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院跨黨派議員提案 禁美企贊助北京冬奧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5/28

(中央社華盛頓2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2名跨黨派議員提案規範,贊助2022年北京冬奧會、與之有生意往來的美國企業,不得向聯邦政府與設施銷售其產品或服務,其中包括軍事基地。

這項提案內容較眾院共和、民主兩黨領袖已提建議更進一步,成為美國國會兩黨對中國從新疆人權到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來源透明度等議題普遍感失望的徵兆。

提案的共和黨籍眾議員瓦爾茲(Mike Waltz)表示:「觸碰他們的底線,似乎是最終吸引他們注意的唯一方式。」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他們要麼與聯邦政府做生意,要麼將繼續贊助北京冬奧。我們必須讓他們做出選擇。」

曾是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成員的瓦爾茲,明天將與曾任國務院官員的民主黨籍眾議員馬里諾夫斯基(Tom Malinowski)共同提案。瓦爾茲目前是眾院軍事委員會(Armed Services Committee)成員,馬里諾夫斯基則為外交事務委員會(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成員。

馬里諾夫斯基聲明指出:「我們不應在從事種族滅絕和人道犯罪的國家舉辦奧運。」

中國始終駁斥在新疆等地侵犯人權,並指稱來自外國的批評聲浪是干預內政。北京宣稱是在對抗恐怖主義,並對新疆這個西部地區的成人提供經濟機會及教育孩童。

預訂明天提出的這項法案明定行政機關主管和國防部,不得與「2022年北京冬奧和帕運組織委員會,或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有業務往來」的人或公司簽約。

若企業撤回對北京冬奧贊助支持,這項禁令就會取消。北京冬奧預定2022年2月4日揭幕。(譯者:徐睿承/核稿:嚴思祺)1100528

美議員提案制裁北京冬奧贊助商

2021-05-28 自由亞洲電台

國際社會對抵制北京冬奧會的呼聲愈演愈烈。美國衆議院兩黨議員提出議案,將制裁贊助北京冬奧的企業。在此之前,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曾公開表示, 美國應該對北京冬奧實施“外交抵制”,拒絕派遣政府代表團出席北京冬奧。 抵制是否可行?

衆議院兩黨提案 制裁贊助北京冬奧會的公司

美國國會兩黨衆議員提交法律提案,將禁止贊助2022北京冬奧會、或與之有生意往來的公司,向聯邦政府或包括軍事基地在內的聯邦設施出售其產品或服務。

提案發起人之一、佛羅里達州共和黨衆議員邁克·沃爾茲(Mike Waltz)表示:“觸碰他們的底線是唯一能引起他們注意的事情。(這些公司)他們要麼與聯邦政府做生意,要麼繼續贊助北京冬奧會。但是我們要讓他們作出選擇。”另一位提案發起人、新澤西州民主黨衆議員、前國務院官員湯姆·馬林諾夫斯基(Tom Malinowski)說:“我們不應該在實施種族滅絕和危害人類罪的國家舉辦奧運會。”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員馬明漢(Michael Mazza)告訴本臺,他曾在撰寫的報告裏指出,北京應被剝奪舉辦冬奧會的權利,以此作爲對中國許多不當行爲的制裁,但並未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支持。

專家:抵制不會短期見效 但體現了國際共識

那麼,國際社會應該如何採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來抵制北京冬奧會,並以此讓中共當局就侵犯人權的政策做出改變呢?

美國喬治城大學歷史學教授、新疆問題專家米華健(James Millward)認爲,相關抵制並不一定會馬上生效,但可以向中國和無恥追逐利潤的國際奧委會傳達信息:“如果一個人因爲抵制一家餐館而不去喫飯,那抵制會馬上生效嗎?餐館會關門嗎?不一定,或者不是馬上。至少,抵制的呼聲表達了世界對新疆和其他地區維吾爾人及其他少數民族羣體被鎮壓、被漢族同化的震驚。抵制奧運會的威脅也不見得會使中共一夜之間改變政策,但它向中共發出強烈的信號,即習近平的政策令人反感,震驚民主世界。”

聯合國獨立小組在2018年就曾表示,據收到的可靠報告顯示,中國新疆拘留營中關押了至少100萬維吾爾人和其他穆斯林。中共當局將其描述爲消除極端主義的職業培訓中心,並反駁一切指控。

米華健建議說:“國際奧委會可以將北京冬奧會推遲一年,鑑於新冠全球大流行以及許多國家到明年2月都不會接種到疫苗,出於公共衛生的考慮,這將是一個謹慎的步驟。北京有機會扭轉並開始彌補對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鎮壓,如果這一進程迅速開始,北京冬奧會可能會在2023年更正常地舉行。”

美國國會週五提出的這項議案明確指示行政機關負責人和國防部,不得“與2022北京冬奧會和殘奧委員會或國際奧委會進行商業合作”的公司或個人簽訂合同。如果公司撤銷對北京冬奧會的贊助支持,這項禁令將被取消。據北京冬奧會官網顯示,主要合作伙伴包括可口可樂、保潔等世界著名品牌。

抵制2022北京冬奧(自由亞洲電臺製圖)
抵制2022北京冬奧(自由亞洲電臺製圖)

佩洛西提出“外交抵制”

曾就抵制北京冬奧與國際奧委會進行交涉的旅美法律學者滕彪認爲,抵制北京冬奧會困難重重,首當其衝的是運動員的利益。但一旦運動員加入抵制,將對北京造成重大打擊。

“最重要的是各國的奧委會、運動員不參加北京冬奧,這個目標很難實現,但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滕彪說。“對運動員來說,他們失去了一次比賽的機會對他們不太公平,但是國際奧委會讓他們處於兩難的境地。如果運動員去北京參賽的話,對他們的職業生涯也不光彩。”

滕彪認爲,抵制歸抵制,效果還需長期檢驗。一旦國際社會聯合起來掀起抵制北京冬奧會的熱潮,將對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產生重大影響:“抵制越來越多之後,中國政府再裝聾作啞也無濟於事。這種壓力會越來越大,積累下來,尤其是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政策就會改變,從原來的合作關係越來越走向對抗,這樣中國的外交就會到處碰壁。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幾年局勢會朝着這個方向走。”

如果完全抵制冬奧會比較困難的話,美國衆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建議實施另外一種形式的抵制。她於5月18日呼籲美國對北京冬奧會進行“外交抵制”,以就人權問題向中國政府施壓。她表示運動員和教練可以參加比賽,但美國不會派遣任何政府代表團出席北京冬奧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隔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對佩洛西的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我們敦促美方有關議員停止利用奧林匹克運動搞卑劣的政治把戲,不要站在各國運動員和冬奧運動愛好者的對立面。”


記者:一冰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