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獄中手記曝光 心靈自由、保持尊嚴活下去【書摘】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5/7/13

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網站)今年是香港回歸中國28週年,全世界默默關注著「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8月中旬,香港即將展開連續8天的「黎智英案」大審結案陳詞。這位曾經援救六四民運領袖、創辦「蘋果日報」改變港台媒體生態的億萬富翁,2020年12月因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在獄中的勞動是摺信封,每個月薪資25.64美元。他靠著信仰、繪畫支撐自己,深知自己的使命:他必須保持尊嚴活下去,必須在精神與心靈上保持自在,始終忠於自己的原則

黎智英被控兩項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以及一項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他每月可以見家人2至4次,每次30分鐘,全程受到監控。他的信件受到審查且數量有限,他被視為香港抗爭的象徵,當局試圖讓他消失在公眾眼前,他入獄頭兩年寫下的部分手稿被設法帶出赤柱監獄,成為《黎智英傳:從億萬富翁,到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的部分內容。

《黎智英傳》由前壹傳媒董事祁福德(Mark L. Clifford)執筆。(祁福德提供,攝影David G. McIntyre, ZUMA Press)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黎智英傳》由前壹傳媒董事祁福德(Mark L. Clifford)執筆,是全球最詳細的黎智英傳記,詳述黎智英年少流離、發跡致富、事業轉折、民主奮鬥、坐監等人生過程,還包括了他過去救援六四民運領袖、長期支援中國地下天主教會等不為人知的細節,並獨家披露未曝光過的黎智英獄中日記,引述黎智英重要談話記錄、關鍵親友訪談紀錄等諸多第一手資料,文筆緊湊,詳述香港民主運動始末,並讓讀者首度窺見黎智英的致富之道,以及台灣新聞史蘋果日報之卷。中央社取得授權,與您分享部分內容。

黎智英獄中心靈比以往更自由 保持尊嚴活下去

中國共產黨透過低調威嚇控制香港,通常威脅當事人的生計,或施壓其父母。黎智英堅不退讓,打亂對手的步調。從騷擾佐丹奴,到抵制《蘋果日報》,黎智英始終拒絕將商業利益放在他的自由信仰之上,即便得付出高昂的財務代價。現在他仍舊拒絕在新國安法體制下默默屈服,黎智英要逼中共向世界展現出自己冷酷無情的一面。

黎智英選擇走上抗爭的道路。他願意承受苦難,為自由發聲,揭櫫中國統治的真相。他以數百頁的每日書信,記錄身為政治犯的監獄生活。他以鉛筆用英文書寫,通常在一天結束時動筆,有時也會在隔天清晨回顧前一天的事件。

他入獄前兩年寫下的部分手稿被設法帶出赤柱監獄,生動刻畫出獄中生活的景象。無從掌握時間,甚至連開關牢房燈光的權利都沒有。禁錮必然帶來的無奈挫折,反而在獄中的精神與個人掙扎裡逐漸退居次要。他的文字展現出一個超越身體囚禁、心靈卻比以往更加自由的人。筆觸刻畫出一名平靜的人。他選擇以監獄展現出他對自由的信念。獄中生活反而讓他更加清晰專注。

黎智英深知自己的使命非常簡單:他必須保持尊嚴活下去。他必須在精神與心靈上保持自在,始終忠於自己的原則。他的日常生活簡單規律,像個天主教本篤會修士。他清晨早起,整日閱讀、沉思、繪畫,並履行監獄規定的勞役。

監獄的設計明顯就是為了羞辱跟剝奪囚犯的人性。從睜開雙眼的那一刻起,黎智英就被不斷提醒,他的命運掌控在獄方手中。監獄規定不許使用鐘錶。2022年6月28日他在破曉前的黑暗中醒來,一名獄警告訴黎智英,現在是凌晨4點半。

「我請他幫我開燈,他說:『不行,也許等我(巡過)幾圈後再說。』於是,我開始晨間伸展運動,吃下早上的柳丁(昨天晚餐留下)……當我梳洗完,獄警走過來,幫我開燈,彷彿他的良心推翻了先前不幫忙的決定。他不是對我心存偏見,只是對規則格外嚴格。這份同情之舉令我感動。他再次經過時,我遞給他一張基督受難圖,他很開心。」

2021年4月,法官裁定黎智英因為公民抗命而被控的罪名成立。他脫下無保在押囚犯的灰色囚服,換上象徵正式定罪的棕色囚服。定罪還帶有強制勞動要求,因此他被分配摺信封的工作。他花了不少時間試圖提高效率,以便騰出更多時間來畫畫、冥想與閱讀。即便是監獄勞動,他依然秉持著最早經營公明織造時養成的效率原則。思考製作信封的最佳方法,逐漸成為對「希望」的冥想。

「當我專心摺信封、貼封口時,一位相熟的獄警走過來,看了一眼我的工作,停下來說:『何必這麼拼?放輕鬆點。』我笑了笑,毫不猶豫地回答:『不,這是我唯一會的做事方式。沒錯,這是微不足道的工作,我仍想全心投入。這關乎我自己,而不是這份工作。這是我的本性。』他笑了笑,繼續巡邏。我剛開始摺信封的時候,我還在摸索最好的做法。很快,我就能達到每小時89枚,當時覺得這已經不錯了。結果獄警告訴我,厲害的人每小時能做100枚。兩天後,我做到105枚。我告訴跟著獄警過來送信的獄友助手,對方說:『嗯,有幾個人可以做到每小時120枚。』於是一週後,我也達到120枚。接著,另一個獄友助手說:『最快的人1小時能摺140枚。』天啊,這可是個挑戰!現在我的目標是每小時摺150枚信封,這樣每天只需工作兩小時,兩天內就能完成工作配額。但過了幾天,我仍然卡在120枚,140枚可能超過我的極限。

有目標是好事,讓我時刻保持專注,不斷嘗試。這不只是要達成目標,更是為了保持希望。你期望自己沒有的事物。每次希望的行動,都是個人的自由行為,同時也是主的恩賜。」 

黎智英時常想念食物。他特別期待週日的咖哩醬,「讓整頓飯變得可口許多。這裡的食物淡而無味,辣醬帶來巨大差異。」2021年中,他開始沉浸在普通家常美食滋味的念想裡,回憶起在家中跟妻子李韻琴自由享受的時刻。「我真的很餓時,總是忍不住想著食物。等我出去後,我要吃一頓簡單的早餐──吐司、奶油、果醬、蜂蜜跟咖啡;午餐只要一碗湯配飯就夠了。」 

黎智英的獄中手記充滿對生活諸事的驚嘆,以及對探監者、甚至獄警的同理關懷。他將監獄禁錮視為培養心靈自由的修行。漫長的仲夏日子裡,清晨隨著鳥鳴醒來。2021年6月19日的日記裡,他在獄中度過第一個夏天,寫下:「監獄生活真是改變人的觀點」,「每天清晨3點的鳥兒合唱,如此歡欣,讓我對新的一天充滿期待。」清晨5點半,黎智英起床,開始晨間冥想、祈禱與運動。

有一天,為了獎勵這群悅耳歌唱的鳥,他撒下一些麵包屑。沒想到,首先趕來的竟是一隻蟑螂。「蟑螂吃完後,在麵包上留下一顆糞便,替自己保存食物。鳥兒見到麵包上的糞便,連看都不看就飛過去。蟑螂的糞便氣味一定極為濃烈,否則鳥兒不會刻意避開。如果不是在獄中,我會有興趣觀察這種事嗎?不可能。監獄生活建立起新的生活模式。」

晚上,蟑螂溜進他的牢房。「我熟睡時,牠們會爬過我的臉,我只是隨手撥開。但祈禱時,牠們會爬過我的腿,我不得不中斷祈禱,將牠們拍死。此舉也許冒犯了主,我為此請求寬恕,但我真的沒法忍受牠們爬來爬去。太詭異了。我每天早上至少會殺掉一隻蟑螂,但通常不止一隻。」

黎智英抓住監獄裡的每個機會來提升自己。在外面,黎智英是個急躁的企業家,凡事雷厲風行,不願被繁文縟節耽誤他達成目標。過往總是急切行動、快言快語的人,卻在監獄裡培養起耐心。有一次,獄警催促他動作快點,停下手上的事,去見訪客。

「我對獄警勃然大怒。『我是囚犯,不代表我不是人!』我無視獄警催促,直到完成手頭的事。他沉默不語,似乎被我的脾氣嚇到。前往探訪室的路上,他一直低著頭,看起來有些羞愧。我很抱歉,我不該發脾氣。我轉過身,誠懇向他伸出手,握手道歉。他顯得很意外,然後露出笑容。從那天起,他變得友善起來。真誠懺悔的心可以輕而易舉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我不禁思考,過去的我為何沒有更常這樣做?」

黎智英深知,獄警跟他一樣,都是這個體制的受害者。獄警們常跟囚犯打趣:「我們也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的囚犯。」上班時,他們得交出手機,接受搜查,只能穿著制服進入牢房區域。有位獄警在他運動後,給他倒了兩杯冷水。當他對另一位獄警提起此事時,對方立刻提醒他:「如果我們任何人對你特別好,千萬別告訴別人,否則會給他惹上麻煩。」(書摘由明白文化授權,經中央社節錄;編輯:李念庭)1140713

黎智英傳:從億萬富翁,到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

  • 作者|祁福德
  • 譯者|林玉菁
  • 出版社|明白文化
  • 出版日期|2025/07/02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