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0日電)美國財長葉倫訪問中國,被認為是美中關係趨向緩和的象徵之一,但葉倫訪中期間說出的「世界夠大足以讓美中繁榮發展」,被認為落入中方的話術;而她在會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時突兀地三鞠躬,也引起爭議。
此外,葉倫(Janet Yellen)訪中期間還私下宴請了數名中國女性經濟界人士,讓一些持愛國立場的中國民眾,對這些出席宴會的學者出言辱罵。
葉倫於6至9日訪問中國,共在北京停留達3晚。據駐北京外媒觀察,與以往美國部長級官員的訪中行程相較,葉論這次訪問,屬於近年來少見的較長行程。
根據媒體報導,她先後出席了4場公開會見,分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副總理何立峰、財政部長劉昆及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兼副行長潘功勝等4名中方要員會晤或會談。與其他訪中的美國官員相較,行程安排相對寬裕。
由於以往對中言論相對溫和,葉倫被視為目前美國政府閣員中,居於少數的對中「鴿派」。而在訪中期間,不論會談還是記者會,葉倫的談話也大致符合這一預期。
不過,葉倫8日晚間在美國駐中大使館為她舉行的記者會上,說出的「我們相信,世界足夠大,足以讓我們兩國(美中)繁榮發展」一語,被認為落入了中方對美中關係定義的話術,也因此被中國媒體廣為報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2年2月擔任國家副主席訪美前,率先提出「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一說;在他掌權後,此語即成為他向歷任美國總統表達的中美關係標準話語,並被中國外交系統廣為採用,成為標準調門。
此外,葉倫會見何立峰時,出人意料地向何立峰三鞠躬,則是她此行最引起爭議之處。從畫面中,葉倫此舉不但讓何立峰後退讓她鞠躬,她的助理還連忙上前攙扶,事後並受到部分美國輿論質疑及議論。
據路透社等美媒報導,紐約大學退休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對此表示,「鞠躬並非被普遍接受的禮節之一」;布希政府白宮高階官員布雷克曼(Bradley Blakeman)則直言,美國官員「永遠、永遠、永遠」不會鞠躬,這種表現如同葉倫「被召喚」到何立峰的辦公室,「中國人最喜歡搞這一套」;一名前國務院官員則認為,「這不可能是標準流程」 。
除了上述4場公開會見,葉倫8日還在北京私下宴請數名中國年輕女性經濟界人士,包括經濟學人集團中國區總裁劉倩,科幻小說「北京折疊」作者、擁有北京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郝景芳等人,同桌者含葉倫在內共有10人。
然而,一些中國民眾卻對葉倫這場宴會大肆批評,其中包括「但凡去的,肯定默認是親美派」、「美國官方認證的反賊」、「現形了吧?潛伏得可深著呢」、「帶路黨不分男女呀」等具侮辱性的字眼。(編輯:邱國強/陳沛冰)1120710
耶倫結束訪華,向中國官員“三鞠躬”引發爭議
2023年7月10日 美國之音 金谷
台北—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於週日(7月9日)結束四天訪中行程,不過週六她在北京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時的舉動卻引發爭議,被批評為“外交失禮”。視頻顯示,耶倫在與何立峰握手時頻頻鞠躬,看似卑躬屈膝的態度引髮美國許多人士強烈不滿。
從兩人會面的畫面顯示,笑容可掬的耶倫走向何立峰,雙手緊握何立峰的手,身型相對矮小的耶倫一邊寒暄一邊頻頻點頭,至少鞠了三次躬,而何立峰始終只伸出單手,還稍微後退一步,似乎刻意給耶倫有更多的“叩頭”的空間。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發推文表示,“我希望有人告訴美國官員,與中國官員握手時要站直。”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的高級防務分析師德里克·格羅斯曼(Derek Grossman)則在推文貼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的畫面與耶倫鞠躬的照片做比對,相比之下布林肯顯然“站得很直”。
印太新聞專頁(Indo-Pacific News – Geo-Politics & Military News)也發表推文說,“如此鞠躬絕對是過分的,而且給人一種屈服的感覺。太丟臉了。”
前天安門學生運動領袖王丹在直播中說,耶倫的舉動活脫脫是“叩頭”的表現,一副要下跪的樣子。他的推文表示,“耶倫訪華,在何立峰面前三鞠躬,讓人不忍目睹。美國政府在獨裁者面前,到底為什麼如此低聲下氣?!”
前紐約市長魯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則發推文語帶諷刺地說,“耶倫將接受兩週的背部康復治療。連續向中共鞠躬拉傷了她背部的肌肉。” 朱利安尼並說,“美國人不低頭!”
布什政府時期的白宮高級幕僚布拉德利·布萊克曼(Bradley Blakeman)告訴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美國官員永遠、永遠、永遠不會這樣鞠躬。這看起來她(像學生)被叫到了校長辦公室,這正是中國人喜歡的政治映像。”
紐約大學名譽教授、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孔杰榮(Jerome A. Cohen)則說:“鞠躬絕非公認外交禮儀的一部分。”
推特上也不少人推文諷刺說“耶倫瘋狂鞠躬,因為美國需要中國的錢”、“耶倫向新冠病毒的起源鞠躬”。不過也有人表示,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於2009年訪日時,也曾跟日本天皇近90度鞠躬,事後奧巴馬錶示那是尊重的表示,別無他意。
耶倫於週日結束訪華,週日她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儘管兩國存在深刻分歧,但雙方仍將尋求“更頻繁的溝通”。耶倫上月曾表示,美國與中國去風險是肯定的,但脫鉤絕對不可以。她說:“我們和中國都能從盡可能開放的貿易和投資中獲益,如果我們試圖與中國脫鉤,那將是災難性的。”
學者則分析,中國高度重視耶倫此次訪華之行,凸顯的是中方也不願與美國脫鉤,而且中國經濟困境仍待美國和外資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