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4月底訪中 特斯拉6月首度進入中國政府採購名錄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4/7/4

(中央社台北4日電)特斯拉在中國似乎媳婦熬成婆,可以與其他車廠公平競爭,旗下Model Y在6月被列入江蘇省政府新能源用車採購目錄。特斯拉中國今天證實,這是特斯拉電動車首度進入中國政府採購目錄。

特斯拉(Tesla)雖是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車廠,但此前因為電動車配備多個攝影鏡頭,遭到中國官方暗地抵制,不僅禁止駛入公家機關,甚至連一些機場、特定路段也被攔阻,儘管特斯拉蒐集的數據都存儲在中國。這種不公平待遇,使其銷路受影響。

不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4月28日走訪中國,會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後,待遇大為改觀,不但立刻獲得國家數據安全認證,也傳出官方同意特斯拉技術領先的全自動輔助駕駛系統(FSD)在中國落地;上海官方近日已批准特斯拉展開FSD測試。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多家陸媒報導,特斯拉中國今天證實,特斯拉電動車首次進入中國政府採購目錄。

江蘇政府採購網6月6日發布的「江蘇省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團體組織2024-2025年度新能源汽車框架協議採購入圍公告(三)」顯示,特斯拉Model Y休旅車進入江蘇省政府新能源用車採購目錄。

根據公告,採購指標中包括SUV(運動型多功能休旅車),限定價格人民幣25萬元(約新台幣112萬元),要求純電續航超過400公里。

目前,特斯拉Model Y後輪驅動版的中國官方指導價為24.99萬元,純電續航554公里,符合採購資格。

雖然特斯拉進入中國政府用車採購目錄,形同官方認證不再有資安疑慮,是一大利多。但與特斯拉Model Y同時進入江蘇新能源用車採購名錄的,還有多款中國國產電動車,並不代表接下來政府機關就會大量採購特斯拉。(編輯:楊昇儒/邱國強)1130704

特斯拉首次進入中國政府採購清單

2024年7月5日 美國之音 木風

華盛頓— 根據中國和西方媒體報導,特斯拉汽車首次被列入中國政府採購清單。在中國江蘇省政府公佈的採購目錄中,特斯拉是唯一外資電動車品牌。目錄中的其它電動車品牌還有中國本國車企吉利旗下的沃爾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週五(7月5日)報導說,這意味著江蘇省的政府機構和公共團體可以採購這些品牌的電動車作為它們的公用車,這也顯示出埃隆·馬斯克的公司與中國政府的關係更趨密切。

在特斯拉中國超級工廠所在地上海,有一些國營企業已經率先購買了一批特斯拉電動車Model Y。中國媒體說,上海臨港新片區的城投興港集團、臨港投控集團等國營企業都開始使用特斯拉汽車作為企業的功能用車。

中國科技入口網站IT之家週五報告說,這是上海市政府在採購活動中落實平等對待內外資企業所做的「積極響應」。

最近幾年,隨著美中關係的惡化,中國監管部門和安全部門在全國範圍展開了廣泛的反間諜群眾運動,將國家安全和資料安全提升至罕見的高度,這給特斯拉這樣的外企帶來了明顯的負面影響。

中國網路輿論充滿了特斯拉汽車蒐集中國敏感情報的說法,包括中國官方明確發出禁令不允許特斯拉汽車進入中國軍事設施、政府大樓等許多所謂「敏感地點」。使用特斯拉汽車的計程車司機也因此失去了不少生意。這不可避免地影響消費者對特斯拉產品的看法和他們的購買意願。

分析認為,中國政府對特斯拉態度的大幅變化應該與今年以來中國面臨的國際商業環境大幅惡化有顯著的關聯。在過去的幾個月裡,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了抵制或限制中國電動車的行列,首先有美國和歐盟這樣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宣佈大幅度提升對中國電動車的進口關稅,接著還有巴西、土耳其、印尼等一系列國家跟進,此外加拿大等一些國家正在考慮如何對包括電動車在內的中國過剩產能採取應對措施。

在外部強大壓力之下,北京對在華外資企業的歧視性政策發生了一些鬆動。 7月1日,北京召開外資工作座談會,提出要「一視同仁支援外資企業參與」中國政府採購,一視同仁地支援內外資企業參與大規模裝置更新、政府採購、招標等。

不過,江蘇省政府和上海市政府以及中國媒體都沒有提到政府會買多少輛特斯拉汽車。

財富雜誌的報導說,中國政府通常不會購買進口車,除非透過特批。但特斯拉產品「幸運地」被中國官方視為“國產汽車”,這主要是因為特斯拉的“超級工廠”就設在上海,而且特斯拉的“國產化”率高達95%,遠高於許多中國本土車企。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引用中國乘用車協會秘書長崔東樹的話說,政府願意購買特斯拉「表明我們正在做出公平和多樣化的選擇,而不是只列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

特斯拉2012年到中國建廠,2014年開始向中國消費者交付電動車,至今特斯拉在中國擁有170萬使用者。

中國是特斯拉最大的海外市場。 2023年,特斯拉交付94.7萬輛汽車,居中國年度豪華品牌交付冠軍。

不過,中國本土車企全面崛起,給特斯拉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比亞迪去年四季的電動車全球銷量超過了特斯拉,但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獲得反超,但兩家公司的銷售差距很小。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