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中央社記者顧荃、王承中台北2日電)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宣布推出「振興三倍券」刺激消費,每人支付1000元換3000元三倍券,從7月1日起預購紙本券或綁定數位券消費方式,只要今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都可以領。
蘇貞昌上午主持「振興券方案記者會」,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發言人丁怡銘、政委龔明鑫、唐鳳、經濟部長沈榮津、內政部長徐國勇、財政部長蘇建榮、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等人出席。
蘇貞昌宣布,振興券正式名稱為「振興三倍券」,因為讓民眾的1000元變3000元,「你1000變3000,這麼好賺的事情也不是天天有的。」設計原則是「三好一溫暖」,好領、好用、好刺激、最溫暖,配合暑假上路,讓經濟發展加柴加火。
蘇貞昌表示,三倍券對象為2300萬國民,加上15萬名有居留權的外籍與陸籍配偶;對象不限年齡,只要今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都可以領。內政部長徐國勇補充,對象包括駐外人員和無戶籍的國民,但不包括外籍移工。
為了照顧弱勢,蘇貞昌說,對於120萬名中低收入戶,政府將直接匯入每人戶頭1000元,並註明「換三倍券」。
蘇貞昌說,三倍券使用時間從暑假開始的7月15日起,到12月31日止,店家收到後一週就可以到銀行兌現,換到明年3月,店家也可以再使用,用於買料進貨。
唐鳳說明三倍券領取方式,實體的紙本三倍券面額分為500元4張、200元5張,7月15日起可在1300多家郵局拿健保卡購買;也可以從7月1日起預購、7月15日起到1萬多家四大超商門市領取。
數位三倍券部分,分成信用卡、電子票證(如一卡通、悠遊卡)與電子支付(行動支付)3種方式,從7月1日起綁定,7月15日開始累積消費,滿3000元可獲得2000元回饋。信用卡將隔月帳單直接扣2000元;電子票證到超商靠卡回存2000元;行動支付則直接轉入APP帳戶2000元。
唐鳳表示,數位三倍券可以取消綁定,重新在另一個支付方式累積消費,但前面消費的金額將無法納入3000元的累計消費;數位券也在研發可讓民眾直接從ATM提2000現金出來,這樣可創造5000元的經濟效益。
使用範圍方面,蘇貞昌表示,三倍券的原則是「好用」,吃喝玩樂都可以,實體店面、護髮、美甲、餐廳、百貨公司、夜市、市場、旅遊住宿等,都可以使用。也可購買彩券、運動彩券。
不過,蘇貞昌說,使用上還是有些限制,共有11類,包括電商網購、繳稅、繳罰單、規費、菸品、保單、股票、國民年金、卡費、禮券、儲值等都排除。排除電商是因為這次疫情對實體店家衝擊最大,多數電商是獲益的,不過若是線上賣演唱會、展演等門票的電商,還是可以使用三倍券。
主計長朱澤民表示,三倍券規模將近500億元,其中武漢肺炎特別預算原本已編列110億元,另外近400億元會從經濟部特別預算970億元當中移緩濟急,若不夠再由其他部會餘額支應,經費絕對沒有問題,可在2100億元的特別預算額度內支出。
經濟部長沈榮津預估,三倍券約可創造1000億元的經濟效益。因為民眾的1000元,加上政府的2000元,總共就會有3000元,再加上平台業者及商家的打折加碼促銷優惠,「3000元將變成4600多元」,再乘上2300萬國民及15萬名有居留權的外籍配偶,就可以創造出1112億元的效果。
外界質疑為何不直接發現金2000元,蘇貞昌說,「如果發2000元,就不是3000元」,三倍券有激發消費、誘引消費的功能,直接發現金可能有人放口袋,會忘記消費,過去消費券有這種現象,所以沒有很大的效益,這次不再重蹈覆徹。
蘇貞昌也說,馬政府上次印消費券用了18億元,三倍券的印製費大概只會有上次的一半,由於三倍券分為實體券和數位券,因此要看民眾選擇使用的狀況,並未預估實體券的印製發行量。(編輯:謝佳珍)1090602
振興政策/振興券怎麼領 7大QA一次看
2020/06/02

(中央社網站)疫情緩和,接下來最重大的挑戰是如何重啟經濟。行政院2日公布刺激消費振興券詳細方案,且定名為「振興三倍券」,每人支付新台幣1000元換3000元振興券,使用時間從7月15日至12月底。誰可以領振興券?怎麼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中央社整理QA帶你一次看懂。
●誰可以領?
每人限領一份,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國民、取得居留許可的外籍或陸籍配偶都能領,新生兒在12月底前出生並取得健保卡也能領取。振興券不排富,120萬名中低收入戶不用支付1000元,政府會直接將錢撥入帳戶,作為兌換三倍券用。振興券納有居留許可配偶 總規模近500億振興券發放 政院:讓中低收入及弱勢免費取得
●使用時間?
2020年7月15日至12月31日
●發放方式?
包含紙本券、電子支付(例如台灣pay、Line Pay、街口支付)、電子票證(如悠遊卡、一卡通)以及信用卡支付4種方式。

●實體券面額多少?可以找零嗎?
實體券有200元券5張和500元券4張,等同現金、不找零、不可用於儲值。
※原則上不能找零,若攤商願意找零,方便消費者購買,不會禁止,但是消費者不能強迫攤商找零。
●實體券哪裡領?
7月15日起可在1300多家郵局拿健保卡購買,或從7月1日起預購、7月15日起到1萬多家四大超商門市領取,兌換跟領取都不用手續費。實體振興券銷售管道 首波鎖定4大超商
●非實體券哪裡領?
使用信用卡、電子支付、電子票證,7月1日起可上網登錄綁定消費載具,累積消費滿3000元可獲得2000元回饋。
信用卡:隔月帳單直接扣2000元
電子支付:直接轉入APP帳戶2000元
電子票證:到超商靠卡回存2000元
●使用範圍?
可以使用:實體店面、餐飲、夜市、傳統市場、商圈、藝文活動、旅遊住宿、高鐵與台鐵等
不能使用:電商網購、繳稅、繳罰單、規費、菸品、保單、股票、國民年金、卡費、禮券、儲值等
原則上不可以用在電商,但出售票券、提供實體經驗等電商可以適用,例如可向旅遊網站購買旅遊票券,或是線上購票看表演、展覽、比賽等。
※相關資訊以行政院公告為準,中央社會持續增補最新內容。(記者:顧荃/編輯:趙敏雅、李怡瑤)10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