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活著?中國前外長秦剛辭人大代表 港媒:可能平安著陸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4/2/28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8日電)北京官方媒體昨天報導,中國前外交部長秦剛已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有分析指出,秦剛是主動辭任而非遭「罷免」,反映出他可能「平安著陸」。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昨天在北京閉幕,北京官媒報導,秦剛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其代表資格終止。與此同時,解放軍中部戰區副司令員李志忠中將等多人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

星島日報今天在報導中分析,秦剛是主動辭任而非遭「罷免」,可能「平安著陸」。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年底,秦剛接替王毅擔任外交部部長,但幾個月之後,其仕途逆轉。去年6月25日,他與越南、俄羅斯、斯里蘭卡外交官會談後,突然消失在公眾視野。

同年7月底,秦剛被免去外交部長職務。3個月後,他被免除國務委員職務,昨天又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至今僅剩中共中央委員職務未被處理。

據報導,昨天共有11人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資格被中止,有的是被罷免,有的是辭職,被罷免者通常屬於「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辭職者則可能只是「涉嫌嚴重違紀」,性質不同。

比如,澳門中聯辦前主任李剛因為涉嫌嚴重違紀被責令辭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職務,僅受降職處分。

對於秦剛為何被免去外交部長職務,北京官方至今沒有具體說明。(編輯:唐佩君)1130228

秦剛辭全國人大代表 中央委員身分尚在

2024.02.27 自由亞洲電台

本週二,中國官方宣佈前外長秦剛已辭去全國人大代表一職,並獲得准予。秦剛從去年六月就不曾公開露面。 他的外長及國務委員職務已經被免除。

據新華社引述公告,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決定接受前外交部長兼國務委員秦剛辭職,本週二起不再擔任全國人大代表 ,這意味着秦剛只剩下黨中央委員的身分。

2022年底,秦剛成爲中國六十多年來最年輕的外長。但任職不到一年,就在2023年6月底消失於公衆視野,並在隔月被宣佈免職,其國務委員的職務在當年十月遭到解除。

美國知名媒體《政界》(Politico)曾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堅科(Andrey Rudenko)在秦剛“消失”之際,曾訪華告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秦剛和解放軍一些包括火箭軍高層等已被西方情報機構收買。 此外,還有傳言說秦剛已經去世。不過這一消息沒有得到證實。

上述這些消息,加上新聞報道秦剛與鳳凰衛視主播傅曉田發生婚外情,並透過代理孕母在美國產下一子的傳聞,成爲外界猜疑秦剛仕途不保的原因,而中國官方則至今都沒出面否認這些傳言。 

秦剛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卸下三個重要職務,自此未曾公開露面,令外界相當關心他的處境。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表示,目前看來北京當局很像是要把程序走完。 

丁樹範說,接下來要看的是,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否保留或解除秦剛的中央委員身分,而這也可能是三中全會迄今難以召開的原因之一。除了人事上的整頓,攸關軍事外交的資源配置會導致整個情況相當棘手、不好處理:“習近平過去十二年來,等於是把權力通通集中在他手上,那既然有這麼大的權力,就要負這麼大的責任。所以不管是秦剛、李尚福還是李玉超這些人,用了又把他們通通拔掉,(讓外界看來)可能說明用人不明、識人不明,其實坦白來講,也會傷到習近平的威信。”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楊大利以書面形式接受本臺採訪時則表示,秦剛能自己辭去人大代表一職,說明在罪刑、資格上沒有受到很大影響,“起碼整個體制對秦剛還是有一定善意的”,對習近平或任命他的人的角度來說,“並沒有把秦剛當作敵人來看待”。

楊大利認爲,未來值得觀察秦剛是否會被安排到某個閒職,因爲過去歷史上有許多案例是官員犯了錯,雖然“面上肯定是結束、到了尾聲,但一方面也會給一定待遇及位置”。 這也可能是三中全會要做的一個決定或結論。 

此外,楊大利還說,外界或網上對中共二十大以來官員撤換的很多說法過於籠統,除了秦剛、李尚福纔剛上任就被解職的情況特殊之外,其他都相對尋常,還算是基於體制內的規定。

本臺此前報道,中國前國防部長李尚福去年八月底消失,兩個月後被免去中央軍委、國務委員等職務,其他涉及火箭軍貪污一案的九名將領如李玉超、張振中、呂宏、 饒文敏等也在去年末被免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 

除了火箭軍領導層因爲涉嫌貪腐遭到整肅,主掌中國宇航、陸海空武器及航天科技的3位軍工業高層 吳燕生、劉石泉、王長青的政協委員資格也在去年底遭到撤銷。 根據中央社引述港媒的消息,這3位的案情和先前被撤職、擔任過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長的前防長李尚福有關。

記者:喬琴恩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