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0日電)台灣制憲基金會4月底向中選會提出兩個「制憲意向公投」,他們今天向中選會喊話指出,除非提案被宣告違憲,不然中選會沒有任何理由拒絕,封殺基本人權的公投提案。
獨派大老辜寬敏成立的台灣制憲基金會4月底提出兩項制憲意向公投「您是否同意要求總統啟動憲法改造工程」、「您是否同意要求總統推動制定一部符合台灣現狀的新憲法」。
台灣制憲基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向中選會喊話。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表示,台灣制憲基金會曾拜會中選會,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曾提到,中選會的任務就是協助人民實踐應有的權利。
林宜正說,雖然外界傳聞,公投提案很有可能在中選會就被退回,但基金會對中選會審理公投提案深具信心,也抱很高期待。
林宜正指出,基金會邀請專家學者,花了半年時間研討,除非提案被宣告違憲;不然,中選會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個提案,基金會不希望行政機關用行政手段或基於政治考量,封殺基本人權的公投提案。
台灣制憲基金會辦公室副主任黃崇祐表示,基金會邀集專家學者召開19次會議,討論公投主文的題目設計。專家學者認為,基金會所提的公投提案可以回應與處理現行憲法所出現的5大問題,包括整體設計殘破、國家定位不清、人權保障不足與政府體制不明等,也符合公投法適用事項,沒有違憲問題。
台灣制憲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強調,現在的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憲法,基金會要推動的是台灣共和國的憲法,如果是100年前,這是一個革命、用子彈解決的問題,但台灣已民主化,所以用公投和平的手段來解決台灣最重要的問題。
總統蔡英文2016年就職典禮,唱國歌時,辜寬敏坐著不起立。他說,那是國民黨的國歌,「三民主義、吾黨所宗,民進黨的人或是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怎麼能唱這種歌呢?」(編輯:蘇志宗)1090610
辜寬敏推制憲公投 日向中選會提案
2020/04/26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26日電)獨派大老辜寬敏成立的台灣制憲基金會,力推制憲工程。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說,已達到第一步驟的制憲公投提案門檻,30日將把兩個「台灣新憲法意向公投」提案送中選會。
公民投票法2019年修正後,明定公投日為8月第4個星期六,自民國110年起每2年舉辦一次;因此,公投法修正後的第一個「公投日」,將在2021年8月28日舉行。
台灣制憲基金會提出兩項公投「您是否同意要求總統啟動憲法改造工程」、「您是否同意要求總統推動制定一部符合台灣現狀的新憲法」。
林宜正說,這兩項公投提案已各有3000多人提案,達到第一步驟的提案門檻,30日將送中選會;中選會若完成審核,就進入連署階段;第二步驟的連署門檻需要28萬9667人;第三步驟則是明年的8月28日至少500萬人投同意票,而且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
林宜正指出,如果公投過關,就意味有500萬以上的人民支持台灣制定新憲法,這樣龐大的民意力量,將可以做為第二階段的重要社會基礎與政治正當性。
林宜正表示,第二階段則要政府接手台灣新憲法制定工程,擘劃新憲藍圖,需歷經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召開國是會議」,廣邀台灣各界人士廣泛參與,共商台灣新憲法的共同原則與制定程序;第二步驟是「召開制憲會議」,由人民選舉制憲會議代表,研擬台灣新憲法條文草案,第三個步驟是舉辦公民投票,通過台灣新憲法。
「制憲公投沒有前例可循」,林宜正說,但現在修憲要由立法院啟動,且修憲門檻極高,冀望透過現有修憲程序完成憲政改造非常困難;這次基金會提制憲意向公投,希望測出台灣公民是不是多數人支持制憲,而透過憲政改造過程,讓對台灣有不同想像、對台灣現況有不同詮釋的人民,都有機會充分表達、溝通,並在過程中提升台灣的國家意識、國民的意識。
林宜正指出,辜寬敏很有決心,認為「一次不過,再來一次,台灣沒有人做這個不行」,大家都知道憲法問題在哪裡,要解決台灣國家定位的問題,國際、國內有很多因素要克服,但是,「如果不做,現狀沒有改變的可能」,這是很艱鉅的工作,希望連結、號召更多人參與運動。
他說,從SARS到武漢肺炎,台灣人民深刻體悟,如果台灣和中國繼續勾勾纏,國家命運就會一直被中國深刻影響;台灣的國家定位如果不清楚,目前遭遇的問題會反覆發生;此外,憲法本來就應該與時俱進,很多新的社會價值、議題,都需要被好好關注,未來的新憲法可以涵蓋各項人民權利,包容更多價值,對台灣人民生活更有幫助。(編輯:蘇志宗)1090426


-218x150.jpg)
。(中央社檔案照片)-218x150.jpg)
。(中央社檔案照片)-218x150.jpg)
表示,談判團隊從未做出晶片五五分的承諾,這次沒有討論這項議題,也不會答應這樣的條件。中央社-218x15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