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5日綜合外電報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委員會今天說,美國學者阿特爾(Harvey J.Alter)、萊斯(Charles M. Rice)和英國學者賀頓(Michael Houghton)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委員會表示,3名獲獎人「對於透過血液傳播肝炎(血源性肝炎)做出決定性貢獻」。血源性肝炎是重大全球健康問題,會導致世界各地人們肝硬化及肝癌。
諾貝爾委員會今天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得獎者時表示,3人的工作有助於解釋血源性肝炎的主要來源,而A型肝炎和B型肝炎病毒都無法解釋這個來源。委員會說,他們的工作使血液檢測和新藥成為可能,並拯救數以百萬計人的生命。
諾貝爾委員會說,由於他們的發現,這種病毒現在可以進行高敏感度血液檢測,這些檢測基本上消除世界許多地區的輸血後肝炎,大大地改善全球健康。
「他們的發現也讓C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得以迅速發展。這是史上首度可以治癒這種疾病,為根除世界人口中的C型肝炎病毒帶來希望。」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有超過7000萬人感染C肝,每年約40萬人死於這種疾病。C肝是慢性疾病,且是造成肝臟發炎及癌症的主因。
享有盛譽的諾貝爾獎頒給得主1枚金質獎章及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00萬元)獎金。這個獎金是由創辦人瑞典發明家諾貝爾(Alfred Nobel)124年前留下的遺產提供。
諾貝爾委員會經常表彰基礎科學上成就。基礎科學為今日普遍的實際科學應用奠基。
諾貝爾獎6個獎項從5日至12日陸續公布,除了今天首個揭露的醫學獎,還有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以及經濟學獎。(譯者:林沂鋒、陳正健/核稿:劉學源)1091005
2020 #NobelPrize laureates Harvey J. Alter, Michael Houghton and Charles M. Rice made seminal discoveries that l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virus, Hepatitis C virus. pic.twitter.com/rBRYjX9fA4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5, 2020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the Hepatitis C virus can now be cured. The 2020 Medicine Laureates’ discoveries revealed the cause of the remaining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and made possible blood tests and new medicines that have saved millions of lives.#NobelPrize pic.twitter.com/hqJK1uWX3u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5,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