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中國影響,美國務院要求智庫披露外國資助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10/14

(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13日專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天表示,美方留意到中國、俄羅斯等部分外國政府,試圖透過智庫影響美國外交政策。他宣布,未來欲與國務院來往的智庫,皆須公開披露外國政府資助資訊。

美國行政部門近來大舉打擊中共影響力活動,先後將9家中國官媒及管理美國國內孔子學院的「孔子學院美國中心」(Confucius Institute U.S. Center),列為「外國代表機構」(foreign missions),要求披露人事及房產相關資訊,今天則進一步對智庫採取行動。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今天發聲明表示,國務院與學術界、智庫及諸多致力促進美國利益等外部外交事務專家,皆維持緊密連結,也歡迎各種不同看法。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不過,蓬佩奧指出,美方留意到中國、俄羅斯等部分外國政府,試圖透過遊說人士、外部專家及智庫等,影響美國外交政策。他強調,智庫在外交事務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使外國資助透明化更為重要。

蓬佩奧表示:「為了保護公民社會機構的完整性,我們在此要求欲與國務院往來的智庫及其他外交政策組織,於網站顯著位置披露來自外國政府的資金,包括國有或國營子單位。」

他強調,以上資訊披露並非規定,但國務院人員在決定是否及如何與相關組織來往時,會留意他們是否有做類似披露,以及所披露的資金來源為何。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2014年曾報導,近年來華府有10多個研究單位,收取外國政府高達數千萬美元資金,他們推促美國官員施行與其資助政府關心事務相關的政策。這類資助活動讓原先穩重保守的智庫,搖身成外國政府在華府有力的遊說工具。

紐時指出,相關金援主要來自歐洲、中東及亞洲,並特別點名「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及「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等頗具影響力華府智庫,收取不少外國資助。

根據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2018年估計,全美有超過1800間智庫,其中近400間位於政治重鎮華盛頓特區。(編輯:林治平)1091014

美國務院要求智庫、學術機構公佈接受外國官方資助信息

2020年10月14日 美國之音 木風

華盛頓—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要求美國智庫和學術機構公佈它們接受外國政府或國有企業資金的信息,警惕中國和俄羅斯等外國政府滲透或影響美國這些學術機構獨立性的行動。

蓬佩奧在周二(10月13日)發布的聲明中說,一些外國政府,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正在通過遊說、外部專家和智庫來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要保持外交政策領域智庫的獨特作用,聲明說,公示這些機構的資金來源變顯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聲明說,美國國務院歡迎政策諮詢過程中觀點的多樣化,希望與學術團體、智庫等外交事務專業諮詢機構保持密切的關係。國務院要求那些希望參與國務院決策程序的智庫和其它外交政策組織在自己網站上公佈自己接受外國官方資助的信息,其中包括外國國有企業或者由國家經營的附屬實體。

聲明說,公佈資金來源不是國務院與這些實體交往的硬性要求。國務院需要了解這些情況,以決定如何與這些組織和機構進行接觸的方式。

蓬佩奧說,“我們希望很快會有一天,美國將能夠在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就促進經濟和個人自由、平等的公民權利、法治和真正公民社會等議題展開自由和公開的對話。”

據華盛頓自由燈塔報報導,美國著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接受過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提供的數百萬美元的資助。作為交換,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為中國官員提供攻擊美國的平台。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張向晨就曾經在該研究所發表演講,幾乎毫不掩飾地譴責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報導說,在2010年至2018年之間,華為公司給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提供了將約40萬美元的資助。此外,它還從反對西方民主制度的香港億萬富翁和親北京的非盈利組織那裡獲得了大量的資助。報導沒有提到這些富翁和組織的名字。

華盛頓自由燈塔報說,與中共政權有聯繫的團體和個人向華盛頓此類機構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以期影響美國的政策。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指出,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通過與北京之間的這種夥伴關係幫助中共在美國精英中找到了願意聽取中共觀點的聽眾,無論是華盛頓的智庫還是美國企業的董事會。

就在蓬佩奧發表聲明之前,“透明國際”發布了《 2020年出口腐敗報告》。

這份報告指出,外國官員的賄賂給世界各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後果,這種情況在病毒大流行發生後變得更加嚴重。

報告說,在經合組織條約簽署以來的20多年中,大多數國家在履行自己的反腐義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事實上,大部分國家在積極執法方面與該組織2018年發布上次報告時相比出現了顯著的倒退。

報告指出,中國、香港和印度在打擊國外腐敗現象和洗錢方面無所作為。新加坡在這方面採取的舉措非常有限。

報告在談到中國情況的時候表示,最近幾年,中國在相關立法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與強有力的國內反腐執法相比,針對國外發生的腐敗現像似乎沒有得到重視。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