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以國安審查影片後首例,《執屋》不獲評級只能撤映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06-12 法廣

執屋》成為收緊電影檢查守則後第一部取消上演的電影 © 電影宣傳照

港府在不經諮詢的情況下突然把國家安全列入電影檢查守則,同日,一套以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為引子、以親情為主軸的參賽短片《執屋》,因未獲當局發出評級證明書而被迫取消播映,該片導演和業界均表示,新守則內容模糊,不知道紅線在哪,影響創作自由,促港府解說清楚。但向電影檢查員提供分級意見的顧問亦表示,政治含意難以判斷,有學者更預料,新指引會令電檢員寧嚴勿松,導致過度審查。廣告

另外,一個團體擬於今(12日)天內部放映紀錄片《紀念與遺忘》,反思反修例事件兩周年,但連日來遭多個部門上門調查,包括便衣人員,並收到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即「電檢處」)發信,稱若放映未送檢影片,即屬違法。其後,有分享嘉賓隨續退出,主辦團體最後決定取消放映會,以免觸犯包括《港區國安法》在內的香港法例。

港府昨天上午將新的電影檢查守則刊登憲報,同日傍晚,第15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在社交專頁表示,原由今天起播放五場的本地競賽短片《執屋》,由於電檢處未能在放映前發出「核准證明書」或「拒絕核准證明書」,因此取消放映有關短片。 根據《執屋》的短片簡介,影片以一對在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相識並發展成情侶作引子,描述好友在男友被捕後,到他家為他「執屋」,藉此展現這對情侶與父母兩代人的矛盾。而該片導演莫坤菱昨在短片節開幕禮後指出,短片是劇情片,主要講述立場親建制的母督與被捕兒子之間的親情,與政治無關,她質疑是否連反修例也不可觸及。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她又說,大會兩個月前已將二十條本地競賽短片送檢,其他短片均獲發核准證明書,但她的短片一直未獲發證書,當局亦無交代原因,只是說處理中。她對事件感到無奈,而昨日公布的新指引,更令她有不知「紅線」在哪的感覺,直言創作自由會受影響。

業界憂創作自由受損 電檢顧問亦認政治判斷難下

負責向電影檢查員提供分級意見的電影檢查顧問小組成員許漢榮亦有判斷難之嘆,本身是學者的他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新指引有不少條文帶有「可能」等字眼,可能要檢查員自行預期或猜測,但電檢員審視影片時,會憑具體的暴力、裸露和吸毒等不良鏡頭作出決定,因為社會大致有共識,但不會猜測或估計影片對觀眾可能產生的影響,直言帶有涉及政治意味的,判斷會相當困難。

本身是演員和電影人的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田啟文亦認為,修訂指引空泛,「可能」危害等字眼令人無所適從,因為每人的主觀看法均可能有不同。他

憂慮,新指引影響投資者信心,令本已受打擊的電影業進一步受創。他期望當局清楚解說由新準則,以及會否設立上訴機制。在港府刊登憲報前亦不知情的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亦認為,當局需清晰解釋,甚至引用案例,以免令業界誤墮法網。

浸會大電影學院副教授吳國坤向《明報》表示,修訂指引的條文模糊,可能由電影檢查員按政治形勢無限詮釋,在這情況下,往往因寧嚴勿松而造成過度審查。他舉例說,若電影提及中國黑社會來港犯案、中港婚姻釀成倫理悲劇、廉政公署調查國企貪污等現實存在的議題,會否被指貶損中國人形象和分裂國家?他慨嘆,電影人難以掌握「紅線」,無形中限制了創作自由。

被外國媒體形容為對文化自由新打擊的電檢新指引,要求電檢員「小心留意」,若發現危宮國家安全的情況,可禁止影片上映,包括影片中對可能構成危害國安罪行,損害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行為或活動的「描繪、刻畫或表現」,以及可被視作認同、支持或煽動該等行為或活動的內容。當考慮整部影片及對觀眾的影響時,檢查員應顧及其防範和制止危害國安的職責,以及港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共同義務」。新指引更提到,若影片聲稱是紀錄片,或報道、重演與香港的情況有密切關係的真實事件,檢查員須更加審慎,因為觀眾可能相信和接受影片的全部內容。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