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20年,整天就在電腦前,眼看著生命的終點就在轉角,原來沒有信心能逃過這次的疫情。首先我就匆忙把書稿放在亞馬遜網站出版,因為認為這是台灣要脫離中國傳統的根本,自己解脫了,希望台灣的社會也可以解脫。剩下的時間的唯一目標是為自己做幾件事,例如。時間不多了,我每天寫作,整理私人的資料,用Kindle 唸哲學書。其他世界的事變得遙遠,忙著打包。
現在2021年,疫情高峰似乎過了,我打針後好像比較恢復了。開始認真廣泛地修訂已經出版的書,把為臺灣做的事優先處理,成立「自然獨立」的系列,恢復了寫作。等這系列完成後,只剩下「台灣歷史」一頁,就可以回來私人的領域,繼續幻想如何打包?疫情以前,近三年,我一半的時間都在宜蘭的社區大學開課「討論傳統道家的錯誤」、「放眼世界,看台灣歷史」,及「寫自己的故事」。
疫情期間,最重要的是留下「文靜時間」的錄影,把一切關心的事錄下來放在Youtube上,建立了網站 (dynamictaos.com) ,收集最新出版的資料。另外在Facebook也寫些東西。疫情以前四年,我是每年回宜蘭社區大學開課,談些對台灣社會的關心。這次的疫情,的確揭示了每人都是凡人,有一天會消失的。消失前要留下什麼呢?
首先談先暫時擱置下的「台灣歷史的故事」,因為這是馬上要回去繼續寫的「放眼世界、看台灣歷史」。這是以現代的思考來瞭解台灣歷史,建立台灣的世界觀。經過台灣人的覺醒,開始關心自己的歷史,開始有很多台灣歷史的書。但是,台灣的歷史還未和世界的歷史接軌,我們常把台灣和世界分開看。例如喜歡音樂的人,在台北聽完巴哈(Bach) 演奏會,感到布蘭登堡協奏曲 (The Brandenburg Concertos) 非常好,但是很少人會想到當時的台灣發生什麼事?在台灣歷史的研討會,知道吳沙的人,只有少數人想到世界發生什麼事?雖然台灣和世界所發生的事都熟悉,但是我們還是把它當兩回事。[1] 這本書將台灣的歷史和世界歷史連接起來,使台灣歷史更有趣,而能「放眼世界」,使台灣成為世界的文明的一部份,把台灣的歷史和熟悉的世界連接起來,使台灣的歷史活潑起來。和脫離傳統道家的思想一樣,這是台灣社會另一個「維新」。
另外,是向世界宣佈「傳統道家的錯誤假設」,它是扭曲了道德經的邏輯,造成中國自以為神秘的思維。原來的老子哲學是與黑格爾和佛家的相似性。這叢書採用漢英雙語對照,有《道德經》的解譯 (Tao Te Ching: Bilingual Translations),道家迷思的分析 (The Myth of Taosim),和老子哲學和西方與佛家哲學討論 (The New Laozi Philosophy)。

其中,「道家的迷失」正有重新編輯。另有一本是「放眼世界,看台灣歷史」尚待寫。
我們可以直接從 《道德經》第一章中展示出老子哲學的邏輯結構。老子的邏輯結構是和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提出的「對立統一」一樣。整個結構顯示「二元性」(Duality)、「非二元性」(Nonduality) 和恆道的「一元性」(Oneness) 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結構。
結果,實象是兩個物象的「互補」 (Complementarity) 。「互補」表面上很簡單,但是極複雜的觀念,它只能用物象的結構 (structure)、圖象 (picture)、或只是一種隱喻 (Metaphor) 來表示。老子形容它為「玄」。西方哲學和佛家也有各樣的術語來描述實象,有些要仔細想才發現它們的共同性。
赫拉克利特的「對立統一」直接反映了老子哲學的結構。他的邏各斯(Logos) 就是道,他的許多諺語也反映了老子的思想。黑格爾(1770-1831)根據赫拉克利特的「對立統一」來闡述他的辯證法。他的辯證法與老子的哲學是一致的。許多其他西方哲學家,如亞里士多德、康德和謝林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在不同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對立統一」的基本邏輯結構。
我們也可以用老子的基本邏輯來理解佛家的論述。在佛家中,最終真象稱為「真如」,實象確定為「空」,物象確定為「色」。消除「輪迴」是要瞭解「緣起」,可以達到「涅槃」。「中觀論」 和「心經」表示實象層和物象層都可以描述「真如」。在阿毘達磨 (Abhidhamma) 中有更準確的說法,其中的思考非常接近懷海德 (Whitehead) 的「程序哲學」,這也是「對立統一」的延伸。
不幸,中國傳統道家因邏輯的錯誤,很多觀念被視為「獨一無二」的神秘思想,難於和西方哲學並論。只有消除傳統道家的錯誤,才能恢復老子的普世哲學。但這些在台灣被殘餘的中國「民族主義」保護著,不容易突破。我是這幾年在台灣才看清楚中國傳統道家的問題,對個人是一種解脫。
我們必需把老子哲學與西方哲學結合起來,並且脫離中國道家錯誤的束縛,才能有世界觀。在疫情中建立了「天然獨立叢書」系列,目的是建立台灣社會的正確思考邏輯,脫離傳統道家模糊和矛盾。
這些都是台美人能替台灣做的事,也是我希望能回饋台灣的一點力量。
「作者簡介」:王文隆 1944生,宜蘭人。1965來美國,1971 麻省理工學院核子工程博士。2010自Bell Labs退休。現住芝加哥。
[1] 例如,巴哈完成布蘭登堡協奏曲時,台灣發生台灣人朱一貴反清的鴨母王事件,那是1721年的事。吳沙和美國華盛頓只差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