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2 法廣
諾貝爾基金會周六撤銷了對俄羅斯、白俄羅斯和伊朗的大使出席今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的邀請,因為該基金會周四宣布“恢復以前的做法”的決定激起了強烈反應。
多位瑞典議員周五表示,他們將抵制今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因為負責管理這一著名獎項的私人基金會改變了一年前的立場,邀請這三個國家的代表出席,稱其“促進向所有人傳達諾貝爾獎重要信息的機會”。
其中一些議員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和伊朗對人權的鎮壓作為抵制的理由。白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季哈諾夫斯卡婭(Sviatlana Tsikhanouskaya)周五呼籲瑞典諾貝爾基金會和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不要邀請白俄總統盧卡申科的“非法政權”代表參加任何活動。周六,她對諾貝爾基金會改弦更張的決定表示歡迎。季哈諾夫斯卡婭告訴美聯社說,這是“聲援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民的明確信號”。
季哈諾夫斯卡婭強調,“這就是你如何表達對諾貝爾原則和價值觀的承諾”。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尼科連科(Oleh Nikolenko)稱,這一決定是“人道主義的勝利”。他在“臉書”上寫道,“感謝所有要求恢復正義的人”。
尼科連科還補充說,在瑞典的頒獎儀式結束後,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大使出席在挪威舉行的慶祝活動也應作出“類似的決定”。瑞典首相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周五曾表示,他不會允許這三個國家參加頒獎儀式。
克里斯特松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帖說,“許多強烈的反應表明,瑞典全國上下毫不含糊地站在烏克蘭一邊,反對俄羅斯駭人聽聞的侵略戰爭”。諾貝爾基金會周六自辯說,“作出這一決定的依據是,我們認為,儘可能廣泛地宣傳諾貝爾獎所代表的價值觀和信息是重要和正確的,例如,去年將和平獎授予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人權鬥士以及致力於記錄俄羅斯戰爭罪行的烏克蘭人,就傳遞了明確的政治信息”。
該基金會補充說,“我們認識到,瑞典國內的強烈反應完全掩蓋了這一信息。因此,諾貝爾基金會董事會選擇重複去年的慣例,即不邀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伊朗大使出席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與以往一樣,所有大使都將應邀出席在奧斯陸舉行的頒獎儀式”。
諾貝爾基金會周六的聲明在瑞典受到了政界人士的廣泛讚譽。就連王室也作出了反應,據瑞典《晚報》援引王室發言人索爾格倫(Margareta Thorgren)的話說,“我們認為決定的改變是積極的”。她補充說,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國王計畫“像以前一樣”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儀式上頒發今年的諾貝爾獎。
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將於10月初公布。然後,獲獎者將應邀在12月10日,既1896年諾貝爾獎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舉行的盛大頒獎儀式上領獎。不過,該基金會表示將按照慣例,邀請所有大使參加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的頒獎儀式,諾貝爾和平獎就是在那裡頒發的。
一波三折回原地,俄白伊最終還是被拒諾獎頒獎儀式門外
2023年9月3日 美國之音 木風
華盛頓— 諾貝爾基金會周六(9月2日)收回了之前給俄羅斯、白俄羅斯和伊朗發出的出席今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的邀請,以平息這個邀請決定所引起的反對聲浪。
幾名瑞典議員周五表示,這個私人基金會的管理方改變了原先的立場,轉而向這三個人權記錄惡劣的國家發出了邀請。他們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並決定抵制這次的頒獎儀式。
瑞典議員反對邀請這三個國家的理由是俄羅斯發動了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和伊朗與白俄羅斯國內存在的廣泛的侵犯人權行為。
瑞典首相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週五向媒體表示,如果有選擇的話,他將不允許俄羅斯代表參加今年的諾獎頒獎儀式。
諾獎基金會在一份簡短的聲明中說:“這個決定的基礎是我們認為盡可能廣泛地傳播諾貝爾獎所代表的價值和信息,這不僅是重要的而且是正確的。”
基金會表示,他們意識到瑞典國內的反應之強烈壓倒了基金會決定邀請這三個國家理由,因此決定收回邀請,不讓“這三個國家的大使”參加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頒獎儀式。
不過,基金會還說,它將按照慣例邀請所有大使參加在奧斯陸舉行的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儀式。
去年,諾貝爾基金會宣布,它已經向所有國家駐瑞典和挪威的外交機構發出邀請,請他們參加今年12月10日舉行諾獎頒獎儀式,因為這“有助於向每個人傳遞諾貝爾獎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