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議員提「台灣獎學金法」(Taiwan Fellowship Act),提供美官員更了解台灣,強化美台關係!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0/06/27

美國國會議員26日提出「台灣獎學金法」草案,提供美國聯邦官員為期2年的獎學金,學習中文並深入了解台灣與印太區域。(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美國國會議員26日提出「台灣獎學金法」草案,提供美國聯邦官員為期2年的獎學金,學習中文並深入了解台灣與印太區域。(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26日專電)美國國會議員今天提出「台灣獎學金法」草案,提供美國聯邦官員為期2年的獎學金,學習中文並深入了解台灣與印太區域,增強官員專業並強化美國對印太民主夥伴承諾。

台灣獎學金法」(Taiwan Fellowship Act)今天由參議員馬基(Edward Markey)、盧比歐(Marco Rubio),以及眾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貝拉(Ami Bera)與共和黨首席議員約霍(Ted Yoho)分別在參眾兩院提出。

這項跨黨派議員共同提出的「台灣獎學金法」草案,計畫以美國國會在1994年針對日本的「曼斯菲德獎學金」(Mike Mansfield Fellowship)為藍本,提供美國聯邦政府官員為期2年的獎學金,供他們學習中文、更深入了解台灣與印太區域政經情勢,增加美國官員專業知識,並加強美國對印太地區民主夥伴承諾。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法案草案首先重申台灣關係法與亞洲保證再倡議(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承諾,並指出儘管中共採取行動將台灣孤立於外交友邦,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內的國際組織之外,但台灣已成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大流行因應的全球領導者,捐贈超過200萬個醫療口罩與其他醫療設備給美國,成立台灣獎學金計畫是對擴大民眾往來的支持。

馬基在新聞稿中指出,「台灣獎學金法」將建立持久的個人關係與專業知識,加深美台合作。在中國持續在國際孤立台灣之際,這項法案展現對台灣堅定不移的承諾。盧比歐則表示,這項獎學金計畫將能繼續加強美台雙邊與文化交流,促進符合美國價值觀與利益的自由開放印太地區。

約霍表示,「台灣獎學金法」是長期投資,增加美國官員對台灣的專業,也增強美國未來對印太地區的了解,對穩定日益受到中共威脅的區域至關重要。貝拉則指出,美台存在穩固的夥伴關係,這項法案將使美國官員能對印太地區有更深入了解,並在返回美國後提供更完善的決策訊息,進一步增強關係。(編輯:高照芬)1090627

美議員聯手提案讓聯邦政府人員到台灣學習工作強化美台關係

2020年6月27日 美國之音 鍾辰芳

華盛頓—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跨黨派重量級議員星期五(6月26日)提出一個新法案,預計每年撥款3200萬美元供聯邦政府公務員到台灣參加兩年研究交流項目,以強化美台關係並“推進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價值與利益。”

《台灣研究獎學金法案》 (Taiwan Fellowship Act)是由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民主黨資深議員馬基、外委會成員魯比奧、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貝拉及外委會亞太小組資深共和黨議員約霍共同提出的。

議員們在一份共同聲明中說,這個法案是仿效美國與日本之間成效良好的“曼斯菲爾德研究獎學金”(Mansfield Fellowship)項目,設立一個為其兩年的研究交流項目,讓美國聯邦政府3個分支:行政、立法及司法部門的僱員可以到台灣學習、生活與工作。在項目結束後,這些學員將可以在返回原來服務單位時“更好地推進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價值與利益,特別著重於加強美國與台灣的戰略夥伴關係。”

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 R-FL),這個跨黨派的法案將持續加強美台雙邊及文化關係,這個仿效美日曼斯菲爾德獎學金的研究項目,“將為美國推動自由開放印太地區、推進美國價值利益的努力加分。”

“在中國有計劃在全球舞台孤立台灣之際,讓我們最有資格的公務員到台灣交流,是我們對台灣毫不動搖承諾的公開展示,”參議員馬基(Edward Markey, D-MA)說。

他說,“美國與台灣2300萬人民活躍民主的戰略夥伴關係,持續在各個領域加強交往與合作,例如貿易、人權、法治、安全及對全球大流行的奮戰,《台灣研究獎學金法案》以建立持久的個人與專業關係深化美台合作,那個關係在兩年派駐台灣後還可以持續很久。”

眾議員約霍(Ted Yoho, R-FL)說,《台灣研究獎學金法案》是一個早就應該做的投資,以支持美國聯邦政府中台灣專家的專業發展,“這個項目對於加強美台關係極為重要,它使重要政府機構的聯邦僱員通過美國的親近盟友的視角深入了解印太地區。”他說,這個法案“將強化未來多年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存在和專長,對日漸遭到中國共產黨威脅的地區恢復穩定極為必要。”

眾議員貝拉(Ami Bera, D-CA)說,美國與台灣有堅強及穩固的伙伴關係,通過《台灣研究獎學金法案》建立交流項目將可以進一步強化這個關係,“它讓美國聯邦僱員到台灣生活與工作,增加他們對印太地區的知識,讓他們返回美國後能對美國的決策提供更好的信息。”

在聲明中,參議員馬基同時也感謝設於馬薩諸塞州的“西太平洋研究項目”(Western Pacific Fellowship Project)為擴大美國政府的專業以及與全世界最重要地區的關係播下概念的種子。

“西太平洋研究項目”成立於2019年,根據其網站,這個非利益組織的宗旨是要增進下一代美國、東亞及南亞地區的政府公務員對印太地區的專業知識,其顧問委員會包括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卜睿哲、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戴維森學院政治學教授任雪麗等。

根據條文,《台灣研究獎學金法案》的目的包括:1) 通過讓美國政府臨時調派任一部門官員,以“台灣中央當局或台灣民間機構的研究員身份”到台灣以普通話進行密集學習,以進一步加強美台戰略夥伴關係並擴大對印太地區的理解;2) 提供美方合格人員學習普通話中文,擴大他們對台灣政治經濟及印太地區的理解; 3) 更好地推進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經濟、安全與人權利益;4) 鼓勵進一步擴大其他人文交流,包括擴大富布萊特學者(Fulbright Scholars)項目、國際訪問領導人(International Visitors Leadership)項目,及其他允許台灣人民到美國工作與學習的交流項目。

法案提到《台灣關係法》及《亞洲再保證倡議法》(ARIA)的相關條文精神,指出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社會採取有計劃的行動孤立台灣,排除台灣參與國際衛生組織,但台灣在全球應對新冠疫情的努力中卻成為一個全球領先者,還捐贈超過2百萬口罩及其他醫療物資給美國,設立美國與台灣的獎學金項目“將支持美國總統2017年的《國家安全戰略》中,關於擴大民間交流的主要優先事項。”

法案規定,這個項目由美國國務卿設立,提供不少於10個名額的兩年研究計劃,聯邦政府僱員以暫時藉調到美國在台協會的身份參加項目,並且由國務院及美國在台協會決定其工作內容。在法案生效後30天內,美國在台協會應該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或另一個適當實體展開協商,以便就參與成員第2年在台灣機構的工作和安排簽署協定。

條文規定,第一年學員在台灣將學習普通話中文;台灣的人民、歷史與政治環境;影響美國與印太地區關係的議題。第二年,學員將在國務院及美國在台協會同意下,在台灣的政府機構,包括國會辦公室、行政部門,或與美國政府有聯繫的民間機構工作。

此外,法案對於參與者的資格及責任以及政府給予的福利和補貼等都有詳細描述,在資金方面,2021財年將以50萬美元啟動這個項目;2021和之後項目經費,每年是3200萬美元。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