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權法案》啟動制裁?美港官員交流會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年3月9日 美國之音 樊冬寧

華盛頓— 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11月27 日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後,首次有香港建制、泛民兩派陣營人士同時訪美,其中建制派由四名行政會議成員任代表,包括行會召集人陳智思、廖長江、葉劉淑儀及張國鈞代表出息;民主派議員則包括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譚文豪、梁繼昌三人,美港官員交流會的議題涵蓋去年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美港關係、以及香港最新的人權狀況。相信這次美港交流會與美國國務院即將提交的報告有關,有助美方了解建制、泛民兩派人士的不同意見。

另一方面,全球最大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近日陷入黃標風暴,幾乎所有提及武漢肺炎疫情的影片都會被標上黃標,被質疑是藉以打壓香港的言論自由,更引發八萬名網民響應白宮聯署要求YouTube交代是否受到中共施壓。據了解,YouTube已經採取緊急措施平息眾怒,計劃在香港和一些知名的YouTubers以及KOL(Key Opinion Leaders)會面說明相關情況。香港風雲特別邀請人在舊金山出席這次美港交流會議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互聯網協會創會主席、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主席莫乃光談談這兩個話題。

關注香港人權法案落實與警暴制裁措施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莫乃光說去年夏天已經舉辦過一次這樣的會議,但這次特別的意義在於是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之後以及美國總統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之後的第一次美港官員交流。這次與會美方官員主要都是來自美國駐香港領事館,對香港情況比較了解。他們這次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民主派和建制派有同樣的機會向美方反映意見,之前有建制派議員說自己沒有同樣的機會。這次美方希望對新通過的法案進行解釋,但沒有具體談到法案內容。在5月之前美方應該會對此發表新的報告。出席會議的除駐香港美國領事館的美方官員外,還有國務院負責香港和亞洲事務的主要官員,還有國會中處理與香港的外交事務委員會的官員,但是沒有國會議員參加,這一點比較可惜。另外還有一兩位官員本來可以出席,但是因為個人原因沒有來。如果有機會,還是希望可以和更多官員進行交流。會議在西岸而不是華盛頓,也影響出席官員的層級。關於這次建制派提出的建議,莫乃光不方便發言。但是他們對於香港的一些意見,大家應該都有了解。莫乃光相信泛民派是代表了絕大多數香港市民的意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通過後,如何執行法案,希望美方的報告可以如實反映香港的情況,比如警察暴力;也希望可以落實對香港和中國內地有關人員的製裁。

打壓香港電台是港府對新聞自由的壓制

關於香港電台,莫乃光錶示這是香港政府對公共廣播的強烈打壓,對香港電台創作和新聞自由的打壓。而且香港電台在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中得到的資源非常少,比如警察方面拿到資源、打壓市民方面拿到的錢就很多。香港市民看在眼裡,感到不公和不滿。泛民派擔心的就是這種狀況持續下去,香港電台不能通過廣播輸送,只能在網絡上輸送。而且也擔心對電台的工作人員有針對個人的打壓。

YouTube 黃標一刀切不合理 應放寬管制

莫乃光在香港的時候就和谷歌公司了解過黃標的情況,這個情況不但是針對香港,而是對全世界的。不管是美國,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如果視頻裡談論疫情,都會按照黃標處理,分不到廣告的收入,他們的解釋是這是廣告政策而不是內容審查。因為從谷歌的角度來說,這是個災難,不該發災難財。莫乃光認為這不合理。因為談論疫情可能出於很多原因,可能和疫情的公共行政方面有關,可能和科學方面有關。但是我們也明白,谷歌也不是但針對香港的,是針對整個疫情的。但是希望谷歌放寬管制,現在一刀切是不合理的。

香港年度報告出台在即,美政府罕見會面香港政界各方代表

2020年3月9日 美國之音 雨舟

在加州參與美國-香港對話的與會各方(Photo Credit:香港新民黨提供)
在加州參與美國-香港對話的與會各方(Photo Credit:香港新民黨提供)

洛杉磯— 星期天(3月8日),香港建制派的新民黨和泛民主派的“專業議政”分別發表聲明,稱結束了前後四天與美國官員的“美港對話”。新民黨說此次對話“就港美關係進行交流”,“專業議政”則認為,“香港人與美國的觀點越來越近了”。

3月5日,由四名香港建制派成員和三名香港泛民主派成員組成的代表團,應邀出席由美國最大的國際事務非盈利機構“世界事務委員會” (World Affairs Council)主辦的“美國-香港對話”。

該代表團在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的納帕谷(Napa Valley),與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費德瑋(Johnathan Fritz)、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 以及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幕僚等“就港美關係進行交流。”

會面前一天的3月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5票比零票的超高票數,通過了《台北法》,旨在協助台灣維護邦交、拓展國際空間。這導致了中國政府的憤怒。

在美國國務院的年度香港報告即將出台之際,美方面見香港政界代表的動作引發廣泛的議論。

洛杉磯“香港論壇”召集人林查理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政府在撰寫香港年度報告之前,主動請香港政客到美國,跟主要官員了解情況,這是前所未見的,顯示了美國政府對香港情況的高度關注。我們希望美國政府會對違反人權的香港官員及警察做出適當制裁。”

此行前來的香港政治代表團的泛民派成員莫乃光對美國之音表示,不打算對個別媒體作太多評論,但會盡快對會面作出總結。他說:“我們方面這次來的人包括我、梁繼昌、譚文豪。為什麼在加州,你要問美國政府了。”

專業議政與會代表與美國駐港總領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合照(Photo Credit:香港“專業議政”提供)
專業議政與會代表與美國駐港總領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合照(Photo Credit:香港“專業議政”提供)

譚文豪則告訴蘋果日報,此行討論焦點包括如何啟動《人權法案》的製裁機制。而梁繼昌此前公開表示,希望通過會面探討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香港關係法》,以及港美經貿發展關係等議題,特別是相關法案將如何實施。梁繼昌還特別提到,壹傳媒創始人黎智英、民主黨前主席楊森和工黨副主席李卓人不久前因涉參與示威活動被捕;而他們都是美國政界所熟悉的人士。

香港代表團的建制派成員陳智思、廖長江、葉劉淑儀和張國鈞通過聲明表示,“在為期兩日的會面中,雙方代表就香港和美國關係,包括經貿合作、文化交流、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及香港長遠發展等多方面交換意見,希望在各方面增進理解及尋求更多合作。是次交流的氣氛融洽,對話內容坦誠及具建設性,相信有助美國代表準確掌握香港的情況,長遠促進港美雙方之間的良好互動,鞏固港美之間互惠互利的關係。”

時政評論人士戈壁東對美國之音說:“泛民只來了三人,但信心十足,帶來的都是非常具體的製裁要求,以及對被香港警察和親共政府傷害和惡意對待的年輕人的權益索求。美國政府組織這次活動是在剛剛通過確認台灣國際地位的《台北法》的背景下。它組織這樣一次小規模但政治立場不同的政治商討,說明美國在港台問題上已經有了完整的政治考量。疫情結束和美國大選落幕之後,美國是否或有驚人之舉,值得猜測和期待。”

戈壁東還表示,本次對話的確是美國為香港做出的“特別動作”,既邀請香港親共的建制派,也邀請爭取自治的泛民主人士,加上美方,大有“三堂會審”的意味。而且,建制派還事先宣稱,要出示831太子站衝突記錄,顯然是有備而來。

另有媒體分析稱,民主派訪美不意外,建制派集體訪美則“十分罕見”。這也使得中共黨媒號稱香港民主派“勾結外國勢力”的說法變得不攻自破。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