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4日專電)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今天就對中貿易政策發表談話,她表示,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效益有好有壞,她會確保中國落實承諾,同時動用所有工具捍衛美國經濟利益,包括視情況啟動301調查。
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1月底上任後,針對美中貿易關係進行跨部會全面檢視,戴琪今天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演說,首度對外說明拜登政府計劃如何因應中國不公平貿易行徑。
戴琪在近25分鐘的致詞中表示,長期以來,中國未遵守全球貿易常規,損害美國與其他國家繁榮。北京近年來加倍推動以國家為中心的經濟體系,越來越清楚的是,中國的計畫並不包括實施有意義改革,以回應美國及其他許多國家的關切。
為重新校准美國對中貿易政策,以捍衛國內勞工、企業、農民及製造業者,強化中產階級,戴琪宣布,她將與中方對口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落實進行討論,並展開關稅排除流程,確保現行架構符合美國經濟利益。
此外,戴琪指出,在確保北京履行貿易協議的同時,美國會持續對中國以國家為中心、非市場貿易行徑表達關切。美方會動用所有現行工具並依據需求發展新工具,以保衛美國經濟利益不受有害政策與行徑影響。
與此同時,戴琪說,美國會持續與盟友合作,形塑21世紀公平貿易規則。但她強調,美國的目的不是升高美中貿易緊張情勢。
檢視美中多年來貿易關係,戴琪表示,美國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的15年,與北京進行雙軌交涉。一軌是每年召開美中高階官員對話,盼促使中國遵守並內化WTO規範與常規,做出市場導向改變,二軌則是針對WTO爭議處理案件。
但戴琪感嘆,要中國做出承諾越來越不易,且落實上缺乏一致性,也不可能強制執行。認清雙軌努力並未帶來有意義改變,美國前任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才會決定以單方面施壓方式,試圖改變北京作為,才有之後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戴琪指出,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包含有限量的承諾,涵蓋中國在智慧財產權、技術轉讓、購買美國產品、改善農業與金融服務業市場准入等方面的義務。
她說,協議穩定住市場,尤其是對美國農業出口。但美國分析顯示,協議部分領域承諾雖已達成,特定商業利益也受惠,但其他領域卻出現不足情況,且協議並未有意義因應美國對中國貿易行徑的根本性憂慮。
至於與中方進行對話後,美國後續會採取何種作為,戴琪表示,這將取決於對話進行的如何,如同她致詞中所說,美方會檢視中國協議落實表現,與中國進行全面對話,同時對北京更廣泛的產業政策表達關切。
針對拜登政府是否如外界所傳,正考慮對中國作為啟動新的301調查,戴琪說,這會視情況而定,「我有各種工具」。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9月10日報導,拜登政府正考慮對中國的補貼行為及對美國經濟損害啟動301調查,以便在貿易問題上施壓北京。(編輯:張佑之)1101005
對華貿易政策揭曉,戴琪:尋求對話但保持對北京施壓
2021年10月5日 美國之音 林楓
華盛頓—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星期一(10月4日)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拜登政府的對中國貿易政策講話時表示,中國未能全面履行與特朗普政府達成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內容,美方將保留未來對中國使用單方面貿易措施的權力。此外,美方不打算與中國展開所謂“第二階段貿易談判”。但她也表示,拜登政府不謀求激化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係,而她本人也將在未來幾天與中方有關官員就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對話。
戴琪在講話中表示,拜登政府幾個月來對美中貿易關係進行了全面評估,認為中國長期以來未能全面遵守國際貿易規範,而且近年來北京已經加倍強調其以國家為中心的經濟體系。
戴琪:北京沒有全面履行第一階段協議
戴琪說,上一任美國政府與中國達成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取得了一定成果,包括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採購美國商品以及改善美國農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市場准入。她說,該協議起到了穩定市場的作用,但北京未能全面履行協議。她說:“我們的分析表明,雖然某些領域的承諾得到了履行,某些商業利益也看到了好處,但在其他方面卻存在不足。”
戴琪沒有具體說明中國在哪些層面上沒有履行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Chad Bown)對美中貿易數據的追踪,到目前為止中國今年對美國的採購目標僅完成了62%。

戴琪表示,拜登政府將在接下來幾天裡與中方展開對話,討論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履行情況。她表示,這將是拜登政府未來對華貿易政策的起點。“我們繼續對中國以國家為中心和非市場的貿易做法表示嚴重關切,這些做法在第一階段協議中沒有得到解決。 在我們努力執行第一階段的條款時,我們將向中國政府提出這些更廣泛的政策關切。”她說。
戴琪也暗示,拜登政府將不排除採取單方面貿易措施,包括啟動“301條款調查”和加徵新的關稅來保持對北京履行貿易協議的壓力。她說:“我們將使用我們擁有的全部工具,並根據需要開發新的工具,以捍衛美國的經濟利益不受有害政策和做法的影響。”
哈夫鮑爾:戴琪講話比預期強硬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里·哈夫鮑爾(Gary Hufbauer)對美國之音表示,戴琪的講話所展示出的對中國貿易政策立場比之前預期的更為強硬。他說:“拜登政府不僅將延續特朗普時期的關稅,而且也為對中國可能加徵新的關稅打開了大門。”
哈夫鮑爾表示,拜登政府七個多月的對華貿易政策評估得出的結論是,更多的談判無法使中國改變做法,這等於是宣判了美中第二階段貿易談判的“死刑”。
戴琪在她的講話中說,“越來越清楚的是,中國的計劃不包括有意義的改革,以解決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共同關注的問題。”
或許是為了更好地向中國民眾傳達美方立場,戴琪在演說後以簡體中文在推特上發推表示,“希望您已經觀看我概述拜登和哈里斯政府美中貿易政策願景的講話。若您錯過我的演講,此處是該演講全文”。
戴琪:美中要在不同基礎上重新連接,不是脫鉤
與此同時,戴琪也表示,在延續大部分特朗普關稅的同時,拜登政府將重新啟動有針對性的“關稅排除”程序。她說:“我們將啟動一個有針對性的關稅排除程序。 我們將確保現有的執法結構以最佳方式服務於我們的經濟利益。 我們將保持開放的可能性,以便在必要時進行額外的(關稅)排除程序。”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高級研究員詹妮弗·希爾曼(Jennifer Hillman)通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表示,關稅排除程序將有助於解決一些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的關切,並能保持與中國談判時的靈活性。
但戴琪也表示,拜登政府並不尋求激化與中國的關係。她說:“我們的目標不是要激化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係。” 她在闡述拜登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目標時使用了“持久的共存”(durable coexistence)這一新的說法。
她說:“持久的共存需要對我們行動的巨大後果負責和尊重。 我致力於通過這一雙邊進程中的許多挑戰,以取得有意義的結果。” 戴琪在問答環節中也否認拜登政府致力於與中國“脫鉤”。她表示,美國將努力在不同的基礎上與中國“重新連接”(recouple),而不是”脫鉤”(decouple)。
代表在華美企利益的組織“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對戴琪的講話表示謹慎歡迎。該組織給美國之音的一份書面聲明中說,“我們讚揚她(戴琪)願意與她的中國同行就這些和其他貿易問題進行討論,以及她的整體務實精神。我們擔心的是,可能會有更多的’301條款’行動,以及在延長美國買家無法從其他地方獲得的中國產品的關稅豁免方面缺乏明確性。”
美國成衣及鞋業協會(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對拜登政府將延續對華商品關稅表示失望。該組織主席史蒂夫·拉馬爾(Steve Lamar)在一份聲明中說,“目前對服裝、鞋類和旅行商品徵收的關稅是失敗的貿易戰戰略的一部分。正如我們在過去幾年中了解到的那樣,貿易戰不是’好且容易贏得的’,事實上,這種關稅對美國消費者、美國工人和美國企業是有傷害的。”