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6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6日電)由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擔任董事長的青平台,新設立「永續民主研究中心」及「民主治理學院」,8日舉辦成立儀式後,將陸續啟動願景講堂、近未來學堂、慕哲政經塾、青年公民營等四大類課程,分級分眾課程,提供不同領域人士共學。
鄭麗君去年卸下文化部長職務後,回任青平台董事長,積極籌備青平台轉型,8日將新設立「永續民主研究中心」及「民主治理學院」。
鄭麗君接受中央社訪問提到,她把「永續民主研究中心」定位為「社會智庫」。永續民主指的是民主社會的永續發展,社會願景需要大家透過民主治理去追求,透過民主治理去凝聚想像中的社會,這想像中的社會,她認為,應該是「希望社會」與「共好社會」;永續的意思則是:現在的發展,不能減損下一代的機會福祉,甚至,要更增進下一代的機會與福祉,未來要比現在好。
「民主治理學院」的核心願景是透過跨領域、跨世代和系統性的共學與共創,凝聚未來社會願景,追尋永續民主與良善治理,培育公共治理的青年人才;她希望將研究中心討論的願景與公共政策議題,轉化在民主治理學院,透過學院的課程,廣邀各界共學、思辯、討論。
青平台的民主治理學院將從6月開始,陸續推出四大類型課程,「願景講堂」邀請大師級講者,探討台灣公共政策制度脈絡,透過講述、對談與討論,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預計從6月中起開課「從國際變局中看台灣民主的未來」;下半年規劃陸續推出,總統府資政陳博志的「台灣經濟戰略」,鄭麗君自己主講「文化治理與民主治理的下一步」,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吳乃德談「領導的劍宗與氣宗」。
「近未來學堂」則將推出「台灣能源轉型的願景與現在進行式」、「台灣憲改的回顧與展望」、「暖實力與社會共同體」課程。
鄭麗君說,願景講堂與近未來學堂,有邀請制、也有開放報名;希望邀請各界的行動者,包括政治工作者、社會倡議工作者、研究工作者、地方工作者等等不同背景人士參與,同時也會開放報名。
「慕哲政經塾」預計7月底到8月底開課,以「民主自然是我們的事」為主題,開設人權、托育、長照、創新經濟、能源轉型等課程,開放給對公共事務有興趣的青年參加。
「青年公民營」則預計在明年寒假登場,跨議題領域共學營隊,希望讓高中職與大專學子在3天2夜營隊,透過授課、參訪和討論,共同探索和思辨公民個人與社會群體及國家發展的相關性。(編輯:黃國倫)1100506
首都之戰沒鬆口 鄭麗君下一步從城中出發
2021/05/06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6日電)民進黨2022年縣市長選舉點將,前文化部長鄭麗君被視為首都之戰可能的一張牌;面對外界探詢,鄭麗君沒說未來選不選舉,不過,即將啟動的民主治理學院,打算「從城中出發」,她的「下一步」,仍讓外界有許多想像空間。
去年5月卸下文化部長後,鄭麗君著手推動青平台基金會轉型,智庫請來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台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總統府資政陳博志、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中研院研究員吳乃德等人,跨世代陣容被譽為「總統級」,鄭麗君復出起手式,話題性十足。
青平台新設的「永續民主研究中心」及「民主治理學院」,8日將舉辦成立儀式以及「台灣‧下一步‧永續民主」論壇。
鄭麗君在中華路上的青平台辦公室接受中央社訪問,她指著窗外說,自己出生在不遠處的西寧南路,念南門國小、北一女、台大,回國第一份工作在愛國西路的台灣智庫,第一份教書兼課工作在東吳大學城區部,投入政壇在青輔會;在城西出生,在城南求學成長,在城南與城中工作,政治意識啟蒙則是龍山寺的519綠色行動。
她喜歡城中市場眾聲喧嘩、多元、富有生命力的日常,鄭麗君認為,這跟台灣民主化後的公民社會力量很相似;青平台選在城中附近設立「民主治理學院」,並把這個空間命名為「下一步」。
去年是野百合學運30週年,鄭麗君正好卸任文化部長,這一年來她受邀演講,從藝文界、出版界、產業界、企業界到校園,跑了大大小小50個演講場,台灣走了一圈。
從野百合學運世代參與學運,鄭麗君見證台灣民主化以來30年的劇烈轉型;反思風起雲湧30年的同時,鄭麗君也在展望下一個30年:「她們這一代能貢獻台灣什麼以及如何為下一代再開創政治空間。」
「所有對未來的想像,都必須從現在開始行動,用現在創造未來」,鄭麗君說,這是她目前的心情。
她說,政治的現實有很多挑戰,例如比聲量、比按讚數、看民調,但她過去4年在文化部任內,從來不是依民調做決策,很多文化政策理想,是從少數人開始討論起,慢慢凝聚成共識,有了文化治理的願景想法,再回到體系,透過法律、行政制度、預算、計畫,「一塊磚頭、一塊磚頭去堆,蓋成文化治理的大教堂」。
鄭麗君提到她在文化部長任內,推動通過文化基本法等六部法,沒有一部法是動用多數表決權。她說,即使民進黨多數執政,但她依然盡可能說服多數的黨派與立委,簽署朝野協商同意;溝通的過程,像「造橋」,讓不同意見能夠相遇、走在一起。
「我在政府努力,產業界在產業界努力,地方在地方努力,大家逐步形成文化治理的體系,一起往前走」,鄭麗君說,文化部過去4年的經驗,「給了我對民主治理的信心,讓我知道治理是可能的。」
談到文化治理,鄭麗君興致盎然地提起了文化部長任內的「東西向文化創新廊帶」與「南北向藝術及博物館廊帶」的首都文化雙軸線計畫。
回歸到大家對她最有興趣的下一步,是否可能透過選舉來實現願景,鄭麗君回歸內斂,她說,「選舉是民主的一部分,但民主不是只有選舉。」未來不管選不選舉或者有沒有可能再有什麼職務、有機會去做一些事,還是要回過頭來看清楚心中對政治的理想、以及社會願景與實踐路徑。
「你有清晰想法,當你有機會時,你也比較能夠把握那個機會去實踐」,鄭麗君用這一句話,為未來是否重返政壇,參與台北市長選舉,留下想像空間。(編輯:謝佳珍)110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