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日追思鄭南榕,總統:強化台灣民主韌性,副總統:感念留下珍貴價值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4/8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8日電)總統蔡英文昨天表示,33年前,鄭南榕以肉身殉道,把威權轉型中的台灣,向著自由民主的方向加速推進。她並提到,俄國侵略烏克蘭的戰事中,各種錯假訊息的認知操作,讓人警覺到言論自由的挑戰永遠都在。此時此刻,強化台灣民主的韌性是我們的責任。

總統昨晚在臉書發文表示,4月7日,是鄭南榕先生離開我們的日子,也是國定的言論自由日。

她說,33年前,Nylon(鄭南榕)以肉身殉道,把威權轉型中的台灣,向著自由民主的方向加速推進。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總統表示,在這一天,感念Nylon為了堅持理念的奮不顧身,也感謝所有在那個威權年代,為了台灣,為了自由民主,犧牲個人,歷經苦難也要挺身而出的每一位先行者。正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此刻的台灣人可以自由思想,可以大聲說話,可以沒有顧慮的爭執不同,享受與所有進步國家沒有差別的自由。

她進一步說,從威權走向民主,這數十年來的篳路藍縷,也提醒著更應該為了自己還有未來每一代的台灣人,共同珍惜並且全力守護得來不易的一切,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都不再經歷威權的壓迫傷害,永遠享有自由民主帶來的美好。

總統表示,近來,從俄國侵略烏克蘭的戰事中,各種錯假訊息的認知操作,讓人警覺到言論自由的挑戰永遠都在。威權勢力藉著這樣的操作,意圖誤導認知,分化團結,進而讓人失去對民主自由的信心。

總統說,此時此刻,強化台灣民主的韌性,「就是我們的責任」。這一代的台灣人必須有能力,因應各種新型態對自由民主的挑戰,更要持續努力打造台灣,成為更多元、透明與活躍的民主社會,為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奠定自由民主的永續基礎。

總統表示,她也認為,只要台灣人民持之以恆的訴說民主、自由的故事,記取前人的精神和貢獻,並且堅持這條守護民主、捍衛自由的路,台灣的民主將會持續壯大。(編輯:楊昭彥)1110408

言論自由日 賴清德:感念鄭南榕留下珍貴價值

2022/4/7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7日電)今天是台灣言論自由日,副總統賴清德說,鄭南榕留給台灣的珍貴價值,也不只是權利,更是一份責任。他並提醒,濫用言論自由與媒體力量是比槍砲更強大的威脅。

副總統賴清德上午在臉書發文表示,33年前的4月7日,理想家鄭南榕用生命給了台灣一對堅韌的「自由之翼」,也激起了波瀾壯闊的自由時代。

他說,當年,台灣還有萬年國代、刑法一百條和懲治叛亂條例,電視有3台聯播政令宣導,言論自由受到高壓箝制;Nylon(鄭南榕)用自己的生命,衝破了威權的桎梏與威壓,到了2022年的今天,小從里長大到總統,都由人民直選,輿論開放自由,只要有所依據,不涉毀謗造謠,諸事皆可公開評論。

副總統表示,言論自由並非理所當然,而是經過慘烈的爭取與犧牲,鄭南榕留給台灣的珍貴價值,也不只是權利,更是一份責任。

他並提醒,在俄烏及國際衝突中,看到虛假戰事資訊,意圖導引輿論方向、誤導國際對事實的認知,這種濫用言論自由與媒體力量,是比槍砲更強大的威脅。

副總統說,「識讀」能力,是讓公民有能力可以查證、判讀資訊的內容真偽,減少被誤導的機會,這是這一代大家的責任。艱辛爭取來的言論自由,不是為了濫用,而是經由有責任的行使,讓台灣能有尊嚴的自由、生活。

賴副總統表示,感念Nylon的勇氣與犧牲,他為爭取自由民主的路,點上一盞燈,延續著這份堅持,大家要努力不懈,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都能自由、生活,讓言論自由的精神與理念,繼續在台灣這塊土地持續深化、永續傳遞。(編輯:郭無患)1110407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