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中國持續對臺統戰分化和促融 臺灣青年與網紅分享經歷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4.11.15 自由亞洲電台 記者:喬琴恩

臺灣的陸委會週四發佈報告指出,中國政府持續對臺進行統戰分化和促融工作。本臺採訪到一名臺灣青年分享其親身經歷,還有一名網紅透露中國吸引臺灣自媒體人的合作模式。

11月15日,臺灣的陸委會發表報告指出,中國政府持續對臺進行統戰分化和促融工作,並強調兩岸關係唯有堅持“一中原則”及“九二共識”才能重回正軌。

根據陸委會2024年第3季中國大陸情勢報告,中國一方面以解放軍圍島、操作農產品輸陸及關稅議題,還有在國臺辦官網設置“臺獨頑固份子”專欄與“線索舉報郵箱”等措施,加大“懲獨”力度,另一方面又通過恢復金廈小三通、舉辦兩岸交流活動,以及提供首來族景區優惠、“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政策”等吸引觀光就業,以增進臺灣民衆對中國大陸的民族、文化及國家認同。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臺灣主管兩岸關係的機構陸委會(RFA 資料圖)

臺灣的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以文字回覆本臺採訪時表示,上述行動反映中共當局目前是在“反獨促融”,時機較成熟後纔會加大“促統”力道。

陸委會接受本臺採訪時也表示,這是中國大陸一貫的主張。

臺灣青年:交流後改觀了 但這是對岸塑造的美好形象

今年六月,以保育黑臉琵鷺爲主題到大連參訪的高雄曾姓大學生告訴本臺,他們三餐受到招待,座位也都事前安排好,能和當地的臺辦、政府官員和臺商交流。但即便私下什麼都能聊,鑑於”整個行程下來,他們對我們的態度也都很好、很關心我們,所以我們也不會特別想跟他們聊那些(敏感的)事”。 

她說,參觀完長達六公里的星海灣跨海大橋和去年啓用的大連梭魚灣足球場後,的確改變她對中國十年前舊舊髒髒的印象,但特別到了晚上,有時間自行出去體驗時,感受又有些不同:”(中國)基礎建設真的進步得很快。不過,有時候會覺得整體人民不一定跟得上硬體設備進步的速度”。 

曾姓大學生認爲,多看看是好事,不排斥未來再接受類似的旅程安排。但她同時強調,”還是要自己親自私下去一趟比較準”,因爲畢竟這是對岸想要呈現出好的一面,而臺灣或許也該考慮舉辦類似的活動。

圖爲隨同臺灣的前總統馬英九訪中的約三十名“大九學堂”學生在長沙賈誼故居前合照(周永秦提供)
圖爲隨同臺灣的前總統馬英九訪中的約三十名“大九學堂”學生在長沙賈誼故居前合照(周永秦提供)

臺灣網紅透露對岸合作模式

中國政府促融的力道不僅體現在邀請臺灣人民實地走訪,還擴大到與網紅合作加強宣傳。

曾在社羣平臺Thread 留言已掌握“舔共網紅”的證據,並將對此拍攝紀錄片的油管博主“八炯”告訴本臺,“如果是很大咖的網紅,當然可以直接給錢,現場給現金;或是幫忙找中國廠商業配……相當於商業合作,這樣就沒有收’紅錢’的問題;還有一種是幫忙解決機(票)加酒(店),就看網紅怎麼跟他們談”。 

八炯說,中國各地的臺辦運作方式不同,他們既不要求提倡愛黨愛國,也不一定只和網紅接觸,幾個年輕人或想要經營自媒體的,只要有興趣就可能成團。 

今年六月,百萬油管博主“波特王”透露,七月起將有十組網紅獲得免費機票和住宿,前往中國旅遊拍片。綜合媒體報道,本週爲期6天的”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也將有五十多名兩岸的新媒體人共襄盛舉。

而在藝人方面,曾因未與運動品牌PUMA解約代言、沒有即時表態支持新疆棉而遭中國網友抨擊的林依晨,今年八月又因受邀時尚雜誌到新疆拍攝,描繪新疆生活簡單美好,而被認爲是在配合中國大外宣,再度引發輿論關注。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認爲,臺灣藝人能獲准進入新疆拍片,具有政治象徵意義,更像是中國另一波認知作戰。

兩岸交流還是不交流?

臺灣的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週四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必須提醒臺灣青年不要被對岸的吹捧迷惑。他說,對岸經濟環境欠佳, 九月青年失業率高達17.6%,留在臺灣發展其實很有前景。

政治大學教授黃奎博則表示,臺灣的陸委會和海基會看似在唱“黑臉白臉”。陸委會的重點在於提醒前往中國大陸或與中國大陸交流的風險,看不出有改善兩岸關係、消弭民間社會誤解的努力;海基會則一直希望恢復交流與協商,新任董事長吳豐山甚至提出“兩岸對話、交流、和平共榮、爲同胞的共同心願”。

11月15日,由臺灣前總統馬英九創辦的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證實,早前邀請清華大學等七所大陸師生訪臺的計劃,已獲政府相關部門同意。綜合臺灣媒體報道,本次來臺的成員,將包括奧運桌球金牌馬龍和射擊金牌楊倩等人,預計11月27日抵臺,12月5日離境。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