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9 自由亞洲電台
中國大陸解放軍機最近在一天之內兩度繞台,前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2月19日在台灣表示,中國“一國兩制”政策失敗,而且沒想像力也沒興趣改變對台政策。薛瑞福同時肯定台灣的軍隊在應對解放軍繞台上表現非常稱職。
薛瑞福19日以“台美關係:強化印太區域安全” 在台灣國家安全研究院發表公開演講。
薛瑞福提及,2019年對於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絕不是很快樂的一年。在美國實施關稅制裁之後,中國經濟肯定會繼續放緩,當然,現在新型冠狀病毒對經濟也有一定的影響。香港在推行《逃犯條例》後引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並且至今仍在持續不斷。新疆再教育營拘留一到三百萬人,2020年對中國來說肯定也不會好過。
中國解放軍2月9日派出殲11、空警500、轟6等戰機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遠海長航訓練。時隔不到24小時,10日接連再派多架軍機在接近台灣的海域訓練,當天殲11戰機更越過海峽中線。面對解放軍機兩天內密集繞台恫嚇挑釁,薛瑞福表示,中國對台灣和區域的侵略姿態,正是美國發展印太戰略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他再次看到來自中國非常挑釁的空中活動,包括戰機和轟炸機繞飛台灣,並進行威脅性演習。他認為,不論是中國充滿信心的武力展示,或是充滿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性的行為,都顯示中國對台的“一國兩制”政策已然失敗,但他們似乎還是沒什麼想像力,也沒興趣改變他們的劇本和招數,未來還會看到這種事件繼續發生。
視頻【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訪台談台海和平】
薛瑞福認為,中國想要什麼,或是他們挑釁行動的目標是很難確認。他們對外說他們抗議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訪問華府,或許這是展現他們對美台發展關係的回應,也可能是他們利用每個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或者測試台灣的防禦能力,看看台灣如何回應他們的挑釁,每次都可以從中了解多一點。“我想就是接受他們所說這是對美台關係發展的回應表態。我認為台灣的表現非常有效率而且專業,軍事上的表現在保衛主權上非常稱職。”
薛瑞福還說,中國對台灣和區域其他地方的這種挑釁性行為,對全世界都是一種全新的威脅,是美國發展印太戰略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也影響台灣融入印太戰略、美台夥伴關係持續發展。
正如特朗普政府就任這三年來一直強調,應該把中國、中國人民跟中國共產黨區隔開來。薛瑞福認為,美國正處在一個與中國展開戰略競爭的時代,最根本的層面,是為了保持一個優勢,以便可以繼續促進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區域。
薛瑞福:“所以我們的競爭不是為了地理,也不是為了領土、水域的控制權。事實上,美國在印太地區沒有野心,除了確保自由和開放的競爭,真正的目的是促進我們所認為的普世價值的競爭。”
薛瑞福說,台灣跟美國享有共同的價值理念、生活方式、民主自由等。他相信台灣不只能保衛自己,而且會對區域安全做出貢獻。
薛瑞福在演講中,支持美台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以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美國除了協助台灣建構足夠的自衛能力,同時也將持續強化區域盟友網路的存在價值。他認為,美國不只是台灣的印太夥伴,也能做台灣與其他包括日本、澳洲以及東南亞等共同願景國家之間的橋樑。

國家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在薛瑞福演講後指出,台美友好70年夥伴關係,對島鏈地緣戰略而言,台灣一直在前哨的位置,美國是我們堅強有力的後盾,70年中華民國還是屹立不搖,台灣在民主自由經濟繁榮,堅強安全地存在,扮演前哨的責任盡到了。
霍守業:“我也明確告訴薛瑞福先生,台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的意志非常堅強,是一條不歸路,台灣人民不會接受中共所謂的一國兩制。”
台灣戰略學會研究員蘇紫雲在薛瑞福演講後分析,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在國內事務雖然有很多不同看法,可是對於中國跟北京的態度是趨於一致。包括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針對華為也採取跟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樣的角度,認為西方國家和華為不能有任何合作,這對於北約組織和美國還有五眼聯盟的情報分享,造成致命性威脅,甚至是一種特洛伊木馬。
蘇紫雲:“這點我認為是很重要的象徵,也就是說特朗普和佩洛西在國內事務是水火不容,可以看出民主黨跟奧巴馬、希拉里時代不同,他們對中國不會再抱有和平演變的幻想。比較傾向用裡根那種做法以實力維持和平。從美國看台美關係未來的走向,戰略不會變動,無論特朗普會不會連任。”
蘇紫雲指出,如同薛瑞福所說,台美安全與軍事合作深化,未來還是會有一些主要軍售案。美國會更著重軍事思維的強化,軍事演訓合作等。因為以美國國內法而言,台灣可以派駐美國路克基地F-16受訓單位,只有美國信任的盟友才可以在美國駐軍。未來可以有建設性地增加,包括陸軍、陸戰隊甚至海軍都可以擴大合作。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黃春梅、李宗翰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