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中國蒐集西方社群媒體情資,大規模監控西方網路言論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2/1/1

(中央社華盛頓1日綜合外電報導)華盛頓郵報報導,中國正把對國內網路的監控手段轉為對外,深入蒐集臉書、推特等西方社群媒體的資料,為政府機構和軍警單位蒐集外國目標的情資。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指出,中國過去10年開發出「輿情分析軟體」,大範圍監控國內網友和媒體的政治敏感言論,而該報審查300多份中國政府從2020年起對外招標的文件、合同和公司檔案發現,中國開始把這套手段用在海外,採購軟體從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和其他西方社群平台蒐集情資。

這些文件可通過中國國內政府的公開招標平台取得。文件中還顯示,包括中國官媒、宣傳部門、警察、軍方和網路監管機構等,都在採購更新或更精密的系統以蒐集數據。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像是一家中國官媒斥資32萬美元(約新台幣887萬元)採購軟體,蒐集外國記者與學者在推特、臉書上的言論。北京警方花費21萬6000美元採購情報程式,用來分析西方提到香港和台灣的內容。新疆的網路中心則招標,要把在海外取得的維吾爾文內容進行編目。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分析師說,「現在我們能夠更了解反中國人士的地下網絡」。他工作的單位負責向中共中央宣傳部回報。

他說,他們曾經被下令製作一份數據報告,說明與北京高層領導有關的負面內容如何在推特上傳播,包括個別學者、政治人物與記者的簡介。

他們還有一套示警系統,用來即時回報有損北京利益的趨勢。

中國政府的部分預算,還包括替警方和宣傳部門,購買並持續保有一些國外社群平台帳號。

採購內容從小型自動化程式,到花費數以十萬計美元、必須24小時配備人力,動用以英語為母語人士和外國政策專家的大型企畫案都有。

根據文件描述,高度客製化程式可以蒐集個人社群媒體帳號的即時數據,有些可以追蹤包括美國選舉等議題的廣泛趨勢。

華郵無法審閱系統蒐集到的數據,但根據4名在北京工作、直接參與政府輿情分析的消息人士指出,中國採購的軟體系統,可以自動蒐集臉書、推特即時數據,儲存在中國國內伺服器,以供分析。

像是「中國日報」在2020年7月以30萬美元採購「外國人士分析平台」,招標書上寫道:「在中美貿易談判和香港暴動事件的背景下,輿論戰的艱鉅性和必要性日益顯著。」

招標書列出程式的明確事項,要挖掘推特、臉書和 YouTube的數據,以取得「知名西方媒體記者」和其他「政治、商業和媒體圈的關鍵人物」的數據。

招標書中說,「我們正與美國和西方媒體競爭,話語權的爭奪戰已開打」。

他們要求程式24小時運行,能標示出目標人物之間的關係,揭露人際「派系」,衡量人物的「中國傾向」,並建立一個警報系統,自動標記「對中國的不實訊息和報導」。

華郵審查文件發現,在列出技術規格的投標書中,90% 以上都勾勒了類似「中國日報」投標書裡的示警系統。

兩名政府約聘輿情分析師告訴華郵,當系統偵測到「敏感」內容時,就會透過簡訊、電子郵件與專用電腦顯示器等,自動傳送警報。這兩人為匿名受訪,因為他們未獲授權接受外國媒體訪問。

推特和臉書都禁止在未經事先授權的情況下,自動蒐集其平台數據。推特的政策還明確禁止開發人員蒐集可以用來推測用戶政治立場、種族或人種的數據。

臉書沒有回應是否對監控知情,或提供軟體的數家公司、大學和官方媒體,是否被授權在其平台上蒐集數據。

中國外交部並未回覆置評要求。(譯者:戴雅真/核稿:徐崇哲)1110101

美媒:中國網監觸角伸向國外,用數據分析工具壓制網上異見

2022年1月1日 美國之音

華盛頓— 據美國媒體報導,中國正在將其互聯網監控的科技觸角延伸到防火長城外,從西方社交媒體挖掘異見者言論,並向中國政府的安全部門提供批評中外批評者的個人信息。

《華盛頓郵報》說,通過檢閱數百份中國招標文件、合同和公司文件後發現,中國政府常常使用的、用於檢測網上政治敏感信息的“民意分析軟件”也被用於推特和臉書這樣的牆外社交媒體平台,目的是收集外國目標的信息。

報導說,中國不僅使用其原有的軟件收集數據,還投資於更複雜的項目。據報導,中國一個國營媒體使用花費32萬美元打造的一款軟件深挖推特和臉書上的信息,創建了一個外國記者和學者的數據庫。據報導,這個名為“外籍人員分析平台”的項目旨在挖掘推特、臉書和YouTube等社交媒體平台,獲取“西方知名媒體記者”以及“政界、商界和媒體界關鍵人員”的數據。

另外,中國還用數據收集工具項目觀察和分析正在香港和新疆地區使用的西方和外國語言。《華盛頓郵報》報導說,這一行動自2020年初以來一直在進行中。

另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當局正在使用複雜的數據調查軟件在海外社交媒體平台上搜查批評北京當局的言論,目標是中國留學生和外籍人士,並試圖讓他們噤聲。

報導說,中國政府已經建立了廣泛的數字基礎設施和安全機制,在國內平台上控制異見。中國政府正在不遺餘力地擴大其互聯網搜索範圍,找出並壓制那些在推特、臉書和其他國際社交媒體上批評中國的人。

《紐約時報》審閱了政府採購文件、法律檔案、還採訪了一名政府合同商和六名受到警方施壓的人員。報導說,為了追查這些人員,中國國安部門使用先進的調查軟件、公共記錄和數據庫查找他們的個人信息和國際社交媒體信息,這些行動有時針對生活在中國境外的人。警察追查的持不同政見者包括在國內翻牆上網人員、居住在海外的中國人,甚至其他國家的公民。

《紐約時報》提到,一名在澳大利亞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因為在推特上創建了一個嘲諷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帳號,招致中國警方登門“拜訪”其國內的父親,通過視頻對話強迫她刪掉帳號。

在2020年5月的一次視頻通話中,這名身著制服的國安工作人員對這名留學生說:“我今天是來找你父親的,我們平時跟你父親也保持溝通,你可以對我們的通話錄音錄像……我跟你講,你在推特上發那些東西是絕對不可以的……回國之後馬上來找我們。”

另外,中國各地警方也在積極與科技公司和網絡技術專業人士合作,調查海外的意見者信息。報導說,上海警方向一家科技公司提出了每調查一個海外賬號支付1500美元的酬勞。該公司的消息人士說,他利用美國的選民登記冊、駕照記錄和黑客提供的數據庫來查明含有敏感信息帖子背後的個人身份。他說,網上發布的個人照片可以用來推斷用戶地址和朋友。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