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柔性凝聚軍心 影像敘事提振士氣.蔡總統深化視導後勤體系 專家籲及早應對消耗戰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10/04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4日電)中共軍事恫嚇頻次與日俱增,國軍前線部隊壓力不可言喻;相較過往,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除了改善硬體外,在軟體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文宣操作上像是擅於使用影像敘事,以不言而喻的方式提振士氣,也起了安定民心作用。

兩岸情勢隨著共機艦擾台等灰色衝突的舉措不斷下,日趨緊張,使得蔡總統走訪國軍各級部隊的頻次增加,視導重心也不僅是戰鬥單位,就連主責維修保養的後勤支援體系,也是蔡總統的視導重點。她日前前往岡山的空軍第3後指部,也是66年來首位視導該單位的國家元首。

蔡總統自許「最重視國防的總統」,不論在軟硬體建設,各界都相當肯定。相較歷任元首對待國軍的方式,軍方人士表示,蔡總統上任之初先從食衣住行的「痛處」下手,透過對外採購軍備、增加飛行員加給等方式,留住軍人並提升自我認同感。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去年漢光演習期間,由全女性官兵所組成的M110A2自走砲班表現亮眼,蔡總統今年就特別去駐地台南的陸軍砲兵第43指揮部視察演練狀況。

女性官兵逐漸增加,蔡總統每次到部隊參訪,只要遇到有留下來陪同官兵用餐的時候,主桌旁都會安排女性官兵一同用餐,這也是她作為女性領導人,最明顯且清楚的鼓勵效應。

此外,蔡總統上任以來,軍方文宣操作上,開始重視影像敘事,以不言而喻的方式,將所謂「彩蛋」置放照片、影片中,再藉由社群網路、媒體的報導,達到政治宣傳、凝聚士氣等不同面相的效益。

舉例來說,蔡總統9月22日赴澎湖慰勉駐防在馬公基地的IDF經國號戰機「天駒部隊」,空軍在棚廠中擺放3架IDF戰機,並在戰機前方置放由中科院研製、具備對中國沿岸機場關鍵設施打擊能力的萬劍彈、天劍二、響尾蛇飛彈,透過類似「開箱」風潮的影像,呈現出「秀肌肉」既視感。

另外,軍媒「軍聞社」近期刊載一張蔡總統在子儀軍艦甲板上與官兵合影照片,照片後方的Mk13發射架上的彈體,有別於過往藍色彈身的訓練彈,架上的彈體為白色「戰彈」,傳達出「海軍準備好了」的訊息,事後被眼尖軍事迷發現,多家媒體開始報導迅速的在網路上獲得聲量。

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日前子儀軍艦上官兵向澎湖手搖杯店家訂購百杯飲料,卻因緊急出港攔截共軍不得不棄單;事後蔡總統前往原店家購買百杯同樣的飲料慰勞海軍官兵,不僅告訴官兵「我將遲到的飲料帶來了」,還在臉書粉絲團上傳一張飲料杯上題字「勤務辛苦了,國家感謝你們」的照片,獲得了數十萬的按讚、上千次的轉載與分享。

一名不願具名的軍方人士分析,過去因歷史因素使然,軍方對於民進黨的認同感相對較低,這也迫使蔡總統必須格外努力,試圖在國軍歷經「洪仲丘案」等低靡時刻,挽回民眾對國軍的信賴。

這名人士也說,這幾年觀察下來,軍方內部士氣已在歷次救災、武漢肺炎派員進行消毒,贏得國民掌聲,也獲得凝聚力,雖然一度在敦睦艦隊染疫事件中一度受挫,但因近期中國頻頻對台文攻武嚇大環境下,無論是民眾的支持、內部的凝聚力都來到最高點,但要注意的是,國軍必須持續進步,「避免被負面消息再度拖累」。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認為,蔡總統是務實的和平主義者,主張必須靠實力才能擁有真正的和平,而台灣的國防力量已經許久沒有強化,也因此在軍備上面,除了落實國艦國造、國機國造等國防自主項目外,也對外軍購各項武器,同時近期特別強化後備、後勤,並將其提升到戰略層次,因為蔡總統相當清楚,只有增加自己的防衛實力,才能夠確保和平。(編輯:張均懋)1091004

蔡總統深化視導後勤體系 專家籲及早應對消耗戰

2020/10/04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4日電)因應兩岸情勢及灰色衝突不斷,總統蔡英文近期頻訪國軍戰鬥部隊,並深化視導例如負責空軍戰機維保的空軍三指部等後勤體系;學者認為,台灣應及早因應「後勤戰爭」,避免落入消耗戰圈套。

兩岸情勢近期日趨緊張,且共軍機艦擾台等灰色衝突的舉措不斷,蔡總統除走訪國軍各級部隊的頻次增加;較之過往,近期還深化視導空軍第三指揮部、工兵訓練中心等後勤體系,並多次強調「無數的後勤單位付出,才能讓三軍部隊達成任務」。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認為,過去這些後勤單位都不是國軍的主角,但實際上,像三指部等後勤單位的工作士氣,攸關武器裝備能否正常運作的關鍵。

另外,工兵是戰鬥支援部隊,不僅是架橋鋪路,在反登陸作戰時還可以設置水下障礙等,更是不對稱作戰的關鍵部隊;而提高後備部隊的戰略高度,讓後勤單位的受重視程度跟戰鬥部隊一樣,有助於提高整體的國軍戰力。

蘇紫雲提到,共軍機艦頻頻繞台可說是消耗戰的一環,空軍司令部因此多編列明年度維修保養的預算,並強化後勤及支援單位,但即便共軍繞台屬消耗戰,共軍實際的消耗速度會來得比國軍還嚴重。

他指出,原因在於中共戰機的引擎壽命約只有美系戰機的1/4,且受限材料科學的可靠性不佳,大修的間隔更短;依照印度、馬來西亞的公開資料,中共SU-30戰機的妥善率大約只有43%至53%之間。

蘇紫雲說,現行中共新式戰機的妥善率初步估計應只有6成,且戰機又必須部署在東、北、西、南、中部等戰區,每個戰區能操作的新式戰機數量有限;加上中共近期除了侵犯台灣ADIZ外,也擾亂日本ADIZ,又要應付美軍的抵近偵察、中印邊界以及南海等,任務相當繁重。

蘇紫雲提到,近期中共侵擾台灣ADIZ的機型,都是運8、運9系列的慢速機,使用這類飛機可以節省戰機的損耗;這就是所謂節省、集中成本效益的「後勤戰爭」,台灣同樣也必須注意後勤維修保養相關議題。

國軍首名具有博士學歷、教授資格的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中將受訪認為,中共透過機艦擾台方式刺探台灣的軍事能量,「國軍如果應變,就是消耗;不應變,就是消極」;目前國軍3型主力戰機均已成軍超過20年、且屆中壽期,台灣有必要調整相關策略,甚至派遣慢速機升空應變。

張延廷指出,共軍運8若加滿油,一次最多可滯空飛行約8小時,但國軍升空監控的戰機平均只能監控1小時,且依目前情勢推測,未來一年只會比上一年緊張。

張延廷表示,有鑑於此,台灣應派遣慢速機升空監控,但因國軍的慢速機數量有限;因此,他主張應籌購輕型偵察機,或購買能長時間滯空的無人機升空監控,避免增加戰機後勤維修保養的時間。

張延廷建議,三軍部隊除了持續強化後勤部隊外,也應列出清單,將所謂「戰略上的廢物及包袱」清除,將人員移轉、強化海空軍等後勤單位,並減少運輸部隊;其原因在於募兵制實施後,每一名官兵應具有多專長功能,故不應出現駕駛兵,而是每一名官兵都需學會基本駕駛技巧,達到多專多能狀態。

「不管海軍、空軍,在中國頻頻擾台情況下,要如何維持飛機、船艦妥善率,是必須要面對且面臨的課題。」一名國防部官員認為,空軍的發動機、海軍的主機,當運轉到特定時數後,就必須進行同等時數的保養,因應近期共軍擾台,海空軍裝備就像汽車快速累積里程數一樣,保養期程隨之縮短,導致經費、油料、定更(定期更換)頻率增加,後勤人力負荷相對隨之成長。

對此,國防部官員表示,維持基本物料的供補都沒有問題,但台灣並不具備某些機艦零件的產製能力,常會面臨料件三高(高單價、高故障、高交期)問題,同時還必須考量庫存數量;因此,類似近期高張力的兵力派遣,考驗的不只是第一線執勤官兵,更考量國軍後勤物料運補的專業能力。(編輯:林克倫)1091004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