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 BBC
香港青年民主活動人士周庭、黃之鋒與林朗彥就去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案示威期間一起非法集結案認罪,裁判官將三人收押,押後至12月2日宣判。
案件與去年6月21日數以萬計示威者聚集在香港警察總部外抗議有關。星期一(11月23日),三人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認罪後被收押。按照香港法庭管轄權規定,該法院裁判官只有最高三年監禁判決權。
黃之鋒在開庭前見媒體記者時呼籲大眾不要放棄社會運動;周庭對其個人可能面臨首次監禁感到不安,呼籲各界繼續聲援面臨更重罪名的其他抗爭者;林朗彥堅持稱,對於包圍警察總部抗議,他不感後悔。
中國大陸官方媒體密切關注此次庭審,並以“亂港分子”形容三人,有網民跟帖,紛紛要求重判。外交部稱支持香港法院履行職責。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北京被記者問及此案時說:“你問的這個不是外交問題吧?我們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
周庭在開庭前說:“雖然我對諸多未知的未來,包括馬上的判決,會有諸多不安,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有許多比我們犧牲更多的’手足’們,也許正面對著更困難的處境。”
林朗彥說:“我相信無論是香港市民的親眼見聞,還是國際專家所言,都顯示出香港警察的合法性已完全崩潰。包圍警總(警察總部)到底是罪案還是伸張正義,爭取民主的必要之舉,我相信香港人心裡早有答案。”
黃之鋒說:“面對《國安法》的打壓,白色恐怖的來臨,即使我們面對監禁,我們也不會放棄在這艱難時刻,呼籲香港人在這民主運動的低谷中互相扶持,那是更加可貴的。”
三人由囚車押離法院時,一些支持者叫喊口號表達支持。
Activists #JoshuaWong, Agnes Chow and Ivan Lam have been remanded in custody awaiting sentencing on Dec 2, after they pleaded guilty to charges related to a major protest outside the police headquarters on June 21 last year. #HongKong pic.twitter.com/JFfpP1cQws
— Frances Sit (@frances_sit) November 23, 2020
“But I am persuaded that, neither prison bars, nor election bans, nor any other arbitrary powers would stop us from activism. What we are doing now is to explain the value of freedom to the world,” @joshuawongcf said ahead of the court appearance. https://t.co/awruRnwCk7
— Jessie Pang (@JessiePang0125) November 23, 2020
周庭、黃之鋒、林朗彥分別被控什麼罪名?
24歲的黃之鋒,26歲的林朗彥,以及將於下週年滿24歲的周庭均為前中學生社會運動組織“學民思潮”成員,“學民思潮”解散後一同過渡至政治團體“香港眾志” ,直到今年6月30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香港國安法》,“香港眾志”宣布解散為止。當時林朗彥是該政團的主席,黃之鋒則是秘書長。
黃之鋒與林朗彥曾因其他示威案件被判刑,周庭則是首次被定罪,她在今年8月與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等被指控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被另案拘捕。黃之鋒與周庭剛於今年大學本科畢業,尚未出席畢業典禮。
三人認罪的這起案件發生前,多個網上團體向港府定出2019年6月20日傍晚為最後期限,要求撤銷《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釋放並撤銷起訴此前被捕之示威者、收回港府對6月12日警民衝突之“暴動”定性,並追究衝突期間警員涉嫌濫用暴力與濫權的行為。
香港警方於2019年8月底逮捕周庭與黃之鋒,林朗彥則於9月初返回香港入境時被捕。警方當時起訴黃之鋒“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罪、“組織未經批准的集結”罪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罪;起訴周庭“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罪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罪;起訴林朗彥“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罪。
案件於今年7月6日提訊時,周庭認罪,其餘兩人不認罪。裁判官於8月確定在11月23日開審,預計審至12月1日,並接納控方要求,押後至審訊完畢後才聽取周庭一方之求情,然後判刑。
但黃之鋒在審前一晚透過Facebook表示,他與林朗彥聽取律師意見之後決定認罪。裁判官星期一在法庭上接納兩人答辯,跳過審訊,只由控方宣讀案情,並出示證據。與此同時,控方提出對黃之鋒“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罪“不提證供起訴”,變相撤回一項控罪。
控方宣讀案情指出,6月21日07:00起,示威者在與香港特區政府總部相連的立法會綜合大樓聚集,至11:00,三名被告人出現,黃之鋒、林朗彥煽動群眾包圍200米外之香港警察總部,周庭則在旁參與。集結行為事前沒有取得警方許可,歷時15個小時,至6月22日03:00結束。
法庭上,主控官播放多段新聞影片,顯示黃之鋒與林朗彥以擴音器喊話,呼籲群眾從政府總部轉往警察總部,也顯示黃之鋒與周庭出現在警察總部外,曾向群眾講話,並接受媒體採訪。主控官還讀出黃之鋒在Telegram通訊軟件內一段對話,提及包圍警察總部安排。


周庭、黃之鋒、林朗彥一旦被判刑會帶來什麼影響?
目前身處英國倫敦的前香港眾志成員羅冠聰相信,三人選擇認罪,是經過與法律團隊商討後得出,最符合三人利益的結論。
羅冠聰對BBC說:“他們不會因為身陷牢獄而被擊倒。”
“雖然(在《香港國安法》下)環境變得非常艱難,但仍有許多人堅持爭取民主,並把目光轉向國際戰線。”
香港屯門區議會民主派無黨籍議員巫堃泰與黃之鋒相識十年。他接受BBC連線採訪時說:“這次檢控無疑是當局,無論是北京還是香港當局,試圖滋擾民主派活動人士或異議人士的又一舉措,旨在讓他們閉嘴,或者在香港人之間產生寒蟬效應。”
巫堃泰對接下來的民主運前景不感樂觀:“因為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和《香港國安法》,抗議的升勢每況愈下,無法重振,老實說,更多家庭在考慮移民他處,尤其當英國’香港BNO簽證’從明年1月起接受申請之後。”
“北京無疑將認為這是一場胜利。黃之鋒過去一年在國際輿論場十分活躍,倡議外界制裁北京。北京也許會為他這次認罪而歡呼慶祝。”
香港城市大學退休政治學者鄭宇碩教授對BBC評論說,“包圍警總”案與最近一連串抓捕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事件,均反映當局徹底無法容忍任何反對聲音,反映中國不會遵守“一國兩制”承諾。
“中國不幸地正面對著迅速惡化的國際環境,中國領導人似乎覺得已威脅到其存亡,不惜在國際形象方面付出代價,對香港實施打壓。”
在北京,中國國際關係學會理事高志凱說,香港是個民主社會,“但沒有任何人可以透過暴力手段、無政府主義或煽動顛覆國家政權來推動民主”。
高志凱不願評論這起案件會給中國國際形象帶來何種影響。他對BBC說:“我對於稱呼他們為’支持民主的倡議人士’有保留。他們過去12個月、過去數年的所作所為大力推動了香港的無政府主義和違法犯罪行為,許多港人受害。香港需要的是穩定和尊重法治,透過法治來推動民主,而非策動非法集會。這不為香港法治所容。”
高志凱還認為,英、美等國沒有資格代表國際社會評論“一國兩制”是否受到威脅,“國際社會必須包括我們14億中國人民”。他警告不要破壞“一國兩制”,“英國和美國應當尊重’一國兩制’,而非干預香港內部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