應外,民進黨4月電話民調也發現,原本反對核四重啟的意見只高於重啟核四約2個百分點的差距,但經過提示說,在找到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前,是否同意重啟核四,反對重啟的民眾高達64%,支持重啟的人只剩下29.6%。

黨內人士也指出,除了一般性的電話民調,民進黨也透過舉辦焦點座談了解特定對象的想法。經過數場焦點座談後發現,全國不同區域的民眾在了解核電占比其實占全國發電比重很低的事實下,民意在焦點座談現場對於核電的接受度就下降,甚至如果再提到核災與核廢料,可以看出更為反彈。

黨內人士說,在民進黨舉辦的焦點座談中,針對美豬公投,也有民眾認為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都進來9年,現在放寬含萊劑的豬肉進口,民眾了解台灣要和國際接軌,需要和美國有更好的交往,因此期待政府做好把關、標示,讓自己可以選擇時,民眾就會改變立場。

他說,更有民眾直接表達,「美豬有得選,核災沒得選」,可以自己作選擇要不要吃美豬,但如果發生核災,卻無法選擇不要。這些論述方向都證實,整體公投情勢還有許多可以說服民眾的觀點,這些也都有助於民進黨未來後續跟民眾溝通的方向。(編輯:林興盟)1100510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