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報告:商務部未克盡職責阻止敏感技術流入中國軍方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1/6/2

美國國會顧問機構報告指出,美國商務部未能克盡職責保護國家安全,並避免讓敏感技術流入中國軍方手中。(中央社)
美國國會顧問機構報告指出,美國商務部未能克盡職責保護國家安全,並避免讓敏感技術流入中國軍方手中。(中央社)

(中央社華盛頓1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路透社看過的美國國會顧問機構報告,美國商務部未能克盡職責保護國家安全,並避免讓敏感技術流入中國軍方手中。

這份「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報告預計今天對外公布,內容指出,商務部在建立出口至中國前應接受審核的敏感技術清單方面一直行事緩慢。

報告指出,依據2018年一項法律規定,商務部應建立新興和基礎技術清單,此事若有延宕,恐加劇國安風險。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這份標題名為「未竟事業:出口管制和外國投資改革」(Unfinished Business: Export Control and Foreign Investment Reforms)的報告指出,受託鞏固美國出口管制法的商務部「迄今未能履行其職責」。

商務部在聲明中拒絕直接回應名單付之闕如一事,但強調已公布4項管制新興技術的規定,且即將制定完成更多規定。

聲明也指出,商務部已擴大軍事端用戶規範,並將企業加入實體清單,該實體清單限制美國供應商銷售產品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海康威視等企業。

美國國會2018年收緊出口政策和審查外國投資的程序,以因應中國實體取得美國敏感技術、並將民間創新技術用於軍事。

這份報告質疑清單建立延宕2年多一事是否應由商務部督察長辦公室進行調查,同時也質問執行出口管制的權責機關是否應委託另一個機關執行。(譯者:李佩珊/核稿:嚴思祺)1100602

國會機構報告:美商務部在防止敏感技術落入中國軍方方面未盡到責任

2021年6月2日 美國之音 莉雅

華盛頓— 美國國會的一個機構在星期二(6月1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說,在保護國家安全和防止敏感技術落入中國軍方手中這個方面,美國商務部未能盡到自己的責任。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在這份題為《未完成的工作:出口管制和外國投資改革》的問題簡介報告中說,商務部在製定一份敏感技術清單方面動作遲緩。這些技術在出口到中國之前應受到仔細的審查。

報告指出,2018年,由於中國實體力圖獲取美國的敏感技術,而且美國對中國軍民融合戰略和像“中國製造2025”這樣的產業政策帶來的風險有了更大的認識,國會收緊了美國的出口政策和審核外國投資的程序,通過了《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FIRRMA)和《出口管制改革法》((ECRA),以加大向中國等對手出口關鍵技術的難度。

這份報告說,定義一份“新興和基礎”技術清單是實施《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和《出口管制改革法》的關鍵部分。

“自這些法案於2018年成為法律以來,該清單的製定出現了重大延遲,而且程序和方法也不明確。該清單將支持制定這兩項法案指導下的新控制措施,並確定現有控制清單未涵蓋的其他國家安全風險。在製定《出口管制改革法》時,國會委託美國商務部履行其加強美國出口管制法律的意圖,但商務部迄今未能履行其職責,”報告做出結論說。

報告認為,對什麼是新興技術和基礎技術缺乏明確界定,阻礙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履行責任的能力,而在製定這些定義方面的多年拖延可能會加劇國家安全風險。

這份報告說,根據法律,被定義為新興和基礎技術的一系列技術會使某些交易必須提交申請,從而由外國投資委員會對高風險交易進行審查。在沒有這樣一份完整清單的情況下,外國投資委員會繼續在沒有這一額外指導的情況下運作,並可能在審查交易的能力方面受到限制。

路透社報導說,美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沒有直接回應還沒有製定這樣一個清單的問題,但提到,它已經發布了四項關於新興技術控制的規則,而且更多的規則即將出台。

商務部還表示,它已擴大了最終軍事用戶的規則,並將一些公司添加到其實體名單中。這些實體名單會限制美國供應商向華為技術和杭州海康威視等公司銷售產品。

拜登政府的商務部4月8日把七家中國超級計算機公司列入了“實體清單”,原因是這些公司從事危害“美國國家安全或美國外交政策利益的行為”。在特朗普政府任內,商務部已經把數十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華為、中芯國際等都名列其中。

這份報告提到了商務部所採取的一些行動,包括提議對可以讓開發生物武器變得更容易的基因編輯軟件進行監管,但這項規定尚未最終敲定。商務部還發布了涉及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的地理空間圖像的臨時規定。

報告說,由於先進的監視技術在新疆被用來拘留維吾爾穆斯林,這樣的技術受到了一些關注,包括為促進人權而實施的出口管制,但是商務部仍然沒有對更新類型的先進監控軟件進行出口管制。

這份報告認為,跨機構協調和充分利用私營部門和學術界專長可以幫助這份清單的製定。它提到,商務部加強了相關專家諮詢機構的作用,並就編制新興技術和基礎技術清單徵求公眾意見,但如何、是否以及何時納入這些技術的專業知識尚未明確。

它還說,在其他機構之間協調國家安全風險評估也可能促成更快完成這份清單,並鼓勵各機構填補全面保護技術方面的空白。

這份報告提出了商務部監察長是否應該對在製定這份清單的問題上出現兩年多的延遲進行調查以及執行出口管制的權力是否應交給另一個政府部門的問題。

美國國會在2000年成立了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按照立法,該機構的使命是觀察研究美中雙邊經貿關係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並就此向國會遞交年度報告。該機構還酌情向國會就立法和行政措施提出建議。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