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問題加劇美中矛盾,北京是否會對台灣動手令人擔憂,五角大樓官員:有各種應變準備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年5月30日 美國之音 莉雅

華盛頓— 在美中兩國緊張關係因新冠疫情和香港問題而不斷加劇之際,美國的國家安全問題專家認為,台灣海峽可能發生的事情也值得警惕。美台官方加強互動、台灣宣布支持香港民主,而中國高層則對台灣發出動武威脅。“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認為,目前的局勢極為危險。他認為,如果台灣在這個時候採取北京認為走向更加獨立的舉措,北京會對台灣動手,而這會把美中兩國引入戰爭。

艾利森:目前的局勢極為危險

哈佛大學教授、“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認為,美中兩國的衝突很可能在台灣問題上引爆。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他本星期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說:“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台灣做出走向更大獨立的重大舉動,這是台灣可能做的,因為它看著正在香港發生的一切,會說,’一國兩制’在那裡行不通,那麼我們最好有盡可能多的空間。如果他們採取這樣的行動,而假如北京得出結論說,新冠疫情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並使他們迷失方向,把美國和英國都搞得暈頭轉向,在這樣的掩護下,我們可以在香港為所欲為,而基本上沒有任何後果,這就是他們現在正在做的,也許我們可以對台灣採取行動。”

資料照片:格雷厄姆·艾利森接受美國之音專訪。
資料照片:格雷厄姆·艾利森接受美國之音專訪。

在克林頓總統任內擔任過助理國防部長的艾利森認為,目前的局勢極為危險,因為一旦北京對台灣動武,雖然不確定美國是否一定會協防颱灣,但無疑可能這樣做,而這會引發美中兩國之間的戰爭。

艾利森曾在2017年發表《注定一戰:美國和中國能夠逃避修昔底德陷阱嗎?》的國際暢銷書。他說:“如果我們協防颱灣,美中之間是否會發生戰爭?是的,會的。那麼,這僅僅是一場局部戰爭還是會升級為全面戰爭?沒人知道,但是這場戰爭沒有一個自然的停止點,而且任何一方都沒有絕對的優勢可以阻止另一方採取進一步行動使戰爭繼續下去。所以我要說,這是一個極為危險的情況,現在極為危險。”

台外長:中國下一步可能對台動武

台灣外長吳釗燮也有中國藉機對台灣動手的類似擔憂。

吳釗燮5月27日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Fox News)專訪時說,中國政府曾經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 、香港製度50年不變,如今卻企圖完全接管香港行政部門。他說,在北京通過港版國安法後,“我們也擔心中國可能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

吳釗燮說,中國政府面臨國內危機時,常常在外部找替罪羊以轉移焦點,台灣很容易成為中國眼中的替罪羊。

栗戰書:堅決遏制打擊“台獨”勢力

星期五(5月29日),在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統一時不提“和平”二字一個星期後,北京當局就《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週年舉行座談會。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在會上發表講話時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我們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這位排名第三的中共領導人聲稱“台獨分裂勢力誤判形勢,不斷挑釁”,威脅要“堅決遏制打擊”。

中國將領:如無法阻止台灣獨立,將使用武力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上將在這個座談會上也表示,如果北京無法阻止台灣走向獨立,北京只好對台灣使用武力。

他說:“如果失去和平統一的可能性,中國軍隊將同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全國人民一道,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粉碎任何分裂的圖謀和分裂行動。”

這位將軍說,北京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並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以穩定和控制台灣海峽的局勢。

儘管北京從未承諾放棄武力統一台灣,但是一位現任最高軍事將領在公開場合威脅對台灣使用武力是相當罕見的,尤其是在國際社會譴責北京摧毀“一國兩制”、強推港版國安法之際,這樣的表態尤其引人注目。

在台灣總統蔡英文520連任就職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從5月14日起在渤海灣舉行長達兩個半月的實彈演習。有消息稱,這次演習會模擬奪取由台灣控制的東沙島。

據報,中國還將首次派遣兩艘航空母艦,即經過整修的蘇聯造“遼寧號”和自主建造的“山東號”參加這次軍事演練。

中國總理李克強5月23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表工作報告時,在涉及台灣的部分,首次沒有用“和平統一”的字眼,而只提“統一”,也引起外界的高度關注。

北京的這些行動加劇了人們對它可能對台灣採取咄咄逼人的行動的擔憂。有專家推測,這種軍事動作可能是對台灣採取更廣泛、更具侵略性行動的前奏。

美台關係日益提升,北京趁疫情之機“攻台”?

特朗普總統上任後,美台關係得到全面的提升。美國國務院去年7月8日批准了22億美元對台軍售。這是特朗普總統上任以來的第四次對台軍售,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其中包括價值約20億美元的108輛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及其相關裝備以及價值為2.24億美元的250枚“毒刺”導彈及其相關設備。

在台灣民進黨的蔡英文5月20日宣誓就職開始她的第二個總統任期的當天,美國政府批准向台灣出售價值1. 8億美元的先進魚雷。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及其他高官也公開向蔡英文表示祝賀,引發了北京的強烈不滿。

在美國遭受新冠疫情嚴重打擊的時候,中國國內出現了所謂的“趁疫攻台”的說法。

不過,被視為中國軍方鷹派的代表人物、《超限戰》的作者之一喬良日前在接受香港《南華早報》採訪時卻為“趁疫攻台”說降溫。他說,疫情之下,美國手忙腳亂,軍力收縮,“的確貌似出現了我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短暫視窗期”。在他看來,除非美國因為這次的疫情就此倒地不起,否則緊抓住一個戰術視窗,還不足以解決日後面對的戰略困境。他警告說,急統台灣會葬送中國復興大業。

孟捷慕:中國軍方有人認為攻台宜早不宜遲

前美國駐華記者、目前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係學院常駐學者的孟捷慕(James Mann)撰寫過有關美中關係的專著。他認為,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沒有提“和平統一”台灣可能有很重大的意義,因為在美中兩國多年的外交中,這個詞一直都是被提到的。不過他不認為中國會因台灣問題而與美國爆發一場全面戰爭,儘管中國軍方有一些人認為要儘早武力攻台。

他本星期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說:“接下來的問題是,中國在不發起一場全面戰爭的情況下會對台灣採取何種軍事行動呢?我不認為中國現在想因台灣問題而走向戰爭,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裡有一派人現在可能會想:晚打不如早打,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國人口日益老化,經濟也可能沒有現在強大。”

香港之後是台灣?

一位重量級美國參議員警告說,在香港之後,台灣是中共的下一個目標。

佛羅裡達州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星期四在推特上說:“從中國共產黨對香港所做的事可以得到兩個啟示:第一,他們會簽幾乎任何協議,因為只要/或當他們認為有需要時,就會毀棄他們所作的承諾;第二,他們今日在香港所做的,就是他們接下來想對台灣做的。”

對於美國如何防範中國對台使用武力,美國國防部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部長科林可(Heino Klinck)說,美國有軍隊就是要防範各種可能的衝突,“如果習近平召集中央軍委會並下令軍委會成員對某個地方採取攻擊行動,我們要那些穿著制服的專業人員在心中有所疑慮,是否他們實際上有辦法執行那個交給他們的命令。”

科林可是在全球檯灣研究中心(GTI)星期四一場網絡研討會上針對美國之音的提問做出了這個答复

北京再發對台武力威脅,五角大樓官員:有各種應變準備

2020年5月30日 美國之音 鍾辰芳

華盛頓— 繼中國全國人大通過制定“港版國安法”的決定後,北京再以《反分裂國家法》警告台灣:保留各種選項不放棄對台用武。隨著台海情勢可能升級,五角大樓官員說,美軍有防範各種可能衝突的準備,如果習近平下令中央軍委會採取攻擊行動,美國要確保接到命令的人“對是否能執行這個命令心中有所疑慮” 。

星期五(5月29日),北京當局在《反分裂法》施行15週年座談會上警告台灣,它從未排除以軍事選項促成統一。

隨著解放軍近來在南中國海、東中國海及台海周邊的軍事活動增加,北京當局這個星期對香港及台灣的強硬姿態都引起各方對台海衝突可能一觸即發的擔憂,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這個星期就在《福克斯新聞網》的專訪中說,中國可能以台灣作為替罪羔羊來解決自己面對的內部危機。

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 R-FL)星期四也在一個推文中警告說,“從中國共產黨對香港所做的事可以得到兩個啟示:第一,他們會簽幾乎任何協議,因為只要/或當他們認為有需要時,就會毀棄他們所作的承諾;第二,他們今日在香港所做的,就是他們接下來想對台灣做的。”

對於美國如何防範中國對台使用武力,美國國防部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部長科林可(Heino Klinck)說,美國有軍隊就是要防範各種可能的衝突,“如果習近平召集中央軍委會並下令軍委會成員對某個地方採取攻擊行動,我們要那些穿著制服的專業人員在心中有所疑慮,是否他們實際上有辦法執行那個交給他們的命令。”

科林可是在全球檯灣研究中心(GTI)星期四一場網絡研討會上針對美國之音的提問做出這個答复。

他說,美國不僅在印太地區,而是在全球的軍隊都以威懾衝突為目標,並且準備好萬一威懾失敗,也要確保美國能夠超越並擊敗對手。“我們有任何你可以想像得到,甚至是你想像不到的應變計劃來應對美國可能在全球面對的挑戰。”科林可以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為例表示,美國國防部一直都有各種計劃、模型、模擬行動和訓練來應對這個大流行。

“至於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對台灣的支持,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比較不注重象徵意義而是更注重功效。”

對此,科林可舉例說,美國鼓勵台灣發展“整體防衛構想”(ODC),如果台灣要在傳統防衛能力和不對稱防衛上取得平衡,去年美國歷史性的軍售即以F-16戰機、M1A2戰車等傳統武器為重點,現在美國將要專注的是台灣的不對稱防衛能力,儘管其中有些武器不像戰機或坦克那麼有吸引力,但他說,這些武器對於威懾或擊敗解放軍卻是“非常、非常有用”。

科林可也重申,美國國防部嚴肅看待在《台灣關係法》及《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NDAA of 2020)相關條文下對台灣安全防衛的承諾,將會持續確保台灣擁有足夠自我防衛能力,也確保美國的印太駐軍有能力來應對挑戰。他說,印太司令部及夏威夷美軍最重要的焦點,就是中國解放軍的侵略性活動(PLA aggression)。

此外,在香港情勢變動下,美國是否會考慮未來將美國軍艦轉到台灣港口停靠?對此,科林可表示,國防部沒有考慮過這個可能性。“正如大家所知,我們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港口停靠會帶有某種主權的展示,所以坦白說,這麼做將會有一些挑戰,我們未曾對此有過仔細考量。”

星期五,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在北京的《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週年座談會上稱,“’台獨’分裂勢力誤判形勢,不斷挑釁”,嚴重挑戰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的底線,中國對​​​​此“必須堅決遏制打擊。”

栗戰書援引法律相關規定重申,如果台獨分裂勢力一意孤行甚至鋌而走險,中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粉碎台獨分裂圖謀。

2005年3月14日實施的《反分裂國家法》第8條規定,“’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也強調上述條文規定,表示中國“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就是要穩控台海局勢,防止兩岸關係偏離和平發展軌道。

他說,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外來勢力干涉,“今天的中國不是孱弱的舊中國”,在綜合國力及軍事實力上中國都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放軍有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

對於中國的強硬表態,台灣國防部長嚴德發星期五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中共從不放棄對台動武,自年初至今已經在台海進行8次軍事威懾及針對性的活動和訓練,“這都感覺得到、看得到的”,台海情勢越趨嚴峻眾所皆知,台灣軍方會“堅守國土主權、堅守民主自由”,對此“做最壞打算”,但也會“完成最好的準備。”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